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8)
- 2023(17349)
- 2022(14936)
- 2021(14069)
- 2020(11697)
- 2019(27186)
- 2018(27139)
- 2017(51717)
- 2016(28087)
- 2015(31915)
- 2014(32087)
- 2013(31764)
- 2012(29685)
- 2011(27178)
- 2010(27530)
- 2009(25288)
- 2008(24692)
- 2007(21719)
- 2006(19447)
- 2005(17813)
- 学科
- 济(133266)
- 经济(133133)
- 管理(75624)
- 业(71683)
- 企(57300)
- 企业(57300)
- 方法(53800)
- 数学(47103)
- 数学方法(46386)
- 中国(37695)
- 农(32356)
- 地方(30703)
- 业经(27307)
- 学(27158)
- 财(25725)
- 贸(23651)
- 贸易(23633)
- 易(22876)
- 农业(21841)
- 制(21805)
- 理论(19490)
- 银(19474)
- 银行(19427)
- 融(19289)
- 金融(19287)
- 和(18940)
- 环境(18874)
- 行(18792)
- 技术(17514)
- 地方经济(17501)
- 机构
- 大学(409055)
- 学院(406430)
- 济(173525)
- 经济(169948)
- 管理(156399)
- 研究(147426)
- 理学(134212)
- 理学院(132638)
- 管理学(130207)
- 管理学院(129471)
- 中国(111083)
- 京(89459)
- 科学(89251)
- 财(76192)
- 所(75834)
- 研究所(68852)
- 农(65420)
- 中心(64820)
- 财经(60524)
- 江(59671)
- 业大(58220)
- 北京(58097)
- 范(55195)
- 经(54953)
- 师范(54666)
- 经济学(53091)
- 院(52999)
- 农业(50884)
- 州(48437)
- 经济学院(47491)
- 基金
- 项目(269039)
- 科学(211130)
- 研究(197177)
- 基金(194411)
- 家(169794)
- 国家(168400)
- 科学基金(143429)
- 社会(124586)
- 社会科(118075)
- 社会科学(118043)
- 省(103357)
- 基金项目(101555)
- 自然(92028)
- 教育(90710)
- 自然科(89925)
- 自然科学(89907)
- 自然科学基金(88278)
- 划(87663)
- 资助(82288)
- 编号(79570)
- 成果(65717)
- 发(60650)
- 重点(60580)
- 部(59988)
- 课题(56154)
- 创(54943)
- 国家社会(51435)
- 教育部(51376)
- 创新(51354)
- 科研(50927)
- 期刊
- 济(197857)
- 经济(197857)
- 研究(128013)
- 中国(82962)
- 学报(62624)
- 管理(60009)
- 农(59962)
- 科学(59463)
- 财(55045)
- 教育(47757)
- 大学(47474)
- 学学(44409)
- 农业(41848)
- 融(37639)
- 金融(37639)
- 技术(36927)
- 经济研究(32700)
- 业经(30407)
- 财经(29912)
- 经(25792)
- 问题(25340)
- 业(22568)
- 图书(21386)
- 技术经济(21328)
- 贸(20777)
- 统计(20329)
- 世界(20135)
- 国际(18846)
- 科技(18696)
- 理论(18686)
共检索到621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九兴 黄征学
都市圈作为一种机制,对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利用常住人口、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等统计数据,采用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分析方法,分析都市圈的常住人口变化和区域差异、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特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圈的常住人口变化、GDP变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均具有显著区域差异。最后提出推动都市圈的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扬
以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为起点,全球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开始进入一种"新常态"。在新的发展阶段,各国之间的"货币战争"已然开始。同时,由于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的变化,中国经济增长也已进入结构性减速通道。在高度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宏观经济运行的重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挤出增长率中的水分,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与质量。与此对应,宏观调控则应抛弃需求管理的传统范式,着力通过激发企业和市场的活力,通过推进新一轮改革,创造并收获新的改革红利。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妥善应对美国量宽退出的影响;应积极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掀起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扬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本文重点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来讨论金融改革问题。首先对实体经济、金融经济、服务业概念进行了辨析和正本清源,接下来探讨当前中国实体经济方面的五大变化,即: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人口结构、城镇化和工业化,特别是这些发展变化对金融发展提出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今后若干年我国金融改革的要点:(1)宏观经济政策框架改革:从重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并重;(2)调控体系:建立宏观审慎政策体系;(3)完善宏观调控体制机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4)金融改革:基本形成市场价格基准、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长期资本的投融资体系。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新阶段 实体经济 金融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婷 曹允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航空业的进步,许多国家和地区从战略高度上进一步认识到了大力推进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归纳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临空经济的内涵进行了清晰界定。在对临空经济形成清晰认识的前提下,为了能够准确反映临空经济发展状况,构建了临空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与发展阶段判定方法。最后,选取我国7个主要的临空经济区,对其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蒲文彬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此新阶段来探讨对中国农业的支持政策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从支持的量、结构以及方式上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因而,本文在农业支持政策的目标、内容、重点、原则以及方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琪
80年代的经济奇迹,出乎意料地将中国经济发展推向到一个新的阶段。10年前后对比,人们生活在两个反差鲜明的环境里,以往追求的是温饱,现在想的是如何变成小康;以往通常是在绝对短缺下去指定商店排队购买基本生活品,现在变成了自由采购丰富多样的商品;以往有多少钱花多少钱,现在一个家庭大大小小的存折总有那么两三个;以前考虑的是只要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培庆 赵新正 姜永青 姚雯雯 郁星
