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16)
2023(18798)
2022(16180)
2021(15546)
2020(12901)
2019(29472)
2018(29495)
2017(54595)
2016(31324)
2015(35207)
2014(35771)
2013(34338)
2012(31799)
2011(28833)
2010(29154)
2009(26224)
2008(25901)
2007(23091)
2006(20596)
2005(18330)
作者
(90134)
(74289)
(73931)
(70766)
(47611)
(35889)
(33847)
(29137)
(28450)
(27280)
(25248)
(25154)
(23949)
(23674)
(23263)
(23089)
(22870)
(22193)
(21495)
(21490)
(18867)
(18712)
(18112)
(17237)
(17157)
(16850)
(16768)
(16535)
(15116)
(14896)
学科
(106917)
经济(106772)
管理(85333)
(79575)
(65478)
企业(65478)
方法(47540)
数学(40724)
数学方法(40106)
中国(35437)
(32088)
(31190)
(27915)
教育(26945)
业经(24603)
理论(23834)
(22698)
地方(22509)
(21324)
贸易(21313)
农业(21259)
(20673)
(19385)
财务(19305)
财务管理(19263)
技术(19248)
(18509)
银行(18434)
企业财务(18238)
(17505)
机构
大学(431991)
学院(428068)
管理(158516)
(156173)
经济(152179)
研究(147288)
理学(136164)
理学院(134446)
管理学(131711)
管理学院(130925)
中国(105300)
科学(94130)
(93799)
(75848)
(75846)
(75692)
研究所(68855)
(67891)
中心(67013)
业大(66781)
(66701)
师范(66047)
北京(60014)
农业(59506)
财经(59429)
(54755)
(53853)
师范大学(53297)
(53212)
技术(51516)
基金
项目(285663)
科学(222312)
研究(211222)
基金(200627)
(176214)
国家(174545)
科学基金(147212)
社会(127488)
社会科(120284)
社会科学(120253)
(114502)
基金项目(105771)
教育(104336)
(98000)
自然(96785)
自然科(94460)
自然科学(94433)
自然科学基金(92709)
编号(89014)
资助(83057)
成果(75595)
重点(65546)
课题(65008)
(63189)
(61247)
(59244)
创新(54951)
科研(54603)
项目编号(54369)
大学(54325)
期刊
(175081)
经济(175081)
研究(135377)
中国(94403)
教育(83648)
学报(74537)
(68737)
科学(63964)
(58494)
大学(56637)
管理(56591)
学学(51158)
农业(46495)
技术(39966)
(37998)
金融(37998)
业经(30121)
财经(28535)
经济研究(27312)
图书(25678)
(24448)
(23527)
问题(22511)
(21694)
职业(21370)
科技(20821)
(19433)
论坛(19433)
理论(19259)
业大(18935)
共检索到649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旦  唐敏  余秀兰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高中-大学教育衔接。围绕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以经历新高考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适应性、高中学习投入与大学专业适应性之间的关联性分别作为“高中-大学教育衔接”的表征,基于院校影响力理论构建变量间关系模型,考察政策认同对教育衔接的直接影响、调节作用,用以评估新高考政策的实施成效。通过对新高考试点省浙江的1 403名本科新生的样本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的认同度较高,且在个体、家庭等因素上存在差异;政策认同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适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政策认同在学生高中学习投入与大学专业适应性的关系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促进了学生高中-大学教育衔接,新高考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李远煦  
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角度,研究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适应性障碍。分别从高中和大学两个不同角度,针对学生成长的需要,对高中与大学进行有效的衔接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在高中阶段要加强对学生适应新环境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要实行有效机制引导新生缩短大学生活适应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鲍威  李珊  
长期以来,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被狭义地理解为升学应试,而其为大学阶段成功学习而准备的衔接功能却遭遇忽视。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促进高中教育从选拔筛选功能向教育衔接功能的转换,实现高中与大学的制度性衔接和内核性衔接,成为当前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利用学生调查数据,考察高中阶段学生课堂内外学习经历与大学学术融入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1)高中课堂中及时反馈型教学和权威控制型教学应用频繁,以教师为中心的应试教学模式根深蒂固;(2)权威控制型教学对学术融入的贡献相对较低,甚至对专业成绩具有抑制作用,而互动探索、及时反馈、个性化教学模式对大学学术融入形成正向促进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丽云  
我来自于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山东省是教育大省也是高考大省,基础教育改革一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牟平一中是一所办学底蕴比较深厚的学校,它的办学经验曾经获得过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近年来一本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每年递增约10%。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系统内各个学段的贯通与合作。高考是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连接的桥梁。至2020年,全国各省市全部实行新高考。新高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奕枫  
美国的中学与大学衔接政策,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持续变迁:从《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以及"向上跃进""人才搜索"和"学生支持服务"这三个合称为TRIO项目的落实,到当前《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豁免计划的实施。以翔实研究数据支撑政策变革,以分散到统一的顶层设计引领政策制定,以大量经费投入确保政策实施,以超越工具理性的远见检验政策效果,以追求公平与卓越推动政策改革持续深入,是美国中学与大学衔接政策发展和嬗变的鲜明特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南晓鹏  王新凤  
