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019)
2022(1762)
2021(1767)
2020(1540)
2019(3675)
2018(4086)
2017(6839)
2016(4080)
2015(4415)
2014(4527)
2013(4237)
2012(3889)
2011(3575)
2010(4022)
2009(3974)
2008(4108)
2007(3558)
2006(3684)
2005(3637)
2004(3277)
作者
(10283)
(8547)
(8521)
(8360)
(5516)
(4058)
(3971)
(3336)
(3232)
(3148)
(2963)
(2954)
(2935)
(2924)
(2845)
(2729)
(2626)
(2495)
(2471)
(2453)
(2359)
(2105)
(2083)
(2078)
(2071)
(2001)
(2000)
(1964)
(1800)
(1780)
学科
(12652)
经济(12613)
管理(10342)
(8430)
(8214)
(7603)
企业(7603)
(5956)
中国(5541)
体制(5246)
(5051)
(4563)
银行(4563)
(4437)
(4409)
(4182)
教育(4091)
税收(4013)
(3967)
业经(3858)
(3794)
金融(3794)
制度(3783)
(3783)
地方(3327)
理论(3229)
教学(3190)
财政(3013)
(2814)
农业(2458)
机构
大学(50183)
学院(48733)
研究(20326)
(19522)
经济(18936)
中国(17642)
管理(16155)
(13896)
理学(12089)
理学院(11927)
(11762)
管理学(11729)
管理学院(11604)
(10897)
科学(10461)
(10323)
中心(9717)
财经(8877)
研究所(8755)
(8597)
(8452)
师范(8395)
(8197)
北京(8184)
(7868)
教育(7595)
(7512)
(7323)
(7219)
人民(7092)
基金
项目(23832)
研究(20824)
科学(18264)
基金(15682)
(13069)
国家(12889)
社会(12123)
社会科(11332)
社会科学(11330)
教育(10740)
科学基金(10649)
成果(9734)
编号(9369)
(9267)
(7884)
课题(7499)
基金项目(7388)
资助(6709)
(6543)
(6220)
自然(5647)
项目编号(5592)
重点(5582)
(5533)
自然科(5494)
自然科学(5491)
(5476)
(5458)
(5450)
阶段(5449)
期刊
(30342)
经济(30342)
研究(23581)
中国(18348)
教育(14258)
(11678)
(9857)
金融(9857)
管理(8105)
(7374)
学报(6080)
科学(5466)
大学(5156)
技术(4964)
财经(4889)
图书(4495)
业经(4378)
(4276)
经济研究(4250)
学学(4139)
农业(3911)
职业(3773)
问题(3761)
书馆(3732)
图书馆(3732)
改革(3554)
(3554)
(3512)
(3122)
论坛(3122)
共检索到102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臧铁军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正在全国铺开,提出并论证高考改革的原则,既是对高考理念和其支撑性理论的一个解读,也是对高考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走向的一种诠释。"高考改革的系统性的原则"、"考试内容改革和命题的能力立意原则"、"平稳过渡的原则"是当前和未来高考改革都需要始终遵从的,因而带有根本性;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原则"、"适应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的原则"、"多元评价录取的原则",是目前正在进入到高考改革操作中的理念,在今后占有的比重将会逐步加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景安磊  
在我国重启教育改革议程的关键期,以高考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旨在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难题,推动整个教育链条的良性发展,追求适合的教育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促进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培育教育改革新动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金慧  
国家体改委决定,城市的改革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试点内容和范围。当前重点要抓好的有六项:进一步深化24个计划单列市和其它一些市的综合改革试点。继续推进粤、闽、琼三省的改革经验。进一步开展县级综合改革试点。选择1~2个城市进行税利分流、税后承包的试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光华  吴维维  
新高考改革的两个主要亮点是选考和一科两考,但一些专家对此两点并不看好,认为选考面临学科间分数不等值,一科两考存在诸多危险,提议暂缓实施。通过对选考和一科两考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选考困境的根本是物理学科选考失衡,根源在于物理学科自身学习难度大,而其他选考科目之间不等值问题不突出,妥善解决物理选考问题是完善选考制度的关键;同时一科两考的危险并没有研究者所说的那么大,尤其是英语考试接近水平参照考试水平,英语两考并裸分计不会带来大的问题。高考公平与否的判断应以高考改革价值取向为标准。建议在完善选考制度方面,对物理学科给予特殊"待遇",可通过高校适当限定专业科目选择或规定必考选考科目来调节,或缩小改革"步伐"改任意选考为提供固定选考科目组合;英语一科两考应继续实施,最好是只按等级制赋级而不计入总分,而该等级作为不同层次高校录取的自主要求;对选考科目的一科两考建议可暂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是高考改革的方向。高考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考为主、能力测试、多元评价、分类招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高考改革应遵循统筹兼顾、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多样选择、循序渐进、实践可行等原则。高考改革的可选择方案有,一次考试、自主录取;分类考试、多元录取;两次考试、统分结合。为能顺利推进高考改革,建议制定国家教育考试法或国家考试法;整合考试管理机构和资源;高考改革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继承性;推进外语考试改革;推进区域公平方面的改革,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于世洁  徐宁汉  杨帆  尹佳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标志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综合试点启动。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核心内容之一,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分析了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对考生、中学以及高校的影响,探讨了高校在制定选考科目时应考虑的原则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成火  林瑞玉  严侃曼  
