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5)
- 2023(8505)
- 2022(7171)
- 2021(6708)
- 2020(5659)
- 2019(12775)
- 2018(12867)
- 2017(23766)
- 2016(13248)
- 2015(14587)
- 2014(14602)
- 2013(13885)
- 2012(12634)
- 2011(11396)
- 2010(11632)
- 2009(11238)
- 2008(11206)
- 2007(9863)
- 2006(9052)
- 2005(8577)
- 学科
- 济(43863)
- 经济(43769)
- 管理(42607)
- 业(37507)
- 企(32598)
- 企业(32598)
- 制(18479)
- 财(17113)
- 中国(15045)
- 方法(14202)
- 农(14063)
- 业经(12792)
- 体(12760)
- 数学(11373)
- 数学方法(11164)
- 银(11006)
- 银行(10996)
- 体制(10841)
- 行(10563)
- 融(9837)
- 金融(9834)
- 务(9682)
- 财务(9656)
- 财务管理(9628)
- 企业财务(9143)
- 学(8979)
- 农业(8685)
- 理论(8580)
- 地方(8550)
- 贸(8240)
- 机构
- 大学(178425)
- 学院(177261)
- 济(72632)
- 经济(70926)
- 管理(65996)
- 研究(62066)
- 理学(55290)
- 理学院(54652)
- 管理学(53857)
- 管理学院(53485)
- 中国(49063)
- 财(40697)
- 京(37785)
- 科学(34426)
- 所(30664)
- 财经(30204)
- 江(29750)
- 中心(29276)
- 经(27259)
- 研究所(27057)
- 农(26940)
- 范(24337)
- 师范(24109)
- 北京(24011)
- 州(23086)
- 业大(22783)
- 经济学(22677)
- 院(22677)
- 财经大学(22353)
- 省(20673)
- 基金
- 项目(112955)
- 科学(89650)
- 研究(87864)
- 基金(81499)
- 家(70217)
- 国家(69541)
- 科学基金(59725)
- 社会(56517)
- 社会科(53416)
- 社会科学(53408)
- 省(43857)
- 基金项目(42242)
- 教育(41537)
- 划(37096)
- 自然(36145)
- 编号(36000)
- 自然科(35297)
- 自然科学(35289)
- 自然科学基金(34682)
- 资助(32041)
- 成果(31834)
- 制(27900)
- 课题(26157)
- 部(26011)
- 重点(25883)
- 发(24308)
- 创(24294)
- 性(23802)
- 国家社会(23555)
- 教育部(22944)
共检索到289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博
自2014年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以来,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14个省份。新高考的制度结构为"两依据一参考",改革的核心理念为增加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和选择带来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物理选考遇冷"等改革难点的出现。通过剖析影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发现,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势、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都有利于持续推进高考制度改革。为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增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统一高考与高中学考以及选考科目之间的协同性;激励高校和学生发挥选择自主权,加强科目组合、评价标准、选择顺序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高学生和高校相互选择的契合性;重点加强省级考试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提高考试招生治理能力,推进新高考的制度结构和制度功能逐步成型成熟。
关键词:
新高考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选择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博
高考改革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受到传统文化、政治、经济、知识等因素的制约,其制度结构也是这些因素相互博弈、相互作用的结果。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要遵循高考制度变迁渐进性规律,注意与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加强科学研究,逐步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性,增强考试机构的服务性,鼓励考生申报志愿的独立性,减少基础教育评价的依赖性,最终形成多元化的教育考试评价制度。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向东
如何改革现行高考制度、完善高等教育招生体制是当前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从分析现行高考制度所导致的各种教育和社会问题入手。讨论了现行高考制度改革应该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然后。本文基于改革现行高考制度的基本原则,从高考的考试性质、实施方式以及高等学校的招生机制等方面提出改革当前高考的七条具体的改革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博
选择性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核心。增加选择性为高考制度发展带来机遇。通过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增加学生的考试选择权,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提高学生与高校的选择适合度,能够加强专门人才培养;通过在试点省市实施外语等科目一年两考,增加学生的考试机会,能够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同时,增加选择性也为高考利益相关者带来挑战。对于学生,多一种选择多一份不确定性,每种选择都有相应的风险;对于高校,根据专业指定选考科目招生可能会扩大专业间的生源差异,也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对于中学,实行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探索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和德育方式还要走较长的路。为推进选择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建平
