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6)
2023(8670)
2022(6963)
2021(6326)
2020(5349)
2019(11901)
2018(11327)
2017(22488)
2016(11412)
2015(12895)
2014(12041)
2013(11920)
2012(10931)
2011(9873)
2010(10115)
2009(10012)
2008(8898)
2007(7930)
2006(6949)
2005(6219)
作者
(29707)
(24615)
(24426)
(23388)
(15776)
(11755)
(11165)
(9527)
(9196)
(8721)
(8520)
(8377)
(7847)
(7749)
(7572)
(7571)
(7256)
(7168)
(7105)
(6647)
(6051)
(5907)
(5708)
(5697)
(5685)
(5537)
(5372)
(5243)
(4918)
(4760)
学科
(54867)
经济(54819)
(40723)
管理(40266)
(35441)
企业(35441)
方法(28928)
数学(26619)
数学方法(26491)
(26488)
金融(26488)
(23598)
银行(23590)
(22860)
中国(19933)
(17328)
技术(13368)
(13059)
(12058)
财务(12042)
财务管理(12018)
企业财务(11661)
(11487)
地方(11460)
业经(11444)
中国金融(11229)
技术管理(10020)
(9099)
贸易(9090)
(8822)
机构
大学(159516)
学院(158567)
(76696)
经济(75460)
管理(65471)
理学(56989)
理学院(56540)
管理学(55857)
管理学院(55567)
研究(48623)
中国(45500)
(37658)
(31020)
财经(30583)
(27976)
经济学(26507)
中心(25610)
经济学院(24266)
科学(23862)
财经大学(23267)
(22853)
金融(22440)
(22402)
(21416)
商学(19676)
(19655)
商学院(19495)
北京(19264)
研究所(19112)
银行(18912)
基金
项目(106990)
科学(87504)
基金(81689)
研究(81095)
(69008)
国家(68469)
科学基金(61252)
社会(56594)
社会科(54191)
社会科学(54178)
基金项目(42646)
(40801)
教育(37086)
自然(36815)
自然科(36081)
自然科学(36077)
自然科学基金(35503)
(33521)
资助(33463)
编号(30329)
(25869)
(25166)
国家社会(24887)
创新(24406)
成果(24233)
重点(23981)
(23000)
教育部(22957)
人文(22494)
(21838)
期刊
(74350)
经济(74350)
研究(50501)
(34081)
金融(34081)
(29448)
中国(28561)
管理(24788)
科学(18362)
学报(18144)
财经(16333)
大学(15369)
(15228)
学学(14577)
经济研究(14093)
(13945)
技术(13140)
教育(12792)
业经(10943)
问题(9548)
统计(9260)
技术经济(9157)
农业(9120)
(9030)
理论(8369)
(8166)
商业(7748)
决策(7460)
实践(7338)
(7338)
共检索到236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军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金融深化论和金融约束论相比,赋予了全新的金融效率观。在揭示金融效率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金融效率的实证评估框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竞丹  
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针对中国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金融机构长远可持续发展动力趋弱的两大显著问题,对现有的普惠金融评估框架提出本土化思路,加入反映资源配置效率、风险衡量方面的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军  
金融效率实证分析的实质是一综合评价,评价方法是关键。与微观金融效率相比,宏观金融效率的实证分析还很不成熟。本文提出,除传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外,非线性方法在金融效率实证分析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颖  李婧  
历次金融危机表明,各经济体金融部门的稳健性对该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以及抵御危机至关重要。提前模拟危机情景、分析预测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有助于监管部门尽早准备危机应急预案,延迟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军  
宏观金融效率为研判中国金融发展状况这一极具争议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视角,但其实证研究还处在单指标——因果检验与间接度量阶段。本文提出:宏观金融效率实证研究的实质是一种综合评价,直接度量宏观金融效率是可行的。宏观金融效率实证研究体系涵盖思路、指标与方法三个方面,其构建应综合金融发展理论、金融脆弱性与金融生态等研究成果,实现由单指标到多指标、因果检验到线性与非线性方法相结合的两大转变。宏观金融效率实证研究的深入仍需相关理论与方法的进一步整合与推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义举  冯乾  
本文以破产风险Z值来代表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状况,基于宏观审慎评估视角实证分析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宏观审慎评估会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因而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显著抑制金融风险;由于存在显著非对称性,宏观审慎评估的效应差异显著存在,对于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规模较小的银行,宏观审慎评估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更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庄雷  赵成国  
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改变了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配置方式,可以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的融通功能,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从微观主体的消费和投资决策出发,构建一个金融创新冲击的均衡理论模型,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市场产生的影响。采用20132015年的月度面板数据,分别从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金融创新对消费市场、投资市场以及经济总产出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创新通过融资效率提高使得市场利率下降,间接有助于社会投资、消费增长而促进整个经济增长。针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带来的宏观经济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一青  彭非  
本文运用四阶段DEA-TobiT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农村金融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阶段DEA-TobiT方法与经典DEA方法所测算的农村金融效率得分存在差异;农村金融效率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显著;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综合效率远远低于东、中部地区。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的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立梅  高硕  
技术创新效率是比技术创新绝对绩效更能反映技术创新效果的概念。文章构建金融发展对效率作用的回归模型,利用省域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而且金融中介比金融市场更能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但是我国存款运用的有效率较低,资本配置仍需进一步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荣婷婷  赵峥  
科技与金融结合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构建区域创新效率的金融支持指标体系,以全国30个省区的数据为样本,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省区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在控制金融支持因素的基础上考察了创新效率的省际差异及发展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丹  燕鑫  
文章通过Malmquist方法选取我国19个主要省份2008—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不同省份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科技创新金融支持渠道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渠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丹  燕鑫  
文章通过Malmquist方法选取我国19个主要省份2008—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不同省份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科技创新金融支持渠道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渠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非  蒲惠荧  龙云凤  
对广东省2000—2017年的科技金融投入和产出数据进行动态分析,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各地区创新效率进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深入分析影响创新效率变化及地区差异的因素。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受地区发展不平衡和技术进步缓慢影响,广东省各区域平均创新效率呈现下降趋势,科技金融投入对产出的影响未达到技术有效状态;(2)随着科技金融投入增加,珠三角地区科技创新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水平不断提高,对科技金融资源的使用与配置处于技术有效状态,科技金融投入逐渐达到规模经济最优;(3)粤东西北地区由于科技金融投入不足导致科技创新效率较低,与珠三角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建议广东省政府在今后制定科技金融政策时重视平衡地区差距,引入市场化机制,发挥珠三角对粤东西北地区科技创新的辐射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瑾  
本文在立足现有金融稳定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自贸区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和特点,提出了"宏观+微观"、"区内+区外"的金融风险评估分析工作框架,为区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提供的工作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莉  
本文将金融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金融深度作为金融效率的衡量标准来加以考察,并基于参数统计采用ARCH效应来研究金融深度的分布特征。研究确认了我国金融部门效率不断提高的增长趋势与发展方向,同时发现了金融深度随着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存在的波动特性,提出我国金融效率因金融深度与实体经济存在的天然纽带而过分依赖于信贷资金的传统金融发展模式导致金融效率低下,并为我国进一步提高金融效率提供了明确的路径选择,为金融效率研究提供了可供操作和检验的量化论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