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21)
2023(20085)
2022(17437)
2021(16080)
2020(13814)
2019(31744)
2018(31613)
2017(59466)
2016(33232)
2015(37349)
2014(37541)
2013(36730)
2012(33845)
2011(30449)
2010(30506)
2009(28136)
2008(27949)
2007(24587)
2006(21431)
2005(18893)
作者
(98409)
(81967)
(81246)
(77724)
(52002)
(39568)
(37041)
(32135)
(31161)
(29304)
(27932)
(27634)
(26180)
(25806)
(25470)
(25448)
(25292)
(24304)
(23663)
(23659)
(20684)
(20183)
(20057)
(18702)
(18466)
(18375)
(18369)
(18201)
(16718)
(16327)
学科
(128776)
经济(128614)
管理(93415)
(87781)
(72846)
企业(72846)
方法(60797)
数学(53314)
数学方法(52615)
(35606)
(35250)
中国(33935)
(29722)
业经(28940)
地方(27822)
(26391)
(23938)
贸易(23926)
农业(23655)
(23163)
(22050)
财务(21963)
财务管理(21911)
理论(21675)
企业财务(20754)
(20395)
银行(20311)
技术(19752)
(19572)
环境(19478)
机构
大学(467337)
学院(466695)
管理(179755)
(179709)
经济(175633)
研究(157220)
理学(155438)
理学院(153631)
管理学(150619)
管理学院(149781)
中国(116602)
科学(102117)
(99361)
(86494)
(84542)
(80865)
业大(75812)
研究所(74009)
中心(73069)
(73052)
农业(68306)
财经(67120)
(62421)
北京(62003)
师范(61653)
(60870)
(57020)
(56833)
经济学(53579)
技术(51981)
基金
项目(321575)
科学(249604)
基金(230288)
研究(227745)
(203733)
国家(202045)
科学基金(171713)
社会(140338)
社会科(132836)
社会科学(132797)
(128517)
基金项目(122183)
自然(115346)
自然科(112624)
自然科学(112586)
自然科学基金(110514)
(107963)
教育(106572)
资助(95882)
编号(92896)
成果(75150)
重点(72974)
(69723)
(68137)
(66046)
课题(64897)
科研(62498)
创新(61747)
计划(60655)
大学(59277)
期刊
(193469)
经济(193469)
研究(132898)
中国(90502)
学报(83798)
(77274)
科学(71560)
(65774)
管理(63193)
大学(61741)
学学(57982)
教育(55260)
农业(52015)
技术(41304)
(40501)
金融(40501)
业经(32721)
财经(32394)
经济研究(30507)
(27644)
(27065)
问题(25439)
图书(25425)
(23801)
科技(22538)
统计(22017)
技术经济(21887)
理论(21881)
业大(21323)
资源(20748)
共检索到682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红昊  张文杰  
志愿填报与招生录取机制是高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赋予学生更广泛的升学选择空间,新高考改革从投档单位、科目要求、志愿数量、专业分配等多维度重塑了志愿填报与招生录取机制,这一制度调整对高校各专业的录取情况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基于2016—2018年浙江省高考录取数据,探究新高考改革对各专业生源质量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发现,由于高考改革释放并满足了学生对于专业的偏好,经济学类、计算机类以及医学类专业的招生位次在高考改革后有所上升。值得担忧的是,土木工程类、材料工程类、电气工程类、能源工程类以及机械工程类等工科专业的招生位次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此外,基于院校选拔性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各专业生源质量的波动集中体现于非"双一流"建设高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宇川   丁延庆  
本轮高考录取机制改革,主要表现为投档方式从院校平行志愿改革为专业组平行志愿或专业平行志愿。基于2019、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重庆、河南五省(直辖市)高考录取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专业组和专业平行志愿改革的平均效应均是提升考生与本科高校之间的录取匹配质量;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更有利于考生与“双一流”建设高校之间的匹配,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更有利于考生与双非高校之间的匹配;大多数情况下,专业组平行志愿改革对录取匹配质量的影响程度小于专业平行志愿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旦  孔晨辰  陈菲  
通过对1400名浙江省生源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新高考改革政策感知与大学生专业承诺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专业决策自我效能、学习动机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新高考改革政策感知对大学生专业承诺、专业决策自我效能、学习动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专业决策自我效能、学习动机在新高考改革政策感知影响大学生专业承诺过程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建议在微观层面提升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学习动机,在中观层面加强利益相关群体对政策的了解和认同,在宏观层面进一步完善新高考改革政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成火  
新高考实行"3+3"考试科目设置,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另3门选考科目由考生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中自主选择。受文理不再分科、考生功利性选择、高校选考科目要求不尽合理、赋分方式不够完善等多因素的叠加影响,出现了考生选考物理人数持续下降问题。这一情况如不加以改变,势必不利于国家科学人才培养,不利于维护老百姓切身利益。为此,浙江省高度重视,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切实落实高中学校引导考生科学合理选考的主体责任,确保考生的自主选择权;制订规范的高校专业选考科目指引,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选考范围要求;针对当前报考人数非理性下降现象,率先建立物理选考科目基本保障制度。同时,还要根据物理选考人数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优化赋分办法、引入计分权重等措施引导学生合理选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希伟  韩娟  翁灵丽  