现行的高考制度使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成为空话,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是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为此,提出采取“高考+高中会考”的模式,实行国家层面上的高考和省市(或各中学)会考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高考考试科目只设二门:语文和数学,实行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时间考试。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考 制度 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瑜 潘东明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指所有社会个体在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外部条件上是同等的 ,不能因为个人的某些外在条件的原因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有限 ,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 ,需通过一定的选拔制度来竞争 ,所以高考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是至关重要和最为直接的。因此 ,对高考制度现实存在的妨碍公平因素 ,应经过系统的分析和论证 ,进行深入的改革 ,从而推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 机会均等 高考 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申培轩 李艺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一系列复杂的制度变迁活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本文力图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审视我国高考招生制度变迁的路径,思考山东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高考招生制度 改革 路径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东平
高考制度由于它的高利害性、高风险性以及相比其他制度而言的公平性,尽管弊端明显,如造成中小学严重的应试教育,在人才选拔中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仍然被视为一个"不坏的制度",因此,要想对其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十分困难。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启动了这一改革,说明了党中央对这一问题下了很大的决心,高考制度改革有可能成为一场实质性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7月18日公布了该院最新研究成果——《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据悉,这份出自民间学者之手的方案是目前公开亮相的第一份具有完整框架的高考改革方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自勤
作为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通道的高考,对选拔合格新生和促进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调节和导向作用,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与发展,高考形式与内容也要随之发生重大改变,方能适应当今社会人才培养需求,这也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由张耀萍主编的《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一书,在对大学入学考试形式和内容进行历史考察、国际比较和改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古今中外大学入学考试形式与内容的发展轨迹,并揭示了其运行规律。本书运用了教育控制、利益博弈、知识和权
关键词:
高考改革 高考形式 高校招生考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小红
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是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是进一步改革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和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积极探索。基于人的本质、教育的本质、高考制度的本质,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的本质是以强化职业教育属性特征和类型特色为路径,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技术技能通道,为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选拔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基于“需求—供给”奠定的社会根基、“显性—隐性”催生的外推合力、“历史—未来”激发的内生动力,建设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成为发展必然。建设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应坚持顺应民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将关注人心作为根本遵循、将分步推进作为基本方略、将加强研究作为不竭动力,引领人民对美好的向往、稳健职教高考改革步伐、提高理论水平指导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松
我国异地高考制度演进可理解为一场变迁活动,是制度环境动态变化下制度供需不断调整、新的制度均衡逐渐形成的过程。同时,由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路径依赖双重"锁定",延缓着异地高考制度变迁进程。为此,作为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政府部门需承担相应职责,明晰责任划分与边限。总的来看,我国异地高考制度建设的路径创新取向应为: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制度供给取向,整体和均衡兼顾的制度变革取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制度运行取向。
关键词:
异地高考 制度变迁 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苟人民
中国是创立考试制度取士的发源地,是考试古国,也是当今世界的考试大国。科举考试1300年,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留下了极其丰富、厚重的考试文化。高考文化,包括价值观、观念、制度、态度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受科举考试文化潜在、深入和广泛的影响,结合着现代性的诸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海峰
高考是我国各类考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考试。高考改革涉及社会的许多方面,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和重大民生议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中最复杂、最敏感的改革,具有综合性、系统性。近年来,许多人对高考改革的期望很高,希望通过高考改革破解素质教育的难题,或者将高考改革视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以为制订好的高考改革方案,高中教育的许多问题便可以得到解决。然而,实际上高考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是社会矛盾和教育竞争的集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