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1)
2023(5773)
2022(4645)
2021(4593)
2020(3537)
2019(8029)
2018(7876)
2017(12651)
2016(8255)
2015(9383)
2014(8877)
2013(7734)
2012(7000)
2011(6540)
2010(6741)
2009(5832)
2008(5703)
2007(5334)
2006(4745)
2005(4220)
作者
(18999)
(15848)
(15703)
(14871)
(9941)
(7543)
(7048)
(6196)
(5995)
(5651)
(5312)
(5271)
(5111)
(5019)
(4951)
(4845)
(4804)
(4711)
(4620)
(4561)
(4140)
(3887)
(3824)
(3712)
(3549)
(3542)
(3510)
(3483)
(3303)
(3103)
学科
管理(21047)
(21038)
(20051)
经济(20045)
教育(19861)
(17600)
企业(17600)
中国(13493)
技术(12828)
理论(8862)
技术管理(8694)
方法(8054)
教学(7201)
(6608)
数学(6564)
数学方法(6458)
(6189)
业经(5851)
(5248)
发展(4597)
(4473)
(4454)
研究(4280)
农业(4264)
地方(4158)
(4000)
(3915)
贸易(3908)
(3806)
学法(3777)
机构
大学(100254)
学院(98462)
研究(37057)
(34107)
经济(33223)
管理(32430)
教育(28822)
理学(27943)
理学院(27534)
管理学(26977)
管理学院(26752)
(24025)
师范(23940)
(22890)
科学(20950)
中国(20837)
师范大学(19724)
(17865)
(16985)
技术(16678)
职业(16571)
研究所(16276)
中心(15262)
北京(15136)
(14432)
(13516)
(13069)
(13057)
业大(12352)
职业技术(11373)
基金
项目(63702)
研究(56111)
科学(53101)
基金(41941)
(35729)
国家(35222)
教育(35001)
社会(33541)
社会科(31584)
社会科学(31580)
科学基金(30107)
(28103)
编号(25269)
(25225)
成果(22067)
课题(21835)
基金项目(21115)
(18139)
(17057)
规划(16798)
自然(16772)
自然科(16445)
自然科学(16442)
重点(16202)
自然科学基金(16150)
(15912)
创新(15781)
(15779)
资助(15759)
项目编号(14782)
期刊
教育(51249)
研究(39650)
(35476)
经济(35476)
中国(33115)
技术(16110)
职业(14442)
管理(13664)
科学(11549)
学报(11538)
(11321)
(10611)
大学(10380)
技术教育(9760)
职业技术(9760)
职业技术教育(9760)
农业(8172)
(7999)
论坛(7999)
学学(7895)
高等(6035)
业经(5839)
经济研究(5793)
科技(5777)
(5652)
(5650)
成人(5628)
成人教育(5628)
(5600)
金融(5600)
共检索到159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同训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针对新质生产力时代产业向“新”、岗位向“融”、技术技能人才向“软”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应为:保障人力资本增值、赋能新质劳动者,开展技术技能创新、赋能新质科学技术;职业教育的能为:通过转变培养理念、更新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重构培养体系、健全教学治理体系,构建一个新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范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新波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对其作出深刻阐述和战略部署。新质生产力由此成为经济发展领域的热词,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更是成为备受各界关注的焦点。各行各业都在学习和思考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与各自领域的关系及其对本领域提出的任务要求。教育领域尤其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关键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热词,引发广泛关注。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做出全面部署。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大时代场景中,面对教育强国建设重要历史使命,关于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期,我们聚焦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关系研究。
关键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莉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主阵地,更是实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性力量[1]。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求他们具备处理复杂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旨在运用职业教育教学新技术、新手段、新措施对会计职业教育改革进行研究。首先,从职业教育视角阐述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及其对会计职业教育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其次,对现阶段会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再次,对新质生产力下会计职业教育模式革新的要求、原则与实施路径进行阐述;最后,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等会计职业教育革新的具体措施,从而培养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会计人才,推动会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士明  
<正>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历史性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不仅揭示了当前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要义,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是培养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战场,必须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努力推进适应“新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推动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和谐共生,培养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多宁   李同同   谭绍华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发展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职业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从价值之维看,要洞悉发展需求,调优人才培养规格,具体包括提振学生职业愿景,强化使命担当;厚植学生职业素养,强化工匠精神;更新学生职业知识,强化数字思维;磨砺学生职业能力,强化绿色技能。从理论之维看,要迭代要素配置,增强关键能力,具体包括专业建设的迭代升级,要在产业需求对接上下功夫;课程建设的迭代升级,要在岗位能力要求甄别上下功夫;学场建设的迭代升级,要在虚拟现实学习空间融合上下功夫;师资建设的迭代升级,要在促进人机协同上下功夫。从实践之维看,要聚焦瓶颈问题,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学徒制培养、推动专业和课程质量认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安民  
利用2010-2022年中国274个城市的数据,分析职业教育发展对城市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职业教育显著提升了城市新质生产力,这一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职业教育通过促进技术成果市场化和产业数字化,提升了城市新质生产力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职业教育发展对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呈现多维异质性,职业教育对中西部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大的城市和新质生产力分位数较高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据此,应紧扣社会需求,大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畅通转化渠道,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加快技术成果市场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机制作用;遵循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职业教育发展政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慷慨  
