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2)
- 2023(10583)
- 2022(8781)
- 2021(8004)
- 2020(6409)
- 2019(13965)
- 2018(13635)
- 2017(25813)
- 2016(13905)
- 2015(16095)
- 2014(15572)
- 2013(15084)
- 2012(13093)
- 2011(11627)
- 2010(11677)
- 2009(11047)
- 2008(11041)
- 2007(10252)
- 2006(9186)
- 2005(8144)
- 学科
- 管理(53396)
- 济(53392)
- 经济(53230)
- 业(47408)
- 企(42846)
- 企业(42846)
- 方法(20247)
- 中国(18162)
- 财(17622)
- 业经(17620)
- 农(16597)
- 制(16069)
- 数学(15188)
- 数学方法(15029)
- 技术(14152)
- 理论(11134)
- 体(11014)
- 和(10912)
- 务(10905)
- 财务(10855)
- 财务管理(10831)
- 环境(10739)
- 地方(10520)
- 技术管理(10346)
- 农业(10085)
- 银(9934)
- 银行(9916)
- 企业财务(9875)
- 划(9589)
- 行(9456)
- 机构
- 学院(196121)
- 大学(191774)
- 济(82208)
- 经济(80547)
- 管理(76583)
- 理学(65472)
- 理学院(64814)
- 管理学(63916)
- 管理学院(63534)
- 研究(63326)
- 中国(48628)
- 财(41142)
- 京(39661)
- 科学(35842)
- 财经(31467)
- 江(30773)
- 所(30363)
- 中心(28874)
- 经(28360)
- 农(28015)
- 研究所(26971)
- 业大(25834)
- 经济学(25340)
- 北京(24675)
- 范(24111)
- 师范(23919)
- 州(23849)
- 院(23235)
- 财经大学(23177)
- 经济学院(22578)
- 基金
- 项目(129424)
- 科学(103836)
- 研究(99502)
- 基金(93588)
- 家(79977)
- 国家(79247)
- 科学基金(69482)
- 社会(66991)
- 社会科(62571)
- 社会科学(62552)
- 省(52552)
- 基金项目(49033)
- 教育(45657)
- 划(42703)
- 自然(41890)
- 自然科(40929)
- 自然科学(40922)
- 自然科学基金(40189)
- 编号(39456)
- 资助(36144)
- 成果(32168)
- 制(31029)
- 创(30331)
- 重点(29193)
- 部(28674)
- 发(28544)
- 课题(28538)
- 创新(28488)
- 国家社会(27479)
- 教育部(25299)
共检索到300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段怡杰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的新动能,能够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剖析新质生产力内涵和特征,探究新质生产力驱动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的机制与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强调技术创新、绿色可持续和智能化,符合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可解构为企业层面的数字化重构力、产业层面的协同进化力、社会层面的创新策源力。在新质生产力驱动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的过程中,数字化重构力是核心、协同进化力是基础、创新策源力是动能。其中,数字化重构力通过智能升级企业层面的物流活动,重塑企业生产运营模式,赋予企业新型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引领企业物流从业务价值创造向多维度价值创造转变,有效降低企业层面的物流成本。协同进化力通过优化产业层面的物流链路,形成产业间技术渗透融合新特征、产业内分工协作新格局、平台化产业新生态,加快产业数智化进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产业绿色转型,有效降低产业层面的物流成本。创新策源力通过社会层面的物流结构优化、物流体系升级,打造高质量物流生态系统、创新物流商业模式、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推动社会物流全面降本。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应大力发展数字化重构力,鼓励企业加快数字物流建设。大力发展协同进化力,以物流业为核心推动现代产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创新策源力,加快培育社会物流新优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黎明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形势向好,总体保持增长态势,政策环境持续改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初具规模,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物流市场主体茁壮成长,创新驱动打造物流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物流影响提升。2024年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将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一是大盘稳定,市场保持温和增长;二是结构调整,需求贡献持续分化;三是提质增效,物流降成本仍有空间;四是产业融合,全链条系统化整合;五是市场导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六是韧性安全,保供稳链更为迫切;七是设施联通,物流网络高效畅通;八是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提速;九是绿色低碳,物流社会价值提升;十是多方合力,行业共治统筹协调。但面对当前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和资源条件,由于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尚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仍将持续一段时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而生产流通环节降成本的空间已经不大,单纯依靠物流环节降成本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缓解经济压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必须基于产业链供应链视角,结合经济结构、货物结构、产业布局调整,从全要素、全链条、全流程入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在平衡成本支出和服务收益的基础上,系统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从认知层面看,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提升三个认识、明确三大转变:一是降低物流企业成本的空间不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在降低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物流成本,即通过需求牵引降成本;二是降低物流服务价格的空间不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在平衡成本支出和服务收益,通过提质增效降成本;三是降低单一物流环节成本的空间不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在结合产业布局,通过结构调整来降成本。此外,从政策措施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难度也在增大,要改革体制机制,加强多部门协调,从单一部门单一措施降成本向协同联动降成本转变。从实施层面看,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路径主要有八条:一是推动物流全链条降成本;二是打造物流新模式降成本;三是促进物流结构性降成本;四是鼓励物流数智化降成本;五是支持物流网络化降成本;六是坚持物流标准化降成本;七是支撑物流国际化降成本;八是深化物流制度性降成本。
关键词:
