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0)
- 2023(15869)
- 2022(13700)
- 2021(13051)
- 2020(10793)
- 2019(24396)
- 2018(24148)
- 2017(45236)
- 2016(25021)
- 2015(28093)
- 2014(27750)
- 2013(26955)
- 2012(24392)
- 2011(21792)
- 2010(21936)
- 2009(19940)
- 2008(19258)
- 2007(16536)
- 2006(14283)
- 2005(12284)
- 学科
- 济(92589)
- 经济(92500)
- 管理(77123)
- 业(71961)
- 企(61266)
- 企业(61266)
- 方法(40707)
- 数学(34620)
- 数学方法(34211)
- 财(33048)
- 中国(27032)
- 农(25605)
- 地方(22878)
- 业经(22057)
- 技术(20717)
- 学(19703)
- 理论(19211)
- 制(18134)
- 务(17623)
- 财务(17558)
- 财务管理(17507)
- 农业(17024)
- 企业财务(16593)
- 贸(15850)
- 贸易(15836)
- 易(15319)
- 和(15262)
- 教育(14923)
- 环境(14739)
- 银(14029)
- 机构
- 学院(335952)
- 大学(332928)
- 管理(133347)
- 济(128402)
- 经济(125499)
- 理学(115716)
- 理学院(114421)
- 管理学(112442)
- 管理学院(111834)
- 研究(109637)
- 中国(80850)
- 京(70587)
- 科学(69442)
- 财(64164)
- 所(54675)
- 农(51846)
- 江(50180)
- 研究所(49626)
- 中心(49398)
- 业大(49245)
- 财经(48262)
- 范(46241)
- 师范(45859)
- 北京(44292)
- 经(43815)
- 州(40430)
- 院(40428)
- 农业(40305)
- 技术(38657)
- 经济学(37612)
- 基金
- 项目(232790)
- 科学(183334)
- 研究(174487)
- 基金(165717)
- 家(143788)
- 国家(142549)
- 科学基金(123233)
- 社会(107718)
- 社会科(102001)
- 社会科学(101977)
- 省(94153)
- 基金项目(88500)
- 教育(81872)
- 自然(79568)
- 划(78159)
- 自然科(77737)
- 自然科学(77721)
- 自然科学基金(76285)
- 编号(72928)
- 资助(67096)
- 成果(58624)
- 重点(52461)
- 创(52183)
- 课题(50859)
- 部(50390)
- 发(50321)
- 创新(47991)
- 项目编号(44791)
- 科研(43791)
- 国家社会(43518)
- 期刊
- 济(140504)
- 经济(140504)
- 研究(100435)
- 中国(70925)
- 财(52083)
- 学报(51411)
- 管理(49622)
- 教育(49584)
- 科学(47179)
- 农(46779)
- 大学(39021)
- 学学(36210)
- 农业(33023)
- 技术(32516)
- 融(25391)
- 金融(25391)
- 业经(24217)
- 财经(22845)
- 经济研究(22729)
- 经(19566)
- 图书(18776)
- 业(18008)
- 科技(17924)
- 问题(17334)
- 技术经济(16568)
- 理论(15401)
- 版(15234)
- 现代(14711)
- 职业(14705)
- 商业(14661)
共检索到495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献莹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传统的财会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质生产力,作为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引领着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在这一背景下,财会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和国际视野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财会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财会专业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齐彦磊 周洪宇
拔尖创新人才是连接教育和新质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教育强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需求侧”的人才需求引导、“供给侧”的人才资源供给和“主体侧”的人才创新支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顶层设计,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保障;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供给;激发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活力,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支撑;扩大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交流,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竞争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红丽 武永乐
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基础,主要包括创新学生与老师的素质以及创新校园文化。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存在专业才能缺乏、急功近利、创新力有待提高的现状。针对此现状,文章提出了要做到时代精神与传统精华文化相结合、创新管理体制、制定相关制度等措施,通过构建校园文化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校园文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晓阁 张军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财会领域逐渐应用,财务管理模式甚至是财务管理理念的革命性变化。简单、重复性的交易业务处理将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传统的高职财会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于基础核算,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文章从课程设置、师资培养、资源建设三个方面创新"高职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懂业务+懂技术+懂会计"的复合型智能财务人才。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财务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善超 熊乐天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原始创新,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原始创新的关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是仅仅依靠高等教育阶段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贯穿整个小学、中学、大学的连续培养过程。中小学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是指在保障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校根据拔尖创新人才早期成长规律,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的系统性建构。然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在融入课程建设时面临环境不良、制度困顿、技术锁定等困境。通过弘扬育人文化、营造课程建设的良好环境,完善制度供给、夯实课程建设的基础,加强技术研发与提升教师胜任力,强化课程建设的技术之柱,或可破解上述困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殷娟娟 杜侦
本文以后现代课程观4R理论的"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严密性(rigor)"的观点为理论基础,论述了这一理论对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意义。并运用这个理论,以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为研究对象,揭示了通过创新大赛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后现代课程观 4R理论 创新人才 竞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晓艳 杨若凡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水平和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队伍是当前技术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首要命题。文章通过对技术创新理论语境下的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探讨,分析该理论对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在定位、思路及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重要启示作用,期望为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卢晶琦 邓春健 师向群 孟庆元 胡云峰 陈李胜
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新工科人才的支撑。按照"以研促学、知行融合、研赛相长"的构建思路,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集群为目标,积极探索"立地式"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在实践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激励与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整体统筹和规划,经过3年多的建设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
电子信息专业 实践教学 创新创业 新工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耘 刘亢 王颖凌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格局日新月异,对人才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地方高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协同培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选择恰当的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是提高地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地方高职 人才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兰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要求。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药学专业本科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其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创新思维、复合思维和技术思维能力。然而,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仍然面临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局限、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不足、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匮乏、创新文化氛围缺乏等现实困境。文章从药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实际出发,提出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强化路径,以助力药学新质人才的培育。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药学 本科生 创新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题,而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进行学风建设研究意义重大。文章认为,财经类院校要想立足财经特色在高校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弄清学风建设的问题所在,针对问题探索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学风建设有效措施来推进构建财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财经类院校 学风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题,而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进行学风建设研究意义重大。文章认为,财经类院校要想立足财经特色在高校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弄清学风建设的问题所在,针对问题探索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学风建设有效措施来推进构建财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财经类院校 学风建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兰飞 蒋园园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各国教育的重点,而人才培养国际化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财会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目标和原则,构建了财会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并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七个方面探讨了财会人才国际化培养体系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财会专业 国际化 人才培养 体系构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姚正海 杨保华 叶青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与创新教育息息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依托地区优势,开展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要实现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目的,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充分结合区域产业分布的特征、考虑地区差异性和产业优势,发挥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德广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揭示了我国生产力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这对促进和推动我国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果说传统生产力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依靠资金和资源的高投入的话,那么新质生产力就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数字化为特征,旨在追求高效能、高效益、高质量的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容,以实现自立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龙头的生产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