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2)
2023(5760)
2022(4823)
2021(4437)
2020(3817)
2019(8375)
2018(8404)
2017(16184)
2016(8922)
2015(9872)
2014(9922)
2013(9616)
2012(8912)
2011(8131)
2010(8299)
2009(8058)
2008(7981)
2007(7370)
2006(6683)
2005(6416)
作者
(24999)
(21126)
(20734)
(20068)
(13483)
(10007)
(9468)
(8030)
(8003)
(7776)
(7230)
(7062)
(7026)
(6856)
(6839)
(6490)
(6248)
(6109)
(6092)
(6081)
(5410)
(5155)
(5095)
(4874)
(4838)
(4826)
(4791)
(4585)
(4298)
(4100)
学科
管理(32817)
(30383)
经济(30311)
(27845)
(24721)
企业(24721)
(13614)
(13310)
方法(10908)
(9006)
中国(8962)
数学(8878)
数学方法(8780)
(8343)
业经(8284)
(8222)
银行(8211)
(8002)
财务(7983)
财务管理(7957)
(7745)
体制(7721)
企业财务(7565)
(7369)
金融(7366)
(6199)
制度(6196)
(6150)
(5834)
(5778)
机构
大学(125727)
学院(123680)
(51892)
经济(50680)
管理(47349)
研究(41996)
理学(39731)
理学院(39268)
管理学(38688)
管理学院(38444)
中国(36523)
(29661)
(26729)
科学(23119)
财经(21919)
(21209)
(20902)
中心(20402)
(20163)
(19760)
研究所(18171)
北京(16832)
业大(16723)
经济学(16323)
财经大学(16277)
(16161)
(15530)
(15389)
师范(15371)
农业(15323)
基金
项目(78719)
科学(62858)
研究(59008)
基金(58521)
(50556)
国家(50150)
科学基金(43410)
社会(39080)
社会科(36990)
社会科学(36982)
基金项目(30594)
(30001)
教育(27515)
自然(27092)
自然科(26443)
自然科学(26432)
自然科学基金(25991)
(25138)
资助(23455)
编号(23256)
(21551)
成果(20304)
(18466)
重点(18017)
(16780)
课题(16614)
国家社会(16515)
教育部(16254)
(16013)
(15958)
期刊
(62067)
经济(62067)
研究(42281)
中国(30569)
(25719)
(21005)
金融(21005)
管理(19779)
(19104)
学报(18811)
科学(17238)
大学(15335)
学学(14359)
教育(14121)
财经(11960)
农业(11392)
(10132)
技术(9945)
业经(9245)
经济研究(9210)
问题(7777)
理论(6773)
财会(6392)
(6367)
(6260)
会计(6229)
实践(6019)
(6019)
科技(5932)
现代(5683)
共检索到205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彦坤  
笔者是位从事过人行、工行管理工作的退休人员,退休后仍念念不忘银行的业务发展,因此,就对银行贷款形成风险呆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据调查,基层银行不良贷款的比率居高不下,大大超过了规定的控制线,对银行的业务开展带来很大影响。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敏  
不良贷款是关系银行体系稳定性与否的关键问题 ,中国加入WTO后 ,面对国外同业的压力 ,压缩不良贷款比例、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有效防范和减少风险 ,我们必须得把问题认识得清楚一些 ,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国邦  
我国金融风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危害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从整体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危害不良贷款,一般指到期不能收回本息的贷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晓雨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世界性难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平稳趋势,但规模持续增加,风险不断积累。不良贷款是由经济波动、行政干预、不合理信贷规模和结构三方面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带来的后果是,提升了银行信贷风险、影响银行流动性、降低了银行经营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基于此,应提升金融服务企业水平,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银行业市场化程度;控制信贷规模、改善信贷结构,提升银行经营效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平  张永贵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天新  
近年来,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一直高于规定水平,这不仅影响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经济的支持能力,还会诱发社会道德风险,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又会增加财政风险,引发通货膨胀;而且一旦发生严重金融风险,还将有可能会引发地区性的金融危机。为了给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大力降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就变得非常重要。为此,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界定、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形成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化解和防范不良资产的多种方式,从而更好地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旭丹  
最近,我们对浙江省内农信社以县(市)为单位开展了四级和五级分类下不良贷款整体情况调查,同时,选取10家行(社)开展了四级和五级分类下不良贷款统计差异原因的现场调研。本文依据四级和五级不同的不良贷款分类标准,结合调研情况作一些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健旋  
截至2013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92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0%,从账面数据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资产比重不算高,甚至从全球范围来看,完全在可控范围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GDP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运行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阶段,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可能会出现持续攀升现象。因此,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成因识别和有效防控,对于商业银行和相关政府部门来说相当重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义根  胡志九  
竭力保证银行贷款有效偿还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健的内在要求。2003-2015年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以2011年为分界点,在此之前保持连续多年的下降轨迹,随后进入上升通道且短期之内难言见顶。受贷款基数扩大影响,不良贷款率微小上升带来不良贷款绝对量大幅增加,商业银行潜在信用风险不容忽视。为了有效遏制不良贷款的惯性上升,需要趁早防范不良贷款的潜在增量风险,多手段灵活处置存量不良贷款,改善不良贷款处置的外部环境,减少不良贷款处置的道德风险。文章进一步剖析债转股化解不良贷款的利弊,认为现阶段需要谨慎推行债转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闻超群  章仁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丽丽  焦童冉  邢俊霞  
论文通过对S市小贷公司不良贷款状况的调查分析,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方面剖析新常态下小贷公司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