新质生产力正在改变全球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经历了从被动反应到双向赋能的过程,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表征为提供高技能人才,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新发展阶段,类型地位的确立使职业教育发展更有底气但是特色不够鲜明、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未能很好体现动态性特征、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智能化的双重挤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场景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要坚持技能发展与“人”性的统一,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又突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既锐意创新,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又要内外兼修,持续优化环境支持系统,遵循多元共治的理念,通过外部条件优化助推职业教育内部整体质变,以数字化转型发展为牵引,以和谐的生产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澎   雷宏振   许世杰  
在党和国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转折点上,职业教育应立足时代使命,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等视域澄明“要素优化”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关键支点的价值旨归,厘清其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挑战困阻——育人和服务适应性不足导致的“供需失配”问题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堵点。锚定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纾解进路:以内部各要素系统性改革创新驱动整体适应性提升,进而有效服务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等全领域创新,使创新驱动成为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基点。最终以职业教育、产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良性循环和融通聚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宁   张越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以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以先进生产力质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必然。作为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职业教育创新链的重要联结枢纽,职业教育需要深刻领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意蕴,把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机遇,从构建“大职教”体系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优化产学研用生态系统以改善培育和发展环境,打造类型教育优势以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三重维度,搭建行动框架并落地实施,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天山   陆宇正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核心数字技术的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持续爆发时期,加快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把握新机遇的重大战略选择。
关键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飞   郭广帅  
职业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对新质生产力驱动的逻辑意蕴在于促进国家对技能的重视、推动产业升级、全面提供技能资源,从而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通过技术再提质锻造新质生产力,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变量。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职业教育驱动新质生产力亟需推动职教理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及国际对接的优化。针对这一时代背景,相应对策是:贯彻系统理念,树立科技、经济、人才协调发展的“大职教观”;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职教品牌建设,振兴实体经济;坚持对外开放,加快迈向世界职业技术强国;实施一体创新,通过“产学研用”模式培养高质量工匠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柏略   刘衍峰  
职业教育是技术创新、传递与推广、应用的社会活动,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双向互构的内在逻辑,体现为技术创新与人才需求的循环驱动、产业与教育的互动合作、知识与技能的双向补充等。当前,职业教育在赋能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境,包括教育内容更新滞后、产教融合浅层化、教育模式与方法更新不足以及教师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为此,职业教育必须通过加速产教融合、加快更新教育内容、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以高质量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生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凤英  
新质生产力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提供智力保障,两者处于高度耦合的关系之中。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不仅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推进,而且有助于推动创新链与人才链、产业链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共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上两者的耦合,既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也是面向新技术革命与发展的多重逻辑作用下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两者的耦合发展通过结构上的体系建设共塑、过程上的人才培养互动以及动力上的科技供给共生等机制来实现。为促进两者的高度耦合,需基于国家战略发展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变革;同时需优化新质人才供给体系,加强新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精准培育;此外还需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适应的新技术生态环境,打造职业教育技术创新的实践场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俊生   邓旭升  
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是以“新”提“质”、以“质”催“新”的高效能职业教育生产力质态,是以培养创新性高技能人才为核心的生产力、实现高效能产教深度融合为特征的生产力、采用先进性教学培养模式为手段的生产力、培育高质量发展型社会人才为目标的生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是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推动技术创新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教育服务社会的关键能力,更是弘扬民族工匠精神的紧迫任务。实施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制度革新,构筑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基石;加强资源整合,赋能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实现技术跃升,驱动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推动文化创新,孕育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的精神内核;实现目标引领,指向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导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