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19)
- 2023(19210)
- 2022(16544)
- 2021(15514)
- 2020(13199)
- 2019(30072)
- 2018(29826)
- 2017(57603)
- 2016(31402)
- 2015(35578)
- 2014(35267)
- 2013(34746)
- 2012(32249)
- 2011(28950)
- 2010(29293)
- 2009(27718)
- 2008(26868)
- 2007(24046)
- 2006(20957)
- 2005(18512)
- 学科
- 济(122435)
- 经济(122298)
- 管理(92722)
- 业(89867)
- 企(76040)
- 企业(76040)
- 方法(57013)
- 数学(48821)
- 数学方法(48225)
- 中国(36727)
- 财(34919)
- 农(33265)
- 融(30713)
- 金融(30710)
- 银(29537)
- 银行(29471)
- 行(28288)
- 业经(27972)
- 学(27187)
- 制(26125)
- 地方(25545)
- 贸(24382)
- 贸易(24366)
- 易(23691)
- 务(22927)
- 财务(22844)
- 财务管理(22792)
- 理论(22562)
- 农业(22238)
- 技术(21787)
- 机构
- 大学(444517)
- 学院(442987)
- 济(175525)
- 管理(171777)
- 经济(171524)
- 理学(148199)
- 研究(146727)
- 理学院(146541)
- 管理学(143821)
- 管理学院(143045)
- 中国(115597)
- 京(93986)
- 科学(91380)
- 财(82801)
- 所(74366)
- 农(73668)
- 中心(68793)
- 研究所(67714)
- 业大(66668)
- 财经(66016)
- 江(65409)
- 经(59777)
- 北京(59400)
- 范(58449)
- 农业(58121)
- 师范(57871)
- 州(53698)
- 经济学(53107)
- 院(52895)
- 财经大学(49027)
- 基金
- 项目(295920)
- 科学(231074)
- 研究(216311)
- 基金(212889)
- 家(184948)
- 国家(183369)
- 科学基金(156802)
- 社会(134746)
- 社会科(127516)
- 社会科学(127481)
- 省(116407)
- 基金项目(112892)
- 自然(101867)
- 教育(99989)
- 自然科(99491)
- 自然科学(99464)
- 自然科学基金(97671)
- 划(97547)
- 编号(89319)
- 资助(87903)
- 成果(73088)
- 重点(66213)
- 部(64905)
- 发(62962)
- 创(62471)
- 课题(61293)
- 创新(58309)
- 科研(56583)
- 教育部(55600)
- 大学(55563)
- 期刊
- 济(191798)
- 经济(191798)
- 研究(129593)
- 中国(85608)
- 学报(72129)
- 农(67003)
- 财(64496)
- 科学(64405)
- 管理(61777)
- 大学(54237)
- 学学(50956)
- 融(50500)
- 金融(50500)
- 教育(50376)
- 农业(45537)
- 技术(38042)
- 财经(32266)
- 业经(31566)
- 经济研究(30662)
- 经(27593)
- 问题(24798)
- 业(23888)
- 图书(23028)
- 技术经济(21839)
- 理论(21451)
- 版(21363)
- 科技(21030)
- 贸(20531)
- 商业(20079)
- 实践(19562)
共检索到655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传兵
对于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成因诸说纷纭,但是对于此次危机中无形资本这种新的资本形态发挥了什么作用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力图通过对无形资本在微观层面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探求这种新资本形态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本文认为,无形资本对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具有正向放大能力,无形资本在资本循环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金融危机的形成与无形资本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我们要注意观察金融危机发展的新特点,尤其是新资本形态——无形资本的作用,并据此在今后的金融改革和反经济危机的对策中,加大对无形资本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
无形资本 金融危机 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永明
监管资本套利是指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绕过资本监管"粉饰"其资本金实力的行为,其动机来源于银行节约资本税——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之差的内在要求。银行从事监管资本套利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摘樱桃"、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增信和间接增信。但在实践中,银行将其进行"组装"和"改造",通过对证券化产品的持有和对SPVs的流动性支持,保留了基础资产的绝大部分风险。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时,这些风险开始显现,给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很大程度上致使得美国银行业的次贷危机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为此,我们应当从改善资本监管和完善公司治理等角度加强银行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娟 何泽荣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性原因,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特别是其基本矛盾长期积累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金融危机的根源。同时,本文深入探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演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本主义 金融资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静 罗伟卿
在对资本突停进行数量界定的基础上,对新兴经济体金融危机期间的资本突停作了分析和探讨,研究了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以及导致资本突停的宏观影响因素。以1980-2009年间23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二元回归和泊松回归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金融贸易业的开放并不必然造成资本流的突然逆转,稳定的汇率体系有助于降低发生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可能性,在同等条件下,过大的外债存量和资本流的激增都会加大资本突停发生的概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平 陶玲 刘卫江
