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03)
- 2023(19631)
- 2022(16407)
- 2021(15433)
- 2020(13243)
- 2019(30473)
- 2018(29780)
- 2017(55950)
- 2016(30151)
- 2015(33465)
- 2014(32715)
- 2013(32582)
- 2012(29771)
- 2011(26568)
- 2010(26734)
- 2009(25512)
- 2008(24907)
- 2007(22032)
- 2006(19181)
- 2005(17584)
- 学科
- 济(123259)
- 经济(123124)
- 业(105132)
- 管理(94465)
- 企(92596)
- 企业(92596)
- 方法(56063)
- 数学(46385)
- 数学方法(45817)
- 财(38303)
- 农(37326)
- 中国(35671)
- 业经(35319)
- 银(33045)
- 银行(32975)
- 行(31577)
- 融(31135)
- 金融(31132)
- 制(30535)
- 务(26748)
- 财务(26687)
- 财务管理(26638)
- 农业(26272)
- 企业财务(25296)
- 地方(23960)
- 贸(23770)
- 贸易(23751)
- 易(23131)
- 技术(22815)
- 学(22349)
- 机构
- 学院(416485)
- 大学(413530)
- 济(174663)
- 经济(171326)
- 管理(164315)
- 理学(140664)
- 理学院(139189)
- 研究(138665)
- 管理学(136869)
- 管理学院(136103)
- 中国(116263)
- 京(86428)
- 科学(84038)
- 财(83218)
- 农(78384)
- 所(70063)
- 中心(67278)
- 财经(65255)
- 江(64119)
- 业大(64051)
- 研究所(63356)
- 农业(61907)
- 经(59281)
- 北京(53893)
- 经济学(53110)
- 州(51100)
- 院(49750)
- 范(49518)
- 师范(48878)
- 财经大学(48363)
- 基金
- 项目(276506)
- 科学(217878)
- 基金(202109)
- 研究(197150)
- 家(177704)
- 国家(176174)
- 科学基金(151625)
- 社会(126224)
- 社会科(119867)
- 社会科学(119833)
- 省(109537)
- 基金项目(106919)
- 自然(99819)
- 自然科(97616)
- 自然科学(97585)
- 自然科学基金(95920)
- 划(91457)
- 教育(90186)
- 资助(82201)
- 编号(78065)
- 重点(62818)
- 成果(61900)
- 创(61251)
- 部(60398)
- 发(59636)
- 创新(56851)
- 科研(53980)
- 业(53849)
- 课题(53802)
- 国家社会(52735)
- 期刊
- 济(190467)
- 经济(190467)
- 研究(120966)
- 中国(84555)
- 农(71541)
- 财(69490)
- 学报(67579)
- 管理(64926)
- 科学(61467)
- 融(57243)
- 金融(57243)
- 大学(50934)
- 学学(48425)
- 农业(47032)
- 技术(38002)
- 教育(37764)
- 财经(32854)
- 业经(31942)
- 经济研究(30890)
- 业(28446)
- 经(28249)
- 问题(24491)
- 技术经济(22534)
- 贸(21296)
- 版(20679)
- 统计(19986)
- 理论(19848)
- 财会(19808)
- 科技(19506)
- 国际(19488)
共检索到638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华 顾先英
本文从首批执行新金融工具的企业中选取了四家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企业,通过对其发布的首份定期报告(2018年一季报)进行分析,探讨执行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进而对实务中如何顺利推进准则衔接,从报表列报、金融资产投资策略、衔接办法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新金融工具准则 影响 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喻诚 李金顺 关继成 耿天舒 王凡
2019年3月末,国有四大商业银行1相继披露2018年年度业绩报告。这是四大行在2018年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下,围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如何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向市场交出的一份答卷。本文全面分析了四大行年报数据,从"量、价、险、效、能"五个方面挖掘国有四大行在过去一年的经营特点,探究未来一段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昊 李莎莎
<正>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近期披露了2023年二季报。部分受益于第一共和银行并购,摩根大通资负扩张明显、营收利润大幅增长。但就四大行总体而言,表现出规模扩张放缓、存款规模下降、除消费信贷以外其他信贷增长乏力、净利息收入继续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等共性趋势。不同于面临流动性及资产负债错配问题冲击、信贷投放集中度较高的中小银行,四大行尽管拨备出现小幅反弹但抵御风险能力仍总体健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乾惠敏 林瑶
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发布后,我国财政部也于近期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 22),将金融资产分类由四类简化为三类,将金融资产减值由"已发生损失"模型改为"预期损失"模型[1]。通过分析我国四大上市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年报数据,发现新准则下金融资产分类与金融资产减值的变化会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带来巨大影响。未指定FVOCI的上市公司利润波动有增大的趋势,指定FVOCI的公司利润波动降低,而金融资产减值变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葛效宏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下称新金融工具准则),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境内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对以创业投资为主业的境内上市公司带来新的核算挑战,本文重点关注国有创投企业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时面临的一些困惑和机遇,并为需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国有企业和其他主体提供几点建议。(一)新旧金融工具准则主要差异
关键词:
金融工具准则 创投企业 公允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荣彦 卢爽
现行会计准则下企业是否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已经成为国内会计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结合美的收购小天鹅案例,研究分析企业是否可能通过金融资产分类的选择空间进行盈余管理,最后从不同角度提出针对这一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盈余管理 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易敏
