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8)
- 2023(13860)
- 2022(11664)
- 2021(10834)
- 2020(9094)
- 2019(20706)
- 2018(20131)
- 2017(37976)
- 2016(20149)
- 2015(22802)
- 2014(22170)
- 2013(21926)
- 2012(20233)
- 2011(18298)
- 2010(18375)
- 2009(17669)
- 2008(16947)
- 2007(15203)
- 2006(13194)
- 2005(11920)
- 学科
- 济(83589)
- 经济(83516)
- 管理(58612)
- 业(57520)
- 企(46848)
- 企业(46848)
- 方法(37171)
- 数学(33062)
- 数学方法(32802)
- 中国(31035)
- 融(27738)
- 金融(27736)
- 银(26140)
- 银行(26115)
- 行(25285)
- 农(23641)
- 财(22812)
- 贸(19470)
- 贸易(19454)
- 制(19161)
- 易(19033)
- 业经(18493)
- 地方(16797)
- 技术(16183)
- 农业(15712)
- 学(15201)
- 务(14309)
- 财务(14276)
- 财务管理(14243)
- 企业财务(13501)
- 机构
- 学院(282757)
- 大学(282274)
- 济(127128)
- 经济(124766)
- 管理(106648)
- 研究(98505)
- 理学(91197)
- 理学院(90240)
- 管理学(88859)
- 管理学院(88330)
- 中国(82688)
- 京(58907)
- 财(57673)
- 科学(56451)
- 所(48920)
- 中心(47364)
- 财经(46030)
- 农(45341)
- 研究所(44420)
- 经(41900)
- 经济学(41415)
- 江(41005)
- 业大(38452)
- 北京(37529)
- 经济学院(37512)
- 农业(35759)
- 范(35304)
- 师范(34980)
- 院(34973)
- 财经大学(34253)
- 基金
- 项目(184957)
- 科学(146298)
- 研究(138395)
- 基金(135427)
- 家(117112)
- 国家(116174)
- 科学基金(99424)
- 社会(90342)
- 社会科(85862)
- 社会科学(85841)
- 省(70964)
- 基金项目(70568)
- 教育(62906)
- 自然(60867)
- 划(59594)
- 自然科(59540)
- 自然科学(59522)
- 自然科学基金(58504)
- 编号(55684)
- 资助(55192)
- 成果(45430)
- 重点(42108)
- 部(42015)
- 创(41396)
- 发(41124)
- 创新(39001)
- 国家社会(38548)
- 课题(38291)
- 教育部(36517)
- 性(35581)
- 期刊
- 济(135848)
- 经济(135848)
- 研究(86325)
- 中国(56362)
- 财(44649)
- 农(41913)
- 融(40436)
- 金融(40436)
- 学报(40391)
- 管理(38866)
- 科学(38565)
- 大学(30709)
- 学学(28885)
- 农业(27972)
- 教育(27882)
- 技术(23912)
- 经济研究(23846)
- 财经(23154)
- 业经(21623)
- 经(19996)
- 问题(17793)
- 贸(17094)
- 业(16177)
- 国际(15312)
- 技术经济(14774)
- 世界(14704)
- 理论(13618)
- 统计(13247)
- 商业(12895)
- 科技(12705)
共检索到428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兴韵 何海峰
本文在美国次贷危机和邻近的越南"危机"给中国的金融安全提出新的警示基础上,区分了与金融安全相关的几个概念,建立了一些金融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认为国民债务总量及结构是评估金融安全的最重要的指标。本文重点从银行体系和金融对外开放两个维度分析了近期中国的金融安全状况,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是稳定的,但是仍然有一些可能会危及到中国金融安全的因素值得我们关注,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可能危及金融安全的隐患。
关键词:
金融安全 金融监管 金融动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瑞玲
刚刚过去的 2 0世纪 90年代 ,整个国际金融领域动荡不安 ,危机叠起。从北欧银行业的倒闭到欧洲货币危机 ,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巴林银行的倒闭、大和银行的巨额亏损 ,再到亚洲金融危机 ,无不令人触目惊心。本文拟从现行国际货币制度、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钩、外汇投机及不成熟的金融自由化入手 ,剖析国际金融动荡的原因 ,并由此论及中国金融安全问题。
关键词:
国际金融 国际货币制度 金融安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义芳
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安全的冲击路径以及非均衡机制测试我国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的大小,建立了资本净流入和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之间的VAR(6)模型,研究结论表明,国际资本的净流入会增大外汇市场压力,但货币当局的冲销干预会削弱这种影响,降低发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货币当局的政策选择应该是盯住外汇市场,而不是单纯的货币市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锴
中国入世后 ,深化改革是维护金融安全的前提 ,审慎开放是维护金融安全的基础 ,严格监管与政府干预是维护金融安全的保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炳才
国际金融安全本质上缘于非储备货币国家对储备货币不足或储备货币汇率激烈波动的担心,这实际上是对第三方货币过于依赖所导致的后果国际金融安全的本质在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历史背景下,世界各国没有当今的国际金融烦恼和国际金融安全问题,只有黄金不足的支付危机或黄金借贷的信用危机。20世纪以来的各国经济或金融危机基本都与美元相关:或者表现为因美元短缺而不能清偿的债务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晓俊 李孟刚
综合指数法具有简单、清晰、操作上灵活及时序上连续等特点。通过借鉴综合指数法合成金融安全指数,并通过指数的变化来综合评价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结果显示:特别考虑了表外业务、同业业务和影子银行等均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因素后,2005年1月-2014年3月,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走势呈现起伏波动态势。这一变化趋势与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历史变化走势大体吻合,说明合成的金融安全指数能基本反映中国金融安全的真实状况。
关键词:
金融安全指数 金融安全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钦礼