现代物流 社会物流成本 产业链 供应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24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强调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基于此,2024年4月24日,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宣传部、杂志社、科研处联合主办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我国流通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物流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物流成本构成、交通运输体系改革、统一高效物流市场构建和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完善等问题,发表观点,为探索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可行路径,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刊编辑部对专家阐述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整理,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正>2024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基于此,2024年4月24日,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宣传部、《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科研处联合主办“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学术研讨会,邀请我国物流流通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物流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物流成本构成、交通运输体系改革、统一高效物流市场构建和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完善等问题发表观点,为探索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可行路径、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德志
社会融资成本的定义及决定因素从逻辑关系上来看,社会融资成本应该对应于社会融资总量的概念,包括信贷、表外信托、债券等。理论上看,社会融资成本的计算是将各类融资工具的利率按照占比社会融资总量的规模进行加权处理。我们一般选择社会融资总量构成中的主体,用其融资成本来近似代替"社会融资成本"的概念。目前,信贷融资占据了社会融资总量的七八成,因而我们可以认为:社会融资成本≈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金融机构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连接生产与消费、内贸与外贸。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较高,这是我国经济结构、物流业水平、供应链水平、市场效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我国服务业占比低,工业占比高,且多数产品附加值较低,不利于物流费用的降低和产品所对应GDP的增加,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的降低;另一方面,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社会库存量大周转慢,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且投入不足,物流服务运作主体仍有缺陷,税费高且不统一,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尚未形成,行业协会合作欠缺,不利于科技赋能和物流业水平、供应链水平、市场效率提升,导致保管和管理费用居高不下,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的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本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运输成本、保管成本、管理成本三个部分。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切忌单纯从物流看物流,要着眼国民经济全局,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物流供应链、推动物流业数智化转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深化市场化改革,着力降低经济结构性物流成本、组织模式性物流成本、运行性物流成本、管理制度性物流成本,四者缺一不可。其中,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物流业进行供应链改造和数智化升级,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必由之路;打造创新力更强、附加值更高、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根本之策;促进物流与供应链制度型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物流统一大市场,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制度性保障。此外,还要加强物流与供应链绩效考核,增强物流成本核算意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丹 徐政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物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全面挑战,新质生产力成为物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质生产力和数字物流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物流双向交互逻辑和路径有助于推动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物流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保障。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物流双向交互的逻辑机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物流具有内在一致性,两者均以数据资源要素为核心纽带、以新模式新业态为表现形式、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趋势;二是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数字物流发展的重要动力,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为物流业提供增量的新方向,绿色低碳提升物流社会价值;三是数字物流发展催生新质生产力,促进技术创新,打造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促进新要素双向流动。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物流双向交互面临四个方面的现实困境:一是数字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复合型人才匮乏;二是行业组织架构运行难度大,物流市场大而不强;三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滞后,绿色发展意识不强;四是数据安全风险高,跨境数字物流发展受限。因此,应夯实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加强数字物流人才培养;加强经济建设,组建数字物流产业联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数字物流经济生态圈;构建开放格局,打造高水平跨境数字物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星 李向前 金陶胜