始终坚守市场信用和社会诚信,稳健经营,谨慎维护各相关利益者权益,不仅是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金融机构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明华 赵峰
现行的关于国际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观点多达十几种,然而,鲜有研究从治理风险角度来诠释金融危机的成因。本文从更微观的公司治理视角来解读金融危机,结合一个治理风险的分析框架,将金融危机演变过程划分为:治理风险累积、治理风险放大和治理风险爆发三个阶段,系统阐述了金融危机爆发的作用机理,并着重分析了内部和外部治理风险的累积。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治理风险 微观剖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明坤 邱兆祥
论文发现,国内的相关研究,分别基于金融体系、美国国内经济失衡、国际环境和马克思经济理论等探讨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基于金融体系展开的研究分别从金融体系运作、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体系顺周期因素和金融监管等视角进行探讨。基于美国国内经济失衡展开的研究分别从失衡本身、联储货币政策和政府经济政策等视角展开论述。基于国际环境展开的研究则分别从国际失衡本身、国际货币体系和新兴国家责任等视角进行分析。论文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国内关于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的研究进行系统的介绍和评价。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成因 金融体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斯蒂芬·格伦菲勒 洪维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明华 王林超
相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证明,国内外利差和汇率的预期变动是国际资本追求短期投机收益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本流动 市场利差 预期汇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雪萍
美国长期奉行的过度消费模式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这种过度消费模式的形成既有其传统习惯的原因,也有其理论渊源和政府政策的引导。反观中国的消费模式,尽管已经发生或正在经历转型,但总体来说还是一种谨慎型消费,正是这种谨慎型消费,成为了中国抵御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道屏障。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应加快消费转型的步伐,大力促进适度消费,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消费模式 消费转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揭水利
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新兴加转轨"的我国资本市场跌宕起伏,上证指数从最高的6124点跌至最低的1664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投资者心理和金融创新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也为我国的产业金融转型创造了机会。本文认为,我们要化危为机,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改善宏观运行环境、强化应急机制、稳定市场信心、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化解风险能力,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利用资本市场加速产业转移。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资本市场 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刚
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当时都实行固定或钉住汇率制度。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东亚各经济体大多实行钉住美元的相对固定汇率制,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本币严重高估,经常项目巨额逆差,宏观经济严重失衡。在汇率贬值的预期下,国际投机资本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发动攻击,大量资本流出,受攻击的经济体外汇储备耗尽,最终导致实际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金融危机爆发,蔓延成危及东亚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的事实表明,金融危机、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资本流动 金融危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四清
中国银行业对新资本协议在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缺陷应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探索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策略和方法,更好地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辰利 邵红岭
国际金融危机主要通过贸易渠道直接影响就业,这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已经明显呈现,出口萎缩,出口部门就业量减少。遵循这种思路,利用河北省1989年~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分析了出口和第二产业就业之间的数量关系,验证了经济危机对出口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工业部门就业的事实。同时将中国各地区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历史数据作了横向比较验证,结果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并且与国外一些研究结论相符。在对地区历史数据的回归和地区之间数据的比较基础上,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河北省就业作了影响幅度和持续时间的大致预测。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出口 就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添
本文分析了当前金融危机对铜价运行格局的产生的影响,提出金融危机导致支撑铜价持续上涨的三大基石明显松动,探讨了金融危机下铜价的未来走势,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铜价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