加强城市间功能分工对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至关重要。论文从都市圈视角出发,基于2008—2019年中国26个都市圈面板数据,运用区域功能分工指数、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和Tobit模型等方法,研究了中国都市圈功能分工水平的时空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绝大多数都市圈功能分工水平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逐渐形成“中心城市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外围城市以发展制造业为主”的空间功能分工模式;中国都市圈功能分工水平区域差异显著,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都市圈功能分工处于较高水平,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都市圈功能分工水平较低;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都市圈功能分工形成的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进而提高了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效率;都市圈功能分工对大规模都市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小规模都市圈甚至因为功能分工引起的多样化经济的丧失以及交易成本的增加而抑制其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由于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存在显著优势,因而都市圈功能分工对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能够深化都市圈视角下区域分工的认知,可为都市圈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银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指导,经济发展理论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中。随着中国告别低收入发展阶段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发展理论出现一系列的创新。相应地,要根据新发展理念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其中包括:发展任务由摆脱贫困转向富裕人民;发展引擎由外需转向内需;拉动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主拉动力由投资转向消费;释放活力的改革着力点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经济增长所追求的原则由效率型转向包容型;经济发展路径由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由不平衡战略转向平衡战略;二元结构现代化路径由非农带动"三农"转向直面"三农"发展;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由以比较优势融入全球化转向以竞争优势主导全球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 张占斌
本研究基于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分析和判断,着眼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和质量效益提高,从新挑战与新机遇、新特征与新趋势、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动力与新举措等视角,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所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经济全方位优化升级、保持战略定力与平常心、全面深化改革等。提出,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产业迈向中高端新常态、消费扩大与升级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常态、区域协调与陆海统筹新常态、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常态、人民共享改革红利新常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银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指导,经济发展理论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中。随着中国告别低收入发展阶段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发展理论出现一系列的创新。相应地,要根据新发展理念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其中包括:发展任务由摆脱贫困转向富裕人民;发展引擎由外需转向内需;拉动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主拉动力由投资转向消费;释放活力的改革着力点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经济增长所追求的原则由效率型转向包容型;经济发展路径由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由不平衡战略转向平衡战略;二元结构现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钟勉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进入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新阶段 ,这一发展阶段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应该从农村经济体制 ,农业增长方式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寻求新认识和新思路。为此 ,必须以实现农民增收为核心 ,推进农村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体来讲 ,就是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所要求的“五个转变”。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农民增收 新阶段 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慕海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广
目前处于由中等收入向中高收入迈进的关键时期,着力解决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和体制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内生动力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高速增长将中国经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点——中等收入水平。目前处于由中等收入向中高收入迈进的关键时期,即新的发展阶段,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点,必须正视问题与挑战,着力解决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井万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县域经济的地位日益更加突出,工业化、城镇化成为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与方向,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工农关系从"剥夺"到"补助",农村综合改革配套推进。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新阶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晓鸣 皮立波
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应进一步稳定政策 ,进行制度创新 ;调整结构 ,强化比较优势 ;推进农村非农产业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发展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发展新阶段 结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