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4)
- 2023(10869)
- 2022(9047)
- 2021(8100)
- 2020(6471)
- 2019(14429)
- 2018(14144)
- 2017(25818)
- 2016(14332)
- 2015(16054)
- 2014(15765)
- 2013(15279)
- 2012(14516)
- 2011(13428)
- 2010(13713)
- 2009(12740)
- 2008(12615)
- 2007(11689)
- 2006(10648)
- 2005(9873)
- 学科
- 济(62295)
- 经济(62234)
- 管理(43477)
- 业(43438)
- 企(34546)
- 企业(34546)
- 中国(21948)
- 地方(20679)
- 农(19800)
- 方法(17376)
- 业经(17214)
- 技术(16416)
- 制(14344)
- 数学(13851)
- 数学方法(13719)
- 银(13421)
- 银行(13387)
- 农业(13382)
- 行(13084)
- 学(12788)
- 融(12527)
- 金融(12520)
- 财(12217)
- 发(11503)
- 地方经济(11290)
- 技术管理(10975)
- 体(10667)
- 贸(10572)
- 贸易(10557)
- 理论(10556)
- 机构
- 学院(204682)
- 大学(199832)
- 济(84695)
- 经济(82817)
- 研究(77507)
- 管理(74630)
- 理学(62071)
- 理学院(61321)
- 管理学(60326)
- 管理学院(59937)
- 中国(59914)
- 科学(47202)
- 京(44719)
- 所(40312)
- 农(40175)
- 财(38424)
- 研究所(36261)
- 江(34754)
- 中心(34663)
- 农业(31175)
- 业大(31052)
- 财经(28796)
- 北京(28658)
- 范(28628)
- 院(28356)
- 师范(28282)
- 州(27860)
- 省(26390)
- 经(25900)
- 经济学(24858)
- 基金
- 项目(130241)
- 科学(102227)
- 研究(98243)
- 基金(90154)
- 家(79349)
- 国家(78575)
- 科学基金(66374)
- 社会(61468)
- 社会科(58262)
- 社会科学(58251)
- 省(54940)
- 基金项目(46708)
- 划(44809)
- 教育(44008)
- 自然(40518)
- 编号(40202)
- 自然科(39602)
- 自然科学(39592)
- 自然科学基金(38852)
- 资助(35798)
- 发(35114)
- 成果(33085)
- 课题(30167)
- 创(30126)
- 重点(29977)
- 发展(28470)
- 创新(28358)
- 展(27980)
- 部(27061)
- 国家社会(25228)
共检索到338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正>自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提“新质生产力”以来,不仅学术界予以高度重视,纷纷做出理论解读,各级政府也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企业界对此尤为关注。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经营主体达1.84亿户,其中企业5826.8万户、个体工商户1.24亿户、农业合作社223万户,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力量。在经受三年新冠疫情严酷考验之后,企业迫切需要重拾信心,改善预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晓东
<正>作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结晶,工业元宇宙正在开启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新篇章。元宇宙是数字化未来的具象化综合体。随着AR、VR、5G、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和沉浸感、参与度、永续性的实现,元宇宙将在数字化世界中重构现实中的社交、生活乃至经济与社会系统。工业元宇宙作为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以其多样性、可持续性和可拓展性特点,成为当今社会持续创造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党的十八大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描绘了美好、光明的前景,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我们《企业经济》编辑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理论自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十八大报告在经济发展方面所提出的部分创新性观点进行解读与探讨,现将研究成果予以刊登,以期进一步推动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与宣传。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叶竹盛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一份文件,在很多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的微信朋友圈中"刷屏"。这份《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冠以"科研经费大解放"这样兴高采烈的标题。人们期待,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和落实,能进一步解放中国的科研生产力,释放科研创新的巨大活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尚希
当前经济形势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最大的忧不是国际风云变幻,而是我国的微观主体活力不足。一个健康的肌体,要靠细胞的活力,国民经济也是如此。我国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市场主体达到1亿多户,这些国民经济细胞的活力决定了我国经济的走势。无论是稳增长、调结构,还是惠民生、防风险,最终的成效都取决于这些经济细胞是否有足够的活力。就业、投资、金融、消费、贸易等宏观指标,就像温度计一样,归根结底反映的是广大生产经营者的活力。
关键词:
预期管理 微观主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童爱玲
发展人才主体生产力是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国内外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目标的根本要求。人才主体生产力由人才(劳动者)素质生产力、人才实践能力生产力和人才创新能力生产力所构成。发展人才主体生产力基础在于教育创新,其中教育观念创新是前提,教育模式创新是关键,教育内容创新是根本,教育方法创新是保证。
关键词:
人才主体生产力 教育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正>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讲到,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3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永穆 乔张媛
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需建立相应指标体系指导其加快发展、统筹推进。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阐释,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实际情况,从理论基础、根本目标、基本原则和本质要求四个方面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逻辑,并以此为基础初步构建反映新发展理念多维要求、体现新质生产力关键特征、符合新质生产力先进本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研究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有益尝试,力求为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测度标准和行动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原磊 张弛
<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刻把握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正值我国内外部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之际——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大国竞争加剧,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一系列新现象新趋势。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李克强指出:——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以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要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政府要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审批事项应减尽减,确需审批的要简化流程和环节,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功夫跑审批。今年,要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使企业
关键词:
李克强 营商环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本刊特约评论员
放开价格管制,让价格由市场形成,建立并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是价格改革的方向,也是价格改革的目标。其实质是要把市场主体从过分集中、僵化的计划价格管理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为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和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创造前提条件,从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而市场主体活力的激发并持续扩展,也要求推进价格机制改革并不断完善。两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40年来,价格改革通过有领导、有序地放、调
关键词:
价格改革 市场主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铁成
<正>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新质生产力,而要搞清楚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生产力。从哲学的角度看,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自然界获得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有三个构成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力是人们制造物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包括资本品、劳动力、土地三个生产要素。研究新质生产力要以哲学的生产力为指导,以经济学的生产力为依托,重在生产要素的形成和积累。不能把新质生产力停留在哲学概念上,也不能把新质生产力混同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山 原磊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生产依托,以高质量发展为内在要求的先进生产力,代表生产力的整体性升级与跃迁,对于抓住数字技术发展和变革的机遇,培育新产业,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乃至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当注重“点线面体”四维发力。一是聚焦重“点”,即以加强科技创新、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新型劳动工具与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为重点;二是全“线”发力,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彼此牵引,互为支撑;三是提质扩“面”,即根据自身条件在提升新质生产力质量的同时拓宽其应用范围与影响区域;四是全“体”协同,即与世界各国一起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全线发力 提质扩面 全体协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丛亮
党的十九大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做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细胞、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关键词:
市场主体 企业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张玉倩 杨璐
<正>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人,薪酬激励机制建设是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与薪酬激励机制存在何种内在联系,现行薪酬激励机制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如何加快培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薪酬激励机制,是摆在各级管理者面前必须努力破解的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