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5)
- 2023(16958)
- 2022(14180)
- 2021(13233)
- 2020(10991)
- 2019(24781)
- 2018(24195)
- 2017(44913)
- 2016(24179)
- 2015(27485)
- 2014(26912)
- 2013(26356)
- 2012(24390)
- 2011(22483)
- 2010(22150)
- 2009(20611)
- 2008(19856)
- 2007(17568)
- 2006(15496)
- 2005(13786)
- 学科
- 济(117621)
- 经济(117505)
- 管理(71839)
- 业(64745)
- 企(53666)
- 企业(53666)
- 方法(47604)
- 数学(41236)
- 数学方法(40707)
- 中国(31229)
- 农(26663)
- 学(25733)
- 地方(25280)
- 财(23736)
- 业经(23718)
- 技术(19747)
- 制(19653)
- 贸(19640)
- 贸易(19624)
- 易(19063)
- 理论(18242)
- 农业(17726)
- 环境(16934)
- 融(16872)
- 金融(16863)
- 和(16838)
- 银(16629)
- 银行(16589)
- 行(16032)
- 地方经济(15693)
- 机构
- 大学(355098)
- 学院(351643)
- 济(155707)
- 经济(152903)
- 管理(134332)
- 研究(124893)
- 理学(115310)
- 理学院(113999)
- 管理学(112069)
- 管理学院(111390)
- 中国(94430)
- 京(74989)
- 科学(74155)
- 财(68155)
- 所(62226)
- 研究所(56652)
- 中心(55976)
- 财经(54700)
- 农(54297)
- 江(51796)
- 经(49901)
- 经济学(49482)
- 业大(48868)
- 范(47550)
- 师范(47084)
- 北京(47015)
- 院(45077)
- 经济学院(44289)
- 农业(42479)
- 州(40718)
- 基金
- 项目(236969)
- 科学(189159)
- 基金(174857)
- 研究(174102)
- 家(153247)
- 国家(152059)
- 科学基金(130748)
- 社会(114437)
- 社会科(108716)
- 社会科学(108693)
- 基金项目(90861)
- 省(90545)
- 自然(82140)
- 自然科(80316)
- 自然科学(80291)
- 教育(79980)
- 自然科学基金(78878)
- 划(77010)
- 资助(71208)
- 编号(68038)
- 成果(55569)
- 重点(53768)
- 部(53395)
- 发(51919)
- 创(50869)
- 国家社会(49418)
- 创新(47882)
- 课题(47650)
- 教育部(46199)
- 科研(45014)
- 期刊
- 济(171383)
- 经济(171383)
- 研究(108294)
- 中国(70355)
- 学报(55073)
- 财(52373)
- 管理(52330)
- 科学(51609)
- 农(48469)
- 大学(42364)
- 学学(39672)
- 教育(39431)
- 农业(33348)
- 技术(33165)
- 融(29726)
- 金融(29726)
- 财经(28984)
- 经济研究(28914)
- 经(25247)
- 业经(24793)
- 问题(22479)
- 技术经济(19561)
- 统计(19197)
- 贸(19121)
- 业(18838)
- 世界(17845)
- 图书(17693)
- 策(17413)
- 国际(16889)
- 科技(16490)
共检索到531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浩进 纪玉山 申浩然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新的学理范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新质生产力理论延伸、拓展了生产力理论体系,是一场“范式革命”,对于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新质生产力代表生产力演化中能级跃升,是新质态的生产力。对新质生产力特质、机理、方法论进行系统化、学理化阐释,能够避免“泛泛而论”“虚置虚化”的研究趋向,为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创新范式。新质生产力的特质在于进化性、集成性、风险性等,运行机理在于微观维度上的新质企业、中观维度上的新质产业、宏观维度上的新质经济体系等。在此基础上,研究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新质”方法论,确立“人是创新之本”,把握好量变—质变—裂变、可能性—现实性—颠覆性、偶然性—突变性—必然性等方法论,以实现精准“导航”、深化拓展理论研究。因地制宜地践行新质生产力,就要在其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立足创新活动的实践,在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演化中持续发挥效能,推动整体上的创新驱动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熊金武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第二个结合”的应有之义,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以民生为特质的经济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稳固的伦理基础。民生思想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硬核”,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的“民生奇迹”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实践基础,建构以民生为特质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具有文化根基和实践逻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绍东 戴一帆
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实践提出了构建中国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迫切需要。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看来,中国政治经济学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一理论硬核以及周边的诸多保护带共同构成的。中国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就是在坚守“社会主义生产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这一理论硬核的基础上,在正面启发法和反面启发法的引导下,调整、变化甚至替换理论硬核“形式”和周边保护带的过程。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特征在于对新事实的准确预判,因此必须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始终以机敏和开放的姿态面对隐匿于经济新现象中的新趋势。应以高度理论自信整合、消化现实“反常”,并以自我革命的决心对理论内容作出契合实际的调整和革新,由此构建起中国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 司婧雯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曾一度对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和中国经济实践发展有着较大影响。国家富强既需要吸收经典经济理论的有益成分,也需要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之上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困境,破解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一要“化中国”,立足于中国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实现“实践—经验—理论”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二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突破和重构既有经济学理论的范畴和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化发展。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道武
传统经济学从企业微观层面和国家宏观层面考察经济增长问题,构建了解释经济社会现象的微观基础和宏观框架。微观经济学以研究资源配置为目标,假定资源利用不成问题。但缺陷是:将资源稀缺视为资源配置中的唯一假设和前提条件,将产业经济视为市场领域中唯一的经济形态,将企业行为视作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唯一方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国瑞
