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54)
2023(13800)
2022(11979)
2021(11260)
2020(9393)
2019(21243)
2018(21278)
2017(40737)
2016(21855)
2015(24533)
2014(23969)
2013(23400)
2012(21179)
2011(19114)
2010(19098)
2009(17612)
2008(17055)
2007(14874)
2006(12971)
2005(11154)
作者
(60981)
(50268)
(50137)
(47290)
(32086)
(24148)
(22847)
(19623)
(18872)
(17868)
(17087)
(16807)
(15866)
(15816)
(15436)
(15215)
(15027)
(14952)
(14401)
(14329)
(12405)
(12227)
(12016)
(11390)
(11214)
(11207)
(11189)
(11009)
(10044)
(9889)
学科
(83909)
经济(83828)
管理(66119)
(63221)
(54989)
企业(54989)
方法(37832)
数学(31355)
数学方法(30969)
(24580)
贸易(24567)
(23842)
中国(22489)
(22061)
业经(20429)
(19849)
技术(18329)
地方(18240)
(17158)
理论(16016)
(15109)
农业(14346)
(14283)
(13144)
环境(13137)
银行(13106)
(13085)
(12878)
财务(12810)
财务管理(12790)
机构
学院(302672)
大学(301406)
管理(122354)
(121041)
经济(118410)
理学(106169)
理学院(105031)
管理学(103307)
管理学院(102742)
研究(100067)
中国(72654)
(63576)
科学(60671)
(52419)
(49135)
研究所(44743)
中心(44453)
(43624)
(43278)
业大(43020)
财经(42480)
(40368)
师范(40065)
北京(39986)
(38489)
(37179)
(35786)
经济学(34822)
农业(34092)
商学(32401)
基金
项目(207603)
科学(163378)
研究(155799)
基金(149067)
(128687)
国家(127603)
科学基金(110080)
社会(96779)
社会科(91685)
社会科学(91662)
(81888)
基金项目(79240)
教育(71334)
自然(70877)
自然科(69216)
自然科学(69202)
(68193)
自然科学基金(67939)
编号(65109)
资助(60650)
成果(52498)
重点(46167)
(45348)
(45115)
(44777)
课题(44455)
创新(42226)
项目编号(40602)
科研(39168)
教育部(39029)
期刊
(132192)
经济(132192)
研究(89302)
中国(54913)
管理(46711)
学报(43792)
科学(41531)
(39775)
(38177)
教育(36783)
大学(33340)
学学(31117)
农业(28260)
技术(26771)
(23874)
金融(23874)
业经(23408)
经济研究(22079)
财经(19433)
(18037)
问题(17653)
图书(17541)
(16596)
科技(15699)
国际(15574)
(15035)
商业(14955)
技术经济(14819)
理论(14750)
现代(14209)
共检索到440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玲  
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已名副其实地成为贸易大国,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许多不足。当今世界贸易形势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新的贸易形势下,我国必须认清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找准自身不足,主动作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玲  
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已名副其实地成为贸易大国,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许多不足。当今世界贸易形势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新的贸易形势下,我国必须认清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找准自身不足,主动作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一作用尽管从政府到个人都能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却未能为严格的学术研究所证实。我们至今无法提供可信的、严格的证据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所贡献?若有贡献,这一贡献又有多大?国际贸易是通过怎样的渠道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回答这三个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我国首先面对的战略问题是,在现有的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冯雷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和世界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新型的外贸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进口,提升进口水平是适应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需要。一、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转型的理论支撑(一)我国外贸发展进入主动的战略转型期第一,实现贸易规模全球第一可以看作是我国进入外贸转型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贸易规模的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影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意味着未来5-10年,我国的产品和服务可在零关税、免配额以及其他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顺畅地进入东盟国家市场,这将给广西对外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活力。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门槛的逐步降低和拆除,广西各有关方面应尽快做好准备,充分利用其独特优势,以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争取主动,赢得先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俊  
"服务因素"是我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的主要差距。必须充分认识服务贸易在建设贸易强国中的核心地位与关键作用。要建设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服务贸易强国,带动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核心竞争力,支撑制造业强国和货物贸易强国建设,实现货物贸易强国和服务贸易强国共同支撑贸易强国建设的总体格局。一、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是贸易强国建设的两大支柱现代意义上的对外贸易不仅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论文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界定了贸易强国标准的两个层面,并对中国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在与世界主要贸易强国的指标比较中,分析中国与世界主要强国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如何实现对外贸易的战略升级,即如何从目前的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二震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中国为什么在加入WTO后的短短十多年间就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应当如何正确判断我国的外贸(出口)竞争力?应当采取何种战略才能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张幼文老师主持编写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果《要素收益与贸易强国道路》一书新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结合理论与实践全面而深刻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张幼文老师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理论命题,十分诚恳地欢迎学术界的批评和争鸣。2016年6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邝国良  肖磊  
介绍当今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类型和中国与东盟“1+10”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合作概况,从贸易优势的角度将东盟国家进行了分类研究,提出使中国在“1+10”自由贸易区内的经济合作地位达到与美国、日本在东盟经济中的地位的同等水平,对东盟经济能够发挥出与美国和日本同等重要作用的总体战略目标以及四个具体目标,分析实现目标的制约因素,并根据具体目标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贸易合作战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明  
本文通过对浙江服务贸易发展的规模、增长速度、贸易差额以及贸易度依存度等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目前浙江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再从国际市场占有率、TC、RCA、CA等指数等方面,与上海的服务贸易进行比较测度分析,发现两地在服务贸易发展上的不同,进而找出浙江服务贸易发展的缺陷并提出相应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魏浩  申广祝  
随着国际贸易分工、国际贸易范围、国际贸易主体、科技进步、外贸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必将成为贸易大国,进而日益成为贸易强国。目前,我国已经是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我国与贸易强国间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我国必须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外贸战略,转变我国的外贸增长方式。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吴洁  曲如晓  
中日两国作为邻国,在经贸和环保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和往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各国摆脱经济困境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日本先进的环保技术以及成熟的发展理念为中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国对节能减碳技术的需求为日本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中日在气候友好商品贸易的促进和低碳技术领域的合作有利于促进中日两国经贸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建设,中日CDM项目的拓展及气候友好城市的推广则有利于低碳社会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