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5)
- 2023(5860)
- 2022(4835)
- 2021(4472)
- 2020(3575)
- 2019(7960)
- 2018(7803)
- 2017(14505)
- 2016(7456)
- 2015(8312)
- 2014(7999)
- 2013(7599)
- 2012(7200)
- 2011(6712)
- 2010(6918)
- 2009(6540)
- 2008(6905)
- 2007(6153)
- 2006(5455)
- 2005(5062)
- 学科
- 济(31908)
- 经济(31873)
- 管理(25042)
- 业(23896)
- 企(22431)
- 企业(22431)
- 贸(17616)
- 贸易(17607)
- 易(17059)
- 方法(12864)
- 技术(11362)
- 数学(9182)
- 数学方法(9045)
- 技术管理(9030)
- 中国(8735)
- 理论(8555)
- 业经(8320)
- 学(8008)
- 财(7335)
- 出(6742)
- 农(6589)
- 融(6220)
- 金融(6220)
- 关系(6105)
- 银(5939)
- 银行(5930)
- 制(5912)
- 地方(5870)
- 行(5742)
- 口(5455)
- 机构
- 大学(114404)
- 学院(112053)
- 济(52614)
- 经济(51744)
- 管理(42745)
- 研究(37881)
- 理学(36980)
- 理学院(36592)
- 管理学(36117)
- 管理学院(35903)
- 中国(27756)
- 京(23503)
- 财(23198)
- 科学(19928)
- 财经(18483)
- 所(18051)
- 经济学(17117)
- 经(16714)
- 研究所(16164)
- 江(16032)
- 中心(15959)
- 经济学院(15413)
- 范(15304)
- 师范(15205)
- 北京(14994)
- 院(13918)
- 财经大学(13715)
- 贸(13494)
- 州(13100)
- 商学(13005)
- 基金
- 项目(68950)
- 科学(55095)
- 研究(53894)
- 基金(50383)
- 家(42949)
- 国家(42587)
- 科学基金(36627)
- 社会(35824)
- 社会科(34042)
- 社会科学(34034)
- 基金项目(25963)
- 省(25908)
- 教育(24301)
- 划(21539)
- 编号(21415)
- 自然(21340)
- 自然科(20880)
- 自然科学(20876)
- 自然科学基金(20501)
- 资助(19748)
- 成果(18192)
- 创(17789)
- 创新(16768)
- 部(15896)
- 重点(15587)
- 发(15291)
- 国家社会(15188)
- 课题(14615)
- 教育部(14282)
- 人文(14089)
共检索到172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小军
一、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专门分支始于亚当·斯密。他在其《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成本的概念,后经李嘉图修正,形成了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提示了互利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继而俄林在其《区域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解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即H—O模型)。这一理论指出: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并且对国际贸易的商品和要素模式作了确定性的结论。至此,奠定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层次的核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军
一、新贸易理论的特点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其理论的假设前提很多,最主要有以下几点:(1)规模收益是不变的;(2)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3)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4)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商品,即通常所称的2×2×2模型。这些假设前提与自由市场经济学的前提是一致的,在当时也是符合社会经济生活主流的。然而,时过境迁,面对客观现实,新贸易理论者意识到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已与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相去甚远。他们认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钟苏
新贸易理论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在论述“哈佛传统”的基础上,指出了“哈佛传统”对新贸易理论的影响。新贸易理论正是在继承“哈佛传统”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对贸易传统理论加以修正,取得了贸易理论发展的新突破。它对我们的启示是: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或者学科、学派的融合渗透可取得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孔欣 宋桂琴
国际贸易理论先后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四个发展阶段。以Melitz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和Antras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从企业异质性研究入手,分析了单个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和全球生产组织模式选择,从微观层面来剖析国际贸易产生、贸易利得与分配、资源配置等问题,使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具有了坚实的微观基础。虽然新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做出了突破性贡献,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勤淮
严格来说,服务贸易并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现有的服务贸易理论只是借助传统贸易理论来解释服务贸易问题。由于服务贸易的日趋扩展,西方对服务贸易理论的讨论日渐深入。 一、服务贸易与比较利益论 尽管比较利益论的产生已有百余年,但是仍是当代学者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作为国际贸易研究的一部分,服务贸易的研究也是从比较论讨论开始的。由于比较利益论本身的理论争议,把它应用于研究服务贸易时,自然也成为争论最热烈的问题之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苑涛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 ,它分为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两种。根据不同的模型 ,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可以由规模经济、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相互倾销等原因引起 ;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可以由要素禀赋差异等原因引起。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可以减少一国贸易自由化时的经济调整成本 ;产业内贸易既显示了一国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也与经济发展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如果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从产业间贸易发展到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之后 ,可以进一步发展到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为主 ,这将是我国经济赶超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领域的反映。我们应当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理论 水平性 垂直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伟
国家竞争优势论是对以往贸易理论的整合与完善 ,但国家竞争优势论也存在不足———低估了政府作用。只有以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政府等五大关键因素互相作用的新国家竞争优势论 ,才能作为当今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国际贸易理论 新国家竞争优势论 理论基础
[期刊] 征信
[作者]
魏金明
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选择决定因素的研究,多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着眼于计价货币选择的微观基础,以厂商预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采用局部均衡或一般均衡分析法展开论证。既有文献认为,贸易双方影响市场的能力、金融市场的健康完善程度是影响计价货币选择的主要因素。但这些研究在理论假设、研究视野、实证检验及覆盖面等方面仍有缺憾,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对中国的情况缺乏深入探讨,亟须后续研究重点突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奎喜 沈建国 杨义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泓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所进行的国际分工,并不是两国之间国际分工的最优选择。这种分工虽然是众多可能情形中的一种,但是国际社会却没有一种机制能够保证这种贸易分工的实现,尤其是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的时候。最优贸易模型分析显示,贸易双方互有特长,并按照各自规模在消费支出比例不同产品上的国际贸易分工是一种最优分工。这种形式的贸易比较容易在发达国家之间出现。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 李嘉图模型 最优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喻春娇
贸易模型本身的构造和对模型的验证二者之间的相互推动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重要机制。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学界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已有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验证,并在验证中推动着新的贸易模型的构造和新的理论的产生,以求更好地解释现实世界中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深入了解这些实证检验的方法及结果,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领域已有的理论成就和尚待研究的课题,而且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贸易理论与实证检验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实证检验方法在中国的运用。
关键词:
国际贸易理论 验证 述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联党 常云昆
本文从世界贸易的"典型化事实"入手,较为全面地评介了异质性厂商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该理论以Melitz(2003)的经典论文发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解释力,而又易于处理的模型。本文从该理论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拓展轨迹,及其经验证据几个方面,对已有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并对其理论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戚自科
产品内贸易理论是最近10年发展起来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其实证研究主要围绕生产转移对美国国内劳工市场的效应而展开。截至目前,这一理论已经显示出了对当今国际贸易格局、尤其是中美之间贸易格局较强的解释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琳 唐骁鹏
近20年来,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引入对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垄断竞争模型为将产业组织理论与贸易理论联系起来的新贸易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尝试着通过分析国外诸多经济学家对贸易政策与市场支配力关系这一令人关注的问题进行的大量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希望得出几点有意义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尚处于入世过渡期的我国相关贸易政策的完善。
关键词:
贸易政策 市场支配力 不完全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