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58)
2023(18096)
2022(15288)
2021(14347)
2020(11871)
2019(26956)
2018(26760)
2017(51301)
2016(27506)
2015(30887)
2014(30633)
2013(30203)
2012(27963)
2011(25332)
2010(25797)
2009(24282)
2008(23001)
2007(20474)
2006(18377)
2005(16549)
作者
(78673)
(64689)
(64585)
(60981)
(41108)
(30887)
(29380)
(25164)
(24623)
(23266)
(22003)
(21822)
(20483)
(20459)
(20048)
(19813)
(19143)
(18966)
(18669)
(18562)
(16290)
(15864)
(15530)
(14782)
(14692)
(14504)
(14458)
(14452)
(13073)
(12786)
学科
(111266)
经济(111145)
管理(81114)
(79136)
(65140)
企业(65140)
方法(44223)
中国(38794)
数学(37552)
数学方法(37146)
(31425)
(29320)
金融(29318)
(29120)
(29056)
银行(29012)
地方(28313)
(28048)
业经(27089)
(24803)
(22015)
技术(21474)
(21365)
贸易(21344)
农业(21128)
(20704)
理论(19105)
(18003)
财务(17928)
财务管理(17893)
机构
学院(387425)
大学(387015)
(157222)
经济(153676)
管理(150770)
研究(131723)
理学(128850)
理学院(127435)
管理学(125412)
管理学院(124710)
中国(105016)
(83180)
科学(78547)
(75774)
(65651)
中心(60688)
财经(59427)
(59194)
研究所(59124)
(57721)
业大(53886)
(53829)
北京(53435)
(52428)
师范(51974)
(47970)
(47763)
经济学(47391)
农业(45882)
财经大学(44115)
基金
项目(254026)
科学(199800)
研究(191620)
基金(181936)
(156749)
国家(155346)
科学基金(133434)
社会(120246)
社会科(113937)
社会科学(113911)
(100141)
基金项目(96167)
教育(87714)
自然(84034)
(83503)
自然科(82042)
自然科学(82023)
自然科学基金(80531)
编号(79855)
资助(74203)
成果(65864)
(57651)
重点(56627)
(55669)
课题(55272)
(54451)
创新(50795)
项目编号(49501)
国家社会(48755)
教育部(48176)
期刊
(179270)
经济(179270)
研究(122062)
中国(79677)
管理(57588)
(56281)
学报(56089)
(54923)
科学(52668)
(49053)
金融(49053)
教育(48221)
大学(42901)
学学(39982)
农业(37584)
技术(33768)
业经(31010)
财经(28827)
经济研究(28748)
(24676)
问题(23368)
图书(21068)
理论(19994)
(19070)
技术经济(18801)
科技(18730)
商业(18437)
(18385)
实践(18231)
(18231)
共检索到593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潘锡泉  
依托以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模式创新作为切入点,形成"政府主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参与、全民普惠金融理念和风险意识培植"相契合的方式,来解决传统普惠金融实践过程中暴露的"短板"问题是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必由之路。具体操作上,需要在政府主导普惠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依靠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设及其内容的细化和可操作化为突破口,来营造普惠金融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依托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发展带来的模式变革和创新,来激发金融机构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渠道的拓展和产品、服务等方式的创新,去主动对接普惠金融发展的机遇;通过对全民普惠金融理念和风险意识的培植,激发全员主动参与普惠金融实践的活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潘钦锋  周立斌  
互联网金融信息通过社会各大媒体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小企业、农村地区以及一些社会底层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使用接触到金融,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的相互配合,对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本文从互联网金融视角出发,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从普惠金融概念和特点的了解入手,分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引出互联网技术在促进普惠金融应对自身问题的路径分析,最后提出关于普惠金融互联网化的几点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慧安  
我国普惠金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目标与实践仍存在较大差距。互联网金融开放、平等、协作以及共享的特点,使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具有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普惠金融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进行了相关探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文涛  
金融消费者保护是发展普惠金融的核心支柱,金融参与权、公平交易权和受教育权等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与普惠金融的发展紧密相关。文章认为,金融参与权包括开立账户权和获得贷款等金融交易权,是普通社会成员成为金融消费者的前提,享有金融服务的基础,也是实现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的重要环节;建立在金融机构信息披露、金融消费者知情基础上的公平交易权是金融消费者权利的中心;受教育权既是赋予权能的内容,又是公平交易权得以实现的必要支撑。我国应努力保障金融消费者对账户的权利,并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弱势群体享有金融交易权,通过强化信息披露等方式保障金融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实现,并将金融教育作为提升金融消费者认知能力、发展普惠金融的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宾  
自2008年后危机时代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越过小额信贷阶段、微型金融阶段,进入综合性普惠金融阶段。同时,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三大重要支柱,那么在普惠金融发展范围更广、程度更深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实情出发,较为系统地研究在普惠金融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存在的不足。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先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滕磊  张恒  唐思思  