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具有强烈的本土性、政治性与发展性特征,在高等教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发展经历了创建、重构和升华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也存在明显不足。以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创新,应正确处理三个重大关系,进一步深化党的百年教育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研究,加强重大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的协同攻关,优化宏观理论研究的体制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正>5月25日,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学概论》出版座谈会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举行。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洪银兴,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格致出版社社长范蔚文,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孙乐强共同为新书揭幕。刘伟等专家学者作研讨会主题发言。会议由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从来主持。洪银兴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经济学概论》出版的有关情况。他表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问题导向,现实中的问题很多,作为导向的问题只能是“国之大者”。中国经济学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他指出,经济学从产生起就是研究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中国经济学以中国经济为对象,讲中国故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喜平 马晨钤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努力的方向。如何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深入探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应该重点从概念体系、研究方法、理论内容和架构范式四个方面入手,着力打造标识性概念,推进经济学研究方法融合创新,吸纳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精髓,构建系统化的自主政治经济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政治经济学 标识性概念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龚明远 吴尚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更好地促进经济学教学研究,肩负起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于2023年12月16日至17日举办第六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暨“首届孙尚清发展知识研究与交流奖颁奖典礼”。来自全国200余所院校的52位校长和262位院长围绕“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主题,探讨如何守正创新地推进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学术支持。论坛由开幕式、首届孙尚清发展知识研究与交流奖颁奖典礼、主旨演讲、圆桌论坛、中国百所经院人才招聘会、平行分论坛和闭幕式等环节组成。我们将其中部分精彩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效应分析”课题组
本文对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分析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推动,其中消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投资。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暂时还难以退出,需要做的工作是转换模式,扩大内涵,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文锋
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研究滞后,亟需发展。其主要问题是:片面倚重抽象法与轻视抽象法的倾向并存;轻视实证法与简单运用实证法的倾向并存;轻视数学方法与滥用数学方法的倾向并存。这些问题与研究目的上的功利主义(进而表现为功利主义与价值偏执并存)、思维方式上的简单化倾向(进而表现为简单否定与照搬照抄并存)、价值观念上的官本位思想(主要表现为轻视理性思维和轻视科学方法的观念)密切相关,且有着“言行不一”、“东方民族思维方式”、“封建等级专制政治体制”等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金碚
“新质生产力”思维概念,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的理论范式,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范式,运用于对新时代新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在新质生产力的经济学理论范式中,对于“人”的概化具有特别重要的认识论和逻辑自洽性意义。“人”的概化,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含人与人的关系,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新质生产力经济学思维所概化的“人”,从“经济人”“组织人”演化产生了“智能机器人”。当新质生产力研究接受数字化人工智能的经济学思维时,主流经济学将发生颠覆性的范式变革。对生产力的“质态”关切,超越对生产力的“量态”关切,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经济学属性。经济学的范式变革,须将长期性、未来性、存量性、多元性等因素也纳入观察研究体系,这是域观经济学与新质生产力相契合的逻辑基础,可以引导现代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体系,更科学地研究新时代、新世界所产生的新现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连志英
[目的/意义]通过对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及其建构的理论研究,深化学界对此知识体系的认识,并推动其建构。[方法/过程]阐释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和构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解析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当代意义,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探究。[结果/结论 ]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基于特定的逻辑基础和方法论,围绕本学科的元问题,扎根本土实践开展研究所形成的知识系列,它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3个层面的知识。建构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档案学人的学科自觉及理论建构在新时代的延续和深化,也是中国档案学人打破西方档案学中心主义、建构档案天下大同的学科使命。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做到本土化和国际化。
关键词:
档案学 自主知识体系 本土化 国际化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小亮 王子成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数字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为了全面解析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和丰富内涵,进而推动其发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理论分析与数理推导的方法,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探讨了社会生产力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趋势,深入解读了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及内涵、外延,重点分析其形成逻辑和作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由前沿数字技术创新驱动的,更具包容性、更体现新内涵的先进生产力。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外延涉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两个核心方面。数字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者的联合作用推动了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其作用特征表现为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文章进一步阐释了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构成,即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为核心的动力机制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相互渗透,进而提出了数字新质生产力的计算公式,用于评估其影响力。研究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既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也是其创新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具象表现之一,对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深入研究,为理解并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志高 尹贻梅
本文在回顾了演化经济学思想史的基础上,探讨了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并认为行为主义企业理论是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起点;产业演化研究是演化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的传统研究领域;演化经济学可以为创新系统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演化主义和制度是两个相互交织并且互补的概念体系;演化经济地理学可为演化思想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而共同演化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