新高考生源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是了解高考改革成效和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试点省份大规模问卷调查发现:新高考生源大学生在总体学习适应性、认知与学习能力、学习投入与专业知识、学习环境、学习策略适应性五个方面表现较好,但在课程与教学安排方面存在适应困难的情况。新高考生源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既受个体、家庭因素的影响,也因新高考改革措施与成效、学校的学习支持策略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家庭背景因素,更应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探索适应新高考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若玲  
近10年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决心与力度不可谓不大、角度与层面不可谓不多、范围与影响不可谓不广。高考招生改革的目的不外有三:为各类高校更科学地选拔优秀、适合的培养对象;为所有考生提供更公平的高等教育入学竞争机会;将各级教育更有效地引导到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健康轨道、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荣  罗铁山  
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搞好中学数学教育与大学数学教育的衔接,是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学好、用好高等数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綦春霞  周慧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体现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各国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实践,体现了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衔接功能等多方面的一致性。结合国际预科教育主要类型(包括A-level课程、AP项目、IBDP项目),着重分析三类预科教育在国际、国内应用方式的特点,剖析了中国预科教育本土化探索路径,中国本土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必要性的认识,增强高中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加大高中学生自主选课空间,促进高中学校职业、学术双轨课程的融合,提供基于中国实际的优秀大学先修课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衔接教育持续有效推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2014年12月8日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确保修订工作统筹推进,取得实效,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新贡献。刘利民指出,这次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极其重要,也非常紧迫。首先,要放在立德树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世伟  姚维  
对于新高考方案,相对落后的县城高中学生表现出无奈与期待的复杂态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的声音在新高考方案中不受重视,由于长期以来的边缘地位、资源不足和应试教育使学生形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使学生在面对新高考竞争的压力中被迫选择"逃离"欠发达地区;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学生也期待着政府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希望新高考方案为落后地区带来更多公平的机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南晓鹏  
良好的学习适应性是大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高效学习的重要保证。新高考实施选择性考试科目,给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专业匹配度带来挑战,有必要对新高考生源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提升的对策。研究发现新高考生源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较好,五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认知与学习能力、专业认同、学习投入、学习策略、课程与教学安排;改革前后及不同年级、不同选考科目组合的新高考生源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差异。学生家庭背景、学生发展指导、高考改革成效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建荣  
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均已进入最为关键的历史时期,二者在本质上应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衔接过程。近段,北京、浙江等新高考方案的出台,把大家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了新课改与高考改革方案的设计上。那么,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之间的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鲍威  金红昊  杨天宇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旨在以升学选拔机制的调整,引导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由此推动高中教育向全人教育的转型。随着改革地域的逐步扩增,考察新高考改革对于高中教育改革的推动成效成为科学评价本轮改革的关键研究议题。鉴于此,基于调查数据,从学业参与和课外活动参与两大观测维度,就新高考改革对学生高中学习经历的影响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高考改革使得浙沪高中生的课程学习投入相对下滑,课外自主学习投入相对上升,应试压力在高中三年得到相应疏解。与此同时,由于新高考改革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显著促进了浙沪高中学生的课外社团活动和大学体验活动的参与经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利  
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如何有效地协调中职与高职的教育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高职生与中职生学习适应性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从"明确目标,衔接之本""找准内容,衔接之心""改革方法,衔接之路"三个方面对两个学段学生学习适应性进行有效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