净息差(NIM)是商业银行的重要盈利指标,体现了银行的核心获利能力。本文依据工行、建行、农行和中行年报披露的数据,以工行为标杆行,分析了影响净息差的业务结构因素和利率因素,总结了四大行的优势、劣势、核心竞争力和潜力业务板块,并对标杆行的业务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净息差概况净息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平均生息资产=生息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磊
2017年财政部修订了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列报体系。在当前金融混业经营和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占比持续上升,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将会放大上市公司的损益波动,促使上市公司重新审视经营战略,审慎开展风险投资,优化内部业务流程,更为关注经营现金流信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宗宇 王晓晶
我国财政部于2017年4月陆续发布了修订后的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拟于2018年开始实施。文章在对比新旧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变化的基础上,重点从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由"四分类"改为"三分类",以及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的处理由"已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信用损失法"两方面来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影响。文章认为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增强其会计报表的可比性;同时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利润及所有者权益产生间接波动影响;也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
关键词:
金融工具 会计准则 商业银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冯所腾 许旭明
从上市银行对外披露的2018年年度财务报告中,可以了解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对这些银行的财务影响,同时分析不同银行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重大会计估计,继而深入分析中国银行业实施新准则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银行内部治理和控制流程的变革需求,以及行业监管政策须覆盖的重点领域。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等三项金融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梓 刘亚宁
原有金融工具准则的顺周期性和滞后性等问题逐渐暴露,为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基于2015—2020年我国纯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降低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且对企业正向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新金融工具准则在非国有企业、低股权集中度企业以及由非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中发挥的边际效应更强。外部环境检验结果显示,新金融工具准则在高法治水平和高市场化程度地区实施的效果更佳,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约束更明显。因此,为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应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相关会计准则;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内部治理,提高会计准则执行效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林叶 张海霞
我国首次发布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填补了原有会计准则体系中有关金融工具准则的空白。笔者首先将新准则与准则发布前实务或旧准则规定的差异进行比较,然后从准则变化对法人股投资的价值如何认定进行分析,最后论述了新准则对持有上市公司法人股公司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工具 法人股投资 潜在收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丁琴丽
2017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财会[2017]8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财会[2017]9号)、《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财会[2017]14号)(以下简称新金融工具准则)。2021年1月1日起,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公司均已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文达 辛思佳 徐晓南
一、引言(一)国际金融工具相关准则体系演变历程目前国际金融工具准则主要包括IFRS7《金融工具:披露》、IFRS9《金融工具》和IAS32《金融工具:列报》三个准则。1991年9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第一次提议全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型并发布综合性征求意见稿《E40金融工具》;在此基础上,1998年12月颁布IAS39《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对金融工具会计计量进行了统一规范;2005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余芬
2017年新修订的金融工具准则在金融资产分类和减值方法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化,通过采集分析14家上市银行的金融资产分类、估值、减值数据发现: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会导致上市银行FVTPL金融资产增多、会计错配现象突出、报表波动性增强及减值准备增多。商业银行可通过统一SPPI测试方法、构建有效估值模型、建立信用风险划分标准、加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选择权的运用及加强部门协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等方式应对新准则实施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