以5G、物联网等为代表的各类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持续融合创新,形成了数字金融的创新服务方式。本文旨在讨论数字金融创新如何发挥其普惠价值以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通过演绎推理并运用固定效应和GMM模型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拓展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满足经济主体融资缺口,创新各类便利化服务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和金融服务深度融合,进而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表明,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和便利化程度均能够显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种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本研究有助于从金融普惠视角理解数字金融创新的核心价值,特别是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今后数字金融进一步创新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汪小松  
在"互联网+"时代潮流中,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前景广阔。文章从界定"互联网+"和普惠金融的概念及特征出发,探析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提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路径选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斯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培育和发展社区银行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路径之一。其经营灵活、服务便捷,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近来国内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设立社区银行,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成了当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认为应在市场准入、经营风险、市场退出、监管机构体系等方面对社区银行加强监管,以促进其稳健持续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普惠金融的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惟煌  
从全球范围看,中央银行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政府部门之一。为此,认识普惠金融对中央银行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完善政策进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普惠金融内涵以及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并得出了研究结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伟  孙永涛  
近年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普惠小微金融遭遇巨大冲击。随着国家“六稳六保”政策目标的提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支持普惠小微金融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财政政策可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提升小微企业经营及融资活力,并通过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民间金融三层次传导路径,协同引导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因此,财政金融政策需要围绕其功能影响路径和协同传导机制,从优化金融产品服务保障体系、直接补贴财政政策、普惠小微公共金融体系构建、金融科技和普惠小微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共同助力普惠小微金融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薇  阳正发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打通了传统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农村金融改革等诸多难题,使依托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成为可能。本文基于农村金融组织形式视角,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效应重塑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模式,基于平台经济发展特征,构建了成本更低且效率更高的农村普惠金融生态体系,进而推动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耸  王呈斌  刘际陆  
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和难度在农村,本文从农户视角出发,通过设计探索性量表和大样本调查,研究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满意度及其效应评价。研究发现,设计的探索性量表可以较好地评价浙江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成效,调研用户对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满意度较高,农村普惠金融效应略低;影响农村普惠金融效应因素依次为增值服务、融资服务和柜台服务;金融机构需要着重通过拓展增值服务和融资服务来提高农村普惠金融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志来  
基于传统金融市场构成、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金融市场配套不完善的原因,普惠金融在现实中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存在不足情况,本文提出了"互联网+"视角来解决普惠金融存在的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基于农业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通过农业全产业链和"互联网+农业+金融"的视角来研究农业互联网金融实现路径,并通过三个现实案例进行解读;二是"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合作基础,从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和基于"互联网+"全国征信体系平台的视角来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应做好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引导、基于"互联网+"全国征信体系平台建立以及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三方面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燕  
论文构建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基于共享金融的视角运用向量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普惠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普惠金融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普惠金融发展对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促进效应要大于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效应。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远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并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零售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和效应。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表现出快速提升态势,其对零售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创新业态服务、拓宽新的融资渠道、刺激新的消费点和集聚新的资源要素,且总体影响效应也非常显著。最后,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我国零售业创新发展路径。总体上,要用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吸引有效资本进入零售业领域,也要积极培育新的零售模式,主动强化零售业态与数字普惠金融的结合,而最为基本的是要坚守零售业的商业本质,增强服务理念,争取资金得到有效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