"3+X"方案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制高点,具有跨时代意义。新高考改革是对"3+X"方案的继承和发展。要厘清新高考改革与"3+X"方案的内在逻辑和路径传承,深刻认识"3+X"方案在当代高考改革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新高考改革实践,为回归"3+X"方案开启了"窗口期"。回归"3+X"方案"开放、包容、多元、自主"的"本源"是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落实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变,接轨高校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促进学生更加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回归"3+X"方案面临的学生偏科现象加重、选考科目"冷热不均"加剧、等级赋分"同分不同质"、高校招生录取体制不配套的挑战,要积极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学考制度,改革等级赋分办法,强化招生计划和考试科目牵引,切实赋予高校依法招生录取自主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魏小梅  
新高考改革在改革实践中遭遇高中学生评价的公平性、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高校招生录取的科学性等方面的困境。探寻新高考改革困境背后人为的、意识的、伦理的因素,将新高考改革困境归因于高考改革决策者与专家的结盟,高考改革参与者的囚徒困境,高考的工具理性与价值伦理、科学理性与社会伦理的断裂。为此,文章尝试提出如下对策:改革决策者的文化批判与责任伦理建构,树立高考改革意识与坚定改革价值取向,辅以价值伦理与社会伦理为两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边新灿  蒋丽君  雷炜  
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一体四面"。"一体"是:以学生为本体,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四面"是:"融通",取消文理分科,实现知识融通,跨越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习惯;"综合",实行综合评价,拓宽评价的宽度,改变"唯分数论"线性评价模式;"过程",探索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延伸评价的长度,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选择",扩大选择,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扭转"共性淹没个性"局面。高考改革面临众多两难问题,处理好科学性、公平性和可行性的各要素平衡就形成各种两难;制约新高考改革的两对最基本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鲍威  金红昊  杨天宇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旨在以升学选拔机制的调整,引导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由此推动高中教育向全人教育的转型。随着改革地域的逐步扩增,考察新高考改革对于高中教育改革的推动成效成为科学评价本轮改革的关键研究议题。鉴于此,基于调查数据,从学业参与和课外活动参与两大观测维度,就新高考改革对学生高中学习经历的影响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高考改革使得浙沪高中生的课程学习投入相对下滑,课外自主学习投入相对上升,应试压力在高中三年得到相应疏解。与此同时,由于新高考改革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显著促进了浙沪高中学生的课外社团活动和大学体验活动的参与经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琨  吴菡  
新高考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变量较多的系统性工程。目前学界系统地探究新高考改革所遭遇的现实困境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不同省份、不同批次参加新高考改革的13名教师及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新高考改革的现实困境模型。研究发现新高考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可行性、公平性、科学性3个范畴。其中,可行性是制约新高考改革能否顺利推行的重要前提条件;公平性和科学性是制约新高考改革功能的最基本的价值范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金维才  刘庆  
新高考改革以多样化课程结构、"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评价方式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工科建设对生源知识广度、深度、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而新高考改革在具体规则宣传上力度不到位,造就了逆袭的独立院校,难以实现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匹配;在科目设计上,可能导致功利化选择取向,带来新工科人才培养后劲不足的问题;在评价指标上,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在新工科建设生源选拔机制与高考考核制度上还存在难题;在统招统考背景下,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行为不规范,招生自主权落实不到位。通过规范试点专业(类)及高校自主招生行为、增加主体对高考考试规则和高校招生规则的知晓、加强新工科生源在接受基础教育时的学业生涯指导规划,以及健全第三方机构组织实施考试机制,以完善新工科建设生源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彬  
自2014年在上海和浙江试点高考新政,两地以鲜明的政策意图引领改革进程,通过深化课程改革破除基础教育应对传统高考时形成的路径依赖,尊重基层学校在落实高考新政时的教育创新。目前碰到的困境主要是,高考改革呼唤的新做法和学校实际运行的旧模式之争,高考改革育人导向遭遇学生选择利益导向的狙击,高考改革系统设计与项目执行短期博弈的对峙。为此,建议推动高中学校建立与高考新政相适应的育人模式,高考改革从"保障选择权利"向"引领选择结果"转变,加强"育、考、招"的一体化设计,用"教育生态系统重建"的方式来迎接高考新政的落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根洲  单正义  
探究不同群体对新高考改革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后续改革是重构式颠覆性改革还是渐进式完善性改革。采用多群组分析框架进行研究发现,大学教师、大学生、高中教师、高中生、家长、社会人士六类群体对新高考改革成效与必要性的评价均趋于正面,各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大多数群体在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经历新高考改革的亚群体对新高考制度包括选科制度、招生录取制度的评价亦均趋于正面,五类亚群体之间同样存在显著差异且大多数群体在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高中教师总体上对新高考改革的认可度更高,社会人士对新高考改革必要性的认可度更高但对新高考改革成效的认可度更低,大学教师对新高考制度包括选科制度、招生录取制度的认可度更低。要推动新高考改革取得更好的预期成效,既需进一步权衡群体利益冲突、调和群体认知分歧,亦要在研究、宣传两个维度上持续发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