从宏观经济安全、银行业安全、房地产安全和国际外部安全四个方面选择22个基础指标构建中国金融安全指数指标体系,并利用新颖的核化主成分分析方法合成中国金融安全指数。该指数刻画了2000—2013年期间中国金融的安全状况。实际分析的结果表明:与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相比,由核化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更加符合金融安全状况的历史事实,因而可以更好地用来反映和评价中国的金融安全状况。此外,还引入了相似度的概念,可用于筛选和精简指标。指标精简前后所得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非常接近,这说明精简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核化主成分分析 中国金融安全指数 相似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悦 谢勇 田嫄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自由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立金融安全预警机制,及时掌握金融安全动态,对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三性原则"筛选出能够反映我国金融安全运行状况的20个指标,其次参照国际标准和中国具体实际确定了临界值或区间值,最后经计算得出反映我国金融安全程度的指数——FSI(Financial Security Index),并运用FSI对我国1992~2005年间的金融安全状况进行了评判。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认为:1992~2005年我国的金融安全总体趋势是逐渐变好,加入WTO虽然并未使我国的金融安全状况变差,但是在目前金融业逐渐开放的条件下仍然需要高度...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何德旭 娄峰
本文分别从宏观经济安全、中观经济安全、微观金融市场机构和国际外部风险冲击四个方面选择22个基础指标,构建了中国金融安全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和主观赋值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基础指标权重,刻画了1985~2011年期间中国金融安全状况。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与金融安全状况的历史事实基本吻合,初步验证了本文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可以用来反映和评价中国金融的安全状况。
关键词:
金融安全 金融风险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碧落
泰国金融动荡剖析碧落一、泰国发生挤提风潮,金融体系不稳3月5日,泰国出现挤提风潮,仅5日、6日两天,投资者从10家出现问题的财务公司提走近150亿铢(约兑5.77亿美元),7日挤提风潮继续蔓延。同时,泰国的股市连续4天大幅下跌,7日跌至近5年来的最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华 王涛
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金融安全已成为维护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内容。在金融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各国金融风险的发生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尤为重要。无论是国内金融运行的现状,还是近年来国际金融的现实环境,都存在许多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对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改革带来巨大挑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超愚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转轨与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的对外开放,无论在理论逻辑还是在历史逻辑上都是内在一致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显示出所谓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自然倾向。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经济不可能独立于世界经济体系而存在,任何不合作主义与孤立主义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无异于民族自绝行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斌
当前美欧中小规模金融地震频发是不容忽视的反常现象,可能是金融大地震爆发的先兆,从美欧救市资金规模远超两次世界大战军费却无济于事,美欧金融动荡未能趋于缓和反而加剧就能清楚看出这一点。中国金融改革需要借鉴国际上成功的改革和创新的经验,但是有必要区别美欧在社会改良时期的成功经验与金融自由化时期的失败教训,充分重视和防控各种金融风险。
关键词:
美欧经济 金融战争 舆论误导 金融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海 苏立维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开放,国家金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再一次警示我们,在金融业发展、开放与创新中,必须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结合中国实际,选择微观、宏观和国际市场三大类17个金融经济指标,采用主观赋值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中国1998-2007年金融安全指数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影响金融安全的主要风险变量对中国金融安全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银行的违约风险(不良贷款)和国际游资风险构成了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威胁;资本市场风险与中国金融安全状况同方向变动;而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胀风险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金融安全指数 违约风险 国际游资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永礼
本文借鉴主成分分析法合成金融安全指数,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安全状况,并重点分析新常态下金融风险来源,针对性提出防御风险的对策。文章选取了影响金融安全的16个指标,运用2004年1月~2015年9月共141个月的月度数据做实证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金融安全指数。总体来看,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动轨迹大致符合我国金融安全状况的历史变化。最后提出,在新常态下各监管部门应加强协调,改革当前金融监管模式,适应混业经营现实需求。
关键词:
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指数 主成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