基于浙江省传统重点高中的实证研究表明,选考物理的考生相对于未选考物理考生更倾向于不赞成等级赋分制;错位竞争、跨级赋分、选考科目两次考试制度设计的价值感知,以及限制与调整选考科目考试时间的反应意见,在等级赋分的学生认可度上均具有显著性影响。考生选考的投机行为不是等级赋分制的独有产物,在标准分制度以及原始分制度下也同样存在此种现象。浙江省最新公布的高考深化与完善方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可度。从学生群体角度而言,应当加强政策宣讲与引导,提高学生认识水平,进而为落实高考调整方案创造支持条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吴红斌  蒋承  
本文采用2017年"高中生发展和核心能力测评"(ACC)大型实验研究项目的测试与问卷调查数据,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偏离度、逐步回归、分位数回归等多种方法,就新高考改革下资优高中生的文理科科目选择及新高考改革对文理科成绩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高考改革后资优高中生在文科科目选择的偏离度上相对较大,更多的具有文科兴趣的资优高中生放弃文科科目而选择理科科目。新高考改革对资优高中生的文科成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理科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新高考改革对文科成绩的负向影响在高分位上更加明显,而对理科成绩的显著影响则在低分位上更为明显。因此,对于资优高中生群体,不必过多担心以物理为代表的理科科目选择比例的下降,更应重视和合理引导资优高中生根据兴趣选择文科科目,以避免未来我国人文社科领域优质人才的缺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光华  吴维维  
通过对2017年浙江省新高考录取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一些选考科目组合选考人数偏少,学生选考较少考虑大学专业科目要求,1/4的学生并非出于兴趣选择选考科目,新高考在让学生进入理想专业方面仍不尽人意,没有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学习基础。建议高校根据大类招生要求对选考适当限制科目的任意选择性;继续扩大三位一体招生规模;在报考方面采取大类专业报考,给予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宇川  丁延庆  许锐  
高校的更名行为缘于对资源的竞争,尤其是对优质生源的竞争,然而更名并非没有代价,因此有必要检验、评估更名对高校生源质量的提升作用。以河南省2015—2022年的高考录取数据为基础,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虽然更名的平均政策效应表现为显著提升本科高校的生源质量,但生源质量提升效果的出现具有滞后性,且无法持续稳定存在。与生源省份信息联系越是紧密,该省高校更名对生源质量的影响效果越小。此外,不同类型高校更名对生源质量的影响差异较大。除独立学院更名外,其他类型的更名非但没有提升高校的生源质量,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王天骄  
基于2016-2020年全国高考录取数据和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披露信息,采用高维固定效应模型和自然实验设计下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参与并取得评估结果的学科的本科生源质量显著更高;学科评估结果披露能够显著提高相应本科生源的录取最低分,但对录取平均分的影响不显著;学科评估结果披露对高层次、综合性大学以及非STEM学科本科生源录取最低分的提升作用显著更强。为改进和完善学科评价,提升评估结果价值,应关注并完善学科评估标准体系中本科培养质量相关指标,进一步增强高校各学科参与学科评估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拓宽学科展示渠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云星  李一杉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S市10所普通高中2470名学生学校适应的调查发现,高中生学校适应状况整体一般,存在着班级学生人数、父母最高文化程度与学校层次差异,但不存在性别与年级差异。学生学校适应性与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学校课程丰富性、选修课程帮助价值、喜爱程度、独特见解表达机会、作业完成情况、走班模式满意程度、父母职业了解程度、学校生涯规划课程满意程度等成正相关,与班级学生人数、学校层次以及平均每天睡眠时间成负相关。对此,普通高中可通过课程改革、作业优化、班额降低以及生涯教育完善等来提升高中生学校适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李凤  甘犁  
本文利用X省2004-2007年一本上线考生的数据,包括高考成绩、填报志愿和录取情况,构建了一个估计考生录取概率的计量模型,从文理考生录取率的角度分析取消分科对考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取消分科之后,上线文科考生的录取概率将有所增加,可以提高高分文科考生比例,消除文理考生录取率差异较大的现象,对维护考生利益、推进教育公平具有深刻的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覃红霞  郑铭敏  方芳  
学生学业表现是衡量学生发展和评价教育制度系统的重要依据。围绕学生学业表现,基于社会支持理论和公平理论构建的整合模型,实证考察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机制,以审视新高考的育人功能以及公平性价值。通过对全国13 749名经历过新高考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与传统社会支持理论不同,在新高考系统中,仅学校支持对学生学业表现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家庭支持和朋辈支持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公平感知与学习投入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另外,链式中介作用进一步证明了公平感知的教育价值。在新高考全面推进阶段,需要继续推动改革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关注学校系统的差异性;重视学校支持、家庭支持和朋辈支持资源的互动并释放更多的公平信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燕燕  余文一  
本文从对浙江省物理学科选考现状的思考出发,分析了当前新高考制度中赋分办法的静态特征及其负面效应,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修正对策——动态赋分办法,阐释了动态赋分的四大基本原则和三个策略取向。同时,在此基础上文章给出了动态赋分办法的具体方案模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江琳  
我国传统高考志愿设置的弊端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高考志愿设置改革势在必行。浙江省进行了"平行志愿"的改革探索,通过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制定方案,做好新的招生政策宣讲,畅通信息公布渠道,扩大信息公布范围,做好各批次的模拟投档工作等措施,使招生录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教育公平,应进一步完善平行志愿和申请入学制度,赋予考生更多的选择权,实现同步录取、自主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文东茅  林小英  马莉萍  李祎  
在试点地区先后颁布的本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浙江省的方案凸显了"选择性教育"的理念。在高考改革过程中,中学是政策的实施者,也是政策的接受者。在应对改革的过程中,中学也在不断调适和成长。在制定颁布改革方案之后,还需要一个长期、系统的能力建设过程。高考改革需要以能力建设来保驾护航。2014年9月4日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浙江和上海分别颁布了本地高考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