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6)
- 2023(15490)
- 2022(13390)
- 2021(12801)
- 2020(10562)
- 2019(24457)
- 2018(24126)
- 2017(46721)
- 2016(25275)
- 2015(28452)
- 2014(27882)
- 2013(27491)
- 2012(25599)
- 2011(23222)
- 2010(23251)
- 2009(21388)
- 2008(20883)
- 2007(18261)
- 2006(16229)
- 2005(14465)
- 学科
- 济(102027)
- 经济(101919)
- 管理(73830)
- 业(70176)
- 企(58015)
- 企业(58015)
- 方法(45097)
- 数学(39204)
- 数学方法(38757)
- 中国(30958)
- 农(27668)
- 财(26104)
- 贸(24251)
- 贸易(24238)
- 易(23709)
- 业经(22382)
- 学(20388)
- 地方(19818)
- 制(19553)
- 技术(19392)
- 农业(18006)
- 银(17025)
- 银行(16988)
- 行(16347)
- 和(16010)
- 策(16008)
- 理论(16006)
- 环境(15859)
- 融(15817)
- 金融(15816)
- 机构
- 大学(354566)
- 学院(351917)
- 济(152239)
- 经济(149226)
- 管理(141450)
- 研究(124510)
- 理学(121886)
- 理学院(120580)
- 管理学(118788)
- 管理学院(118142)
- 中国(94961)
- 京(76249)
- 科学(72885)
- 财(68373)
- 所(61844)
- 研究所(56095)
- 中心(55428)
- 财经(54292)
- 农(52074)
- 江(50776)
- 经(49604)
- 北京(49054)
- 业大(48419)
- 范(46556)
- 经济学(46293)
- 师范(46215)
- 院(45446)
- 经济学院(41729)
- 州(40806)
- 农业(40522)
- 基金
- 项目(237631)
- 科学(188554)
- 研究(177798)
- 基金(174270)
- 家(150796)
- 国家(149572)
- 科学基金(128888)
- 社会(113732)
- 社会科(107874)
- 社会科学(107849)
- 基金项目(91455)
- 省(89545)
- 自然(81839)
- 教育(80896)
- 自然科(79953)
- 自然科学(79937)
- 自然科学基金(78531)
- 划(75944)
- 资助(72134)
- 编号(71657)
- 成果(59066)
- 部(54060)
- 重点(52855)
- 发(51141)
- 创(50595)
- 课题(49465)
- 国家社会(47308)
- 创新(47307)
- 教育部(46808)
- 人文(45305)
- 期刊
- 济(165909)
- 经济(165909)
- 研究(111460)
- 中国(68377)
- 管理(54016)
- 学报(50556)
- 财(49717)
- 科学(48918)
- 农(47203)
- 教育(40227)
- 大学(39042)
- 学学(36293)
- 融(33497)
- 金融(33497)
- 农业(33139)
- 技术(30455)
- 经济研究(27780)
- 财经(26426)
- 业经(25541)
- 经(22703)
- 问题(21594)
- 贸(20437)
- 图书(18976)
- 技术经济(18086)
- 业(18046)
- 国际(17968)
- 理论(17259)
- 世界(17253)
- 科技(17173)
- 现代(16152)
共检索到530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开斌
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紧紧抓住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新兴产业崛起等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深化改革开放,扬长补短,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成为中国崛起的重要标志。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徘徊不前,我国工业出口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如何科学把握工业出口
关键词:
出口交货值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易思弘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贸易环境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经济也步入发展新阶段。特别是自2012年下半年后,中国经济的增速开始放慢,由过去的高速或超高速进入到中高速发展阶段,同时经济增长的功力也由过去的依靠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转向创新驱动与效率提升,即所谓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纺织工业进出口正步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迫切需要正确把握其新的趋势特点,研究趋向性和苗头性问题,着力研究应对新的对策举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俞其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俊伟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由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过渡,产业升级将呈现如下趋势:产业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转型,环保型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步伐加快,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改善。综合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要推动我国产业升级顺利进行,需采取如下措施:保障能源资源供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密集的比较优势;推动企业资产重组和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扩大国内需求,拓展产业升级回旋空间;完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斌 李秋静
除了传统的关税工具,高技术出口管制也正悄然成为美国在经济上制裁我国的重要工具。2018年8月13日,美国《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签署生效,宣告特朗普政府正式开始出口管制改革。美国当前对我国实施的高技术出口管制呈现出总体更为严格、管制行业和企业更有针对性的特点。逐渐加强管制无疑会加大中美贸易逆差,影响两国技术进步。此次改革对我国针对性较强,法案内容预示美国将在新兴技术、国防技术方面对我国加强管制。对此,本文在总结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特点、原因、趋势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修泽
这是一篇视野开阔且有独立见解的报告。作者常修泽教授站在中国历史性转型的战略高度,以人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为依据,对中国新阶段发展改革的新趋势作了分析。读者将会看到,本报告:第一,言之有据。作者运用大量有科学性的数据和图表来揭示问题,论据扎实。第二,言之有理。作者的分析,论证严密,有很强的逻辑性,思路颇为严谨。第三,言之有新意。作者就"新常态"问题、"人本型"结构、"无限制的新人"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一定创见,反映了作者独立的治学态度,确实是"大家手笔"(人民日报语)。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廖小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青禾
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农产品全面短缺转变为全面宽松,几乎所有的农产品都已经或即将发生不同程度的销售困难。从长远看,现有各种农产品的人均占有水平确实还不高,而从现实看,无论是放开的还是计划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尹艳林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日益跨越国界,经济活动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生产社会化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一种趋势。这一趋势是跨国公司为追逐利润最大化而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组织生产和开拓市场的必然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国际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但没有改变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宇春 景维民
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阶段性是普遍共识。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各阶段中,既存在着分工深化、产业升级、完善体系、权力平衡等规律性特征,又存在着经济周期显著、马太效应、个人主义倾向、路径依赖等普遍性问题。在后危机时代,多元化的、向实体产业回归的、并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市场经济新阶段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阶段性 发展趋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笑宇
<正>文旅市场合理的投资行为,应当基于对消费需求的深刻洞察,回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平衡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现实需要。鉴于全球政治经济的新格局,以及国内扩大内需、转型发展新形势,一方面,高质量的文旅消费与投资已成为满足人民幸福生活需求与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新方式;另一方面,当前文旅投资还存在供需错配、资金错位、能力匮乏、缺乏创新等问题。因此,亟须在聚焦需求、提升能力、高效投资、完善环境等方面进行合理优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计广
当前经济全球化步伐减缓,中国贸易快速增长潜力受限,要素条件变化减弱传统比较优势,对外开放面临的"全球化红利"和"要素红利"均发生阶段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应自主推动下一阶段对外开放,目标定位于服务国内经济转型与构建全球战略并重,重点为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培育下一代出口产品、实施"外围突破"型知识产权战略以及提供"发展导向型"全球公共产品。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经济发展方式 全球公共产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鲍晓华
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是世界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一大趋势,我国入世从长远看为高技术产品出口创造了更为完善的环境,因而,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势不可挡。为此,迫切需要政府制定更为有效的措施,促使我国高技术产品成为角逐世界经济的一支主要力量。
关键词:
中国 高技术产品 出口趋势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