会计数据要素属于新型生产要素,加速会计数据要素的开发、流通和利用,对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从理解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内涵出发,探讨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的重要地位及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系统阐述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即通过自身发挥作用以及与其他生产要素融合发挥作用两种方式,逐渐渗透至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环节,提升各环节生产效率,进而催生新质劳动资料、创造新质劳动对象、培育新质劳动力,从而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然后,根据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从企业、行业和国家层面探索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最后,从推动高质量的会计数据要素供给、打破会计数据要素流通体制机制障碍以及加强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此打通会计数据要素在质量、合规、流通及应用等层面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敬勇 邹韫 薛丽达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兴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主要引领与支撑,通过科学突破、技术变革驱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实践结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尚面临技术供给相对不足、人才匮乏、主体合作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等多方面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国家审计的威慑监督机制、协作治理机制、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创新发展机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根据新质生产力的“新质”特征,强调国家审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最后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发挥监督合力、大力发展数字技术以及强化审计队伍建设四个角度提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家审计 作用机制 实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飞 郭广帅
职业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对新质生产力驱动的逻辑意蕴在于促进国家对技能的重视、推动产业升级、全面提供技能资源,从而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通过技术再提质锻造新质生产力,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变量。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职业教育驱动新质生产力亟需推动职教理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及国际对接的优化。针对这一时代背景,相应对策是:贯彻系统理念,树立科技、经济、人才协调发展的“大职教观”;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职教品牌建设,振兴实体经济;坚持对外开放,加快迈向世界职业技术强国;实施一体创新,通过“产学研用”模式培养高质量工匠人才。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逻辑意蕴 实践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五佳
物流业降本增效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重要任务,但是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仍然偏高。在分析铁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铁路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中优势明显但其作用发挥尚不充分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改善建议。
关键词:
铁路货运 社会物流成本 作用机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方健
针对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一直维持在18%高位的现状,从降低社会物流总量与提高物流运营效率两个大的方面,提出了一些降低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的举措。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树斌 侯博文 李彦昭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高度概括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新特征、新趋势。然而,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解析、系统构成、动力机制等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指导框架。从系统论视角,依据“理论阐释—要素机制—创新逻辑—路径突破—政策启示”的分析逻辑对新质生产力系统进行解析。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从系统论要素视角,解析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的构成特征;从系统论结构视角,探明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的动态机制;从系统论功能视角,阐述新质生产力系统创新体系的四个维度及其功能目标。此外,在系统环境效应下,基于“输入—系统—输出”执行逻辑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二四八”模式;进而立足系统控制目标,提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丽锦 胡晓明 王文华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质态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自身携带的创新属性和质优特征与制造业价值转型在新发展理念思想引领、价值创造模式跃迁目标、科技创新动力驱动和因地制宜发展节奏上保持了天然的价值契合性。新质生产力基于技术与要素的融合,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组织结构动态调整、生产服务体系智能化转变和产品生态市场化提升四个方面形成了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价值转型的作用机制。因此,基于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价值转型的紧密联系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语境,文章提出了聚焦产业高端、激发创新活力、保障发展基础、活跃人力资本四项赋能制造业价值转型策略路径。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 价值转型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新宁 蔡薛文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着力点。在理论层面,新质生产力在驱动高质量发展中始终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并形成了集中统一领导机制、发展动力塑造机制、经济社会整合机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机制、社会价值凝聚机制、人类文明重塑机制等独特的动力机制,践行着以科技现代化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这六个方面机制的形成,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升华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经验、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关照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诉求,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在实践层面,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方向;要坚持以人民至上的现代化导向的价值立场;要发挥统筹教育、科技、人才等要素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优势;要形成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深化科技领域改革开放的体制保障,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