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9)
2023(13746)
2022(11901)
2021(10939)
2020(9244)
2019(20874)
2018(20512)
2017(38738)
2016(21483)
2015(24328)
2014(24002)
2013(23339)
2012(21577)
2011(19503)
2010(19951)
2009(18682)
2008(18514)
2007(17052)
2006(14901)
2005(13275)
作者
(61588)
(51554)
(51506)
(49062)
(32885)
(24674)
(23493)
(19967)
(19217)
(18637)
(17484)
(17114)
(16575)
(16470)
(16162)
(16016)
(15983)
(15288)
(15087)
(14934)
(12984)
(12822)
(12585)
(11860)
(11786)
(11670)
(11524)
(11445)
(10506)
(10423)
学科
(82107)
经济(82042)
管理(64905)
(64622)
(52681)
企业(52681)
方法(36278)
数学(31320)
数学方法(30902)
(26219)
中国(23600)
(21568)
技术(21353)
业经(19290)
(17841)
贸易(17830)
(17363)
农业(17134)
地方(16718)
(16711)
(16379)
理论(16024)
(13967)
银行(13920)
(13893)
(13298)
(12930)
(12787)
技术管理(12786)
财务(12739)
机构
学院(304245)
大学(299234)
(123824)
经济(121053)
管理(115248)
研究(102992)
理学(98351)
理学院(97300)
管理学(95539)
管理学院(94965)
中国(76972)
科学(63117)
(63013)
(56673)
(53554)
(52790)
(48698)
研究所(47745)
中心(47617)
业大(45589)
财经(44071)
农业(42229)
(40860)
师范(40458)
(39830)
北京(39684)
(38374)
经济学(37433)
(37100)
技术(37035)
基金
项目(197800)
科学(154841)
研究(148536)
基金(138928)
(120874)
国家(119808)
科学基金(101927)
社会(91356)
社会科(86565)
社会科学(86542)
(80800)
基金项目(72372)
教育(70827)
(67306)
自然(64698)
自然科(63241)
自然科学(63223)
编号(62695)
自然科学基金(62066)
资助(56979)
成果(51306)
重点(45240)
课题(44626)
(44110)
(43953)
(43557)
创新(41241)
项目编号(37461)
科研(37350)
(37327)
期刊
(138240)
经济(138240)
研究(89455)
中国(65774)
(49183)
学报(46089)
(44321)
教育(43820)
管理(43380)
科学(42605)
大学(34653)
农业(33659)
学学(32326)
技术(31826)
(28179)
金融(28179)
业经(24036)
经济研究(22632)
财经(21492)
(19029)
(18629)
问题(17596)
技术经济(17198)
科技(15897)
(15471)
(14971)
论坛(14971)
图书(14701)
职业(14509)
(14499)
共检索到460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轶锋   高珂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的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将会对人力资源禀赋和劳动力结构带来显著的需求变迁,为技术技能人才能力培养带来新的挑战。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求劳动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对劳动者的学习能力、统筹能力、创新能力、人机协同能力等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为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诉求,职业教育需要在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重构教学内容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等关键环节推进改革,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名梁  
<正>从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到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再到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以及2024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深刻阐述和重要部署。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带来的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随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级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各界广泛热议和研讨的热门话题,上升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关键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志彪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以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会塑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形式、结构与性质,如人-人关系的协调地位降低,人-机关系的协调等重要性上升;所有权关系、企业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和管理结构等都会发生根本性革命。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适应的经济学的假设、逻辑与范式等都会遇到巨大的挑战。为此要全面深化对现实经济体制的改革,及时调整不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资本制度、产业政策、就业与分配政策、市场政策、教育科技人才政策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艳丽  李资成  
绿色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变革。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将引发劳动力市场变化,必须大力培养绿色技能人才。针对绿色技能人才绿色培养目标模糊、绿色专业不完善、绿色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绿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职业教育亟需通过确立绿色技能培养框架、开设绿色专业、完善绿色课程体系、加强绿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协同培养绿色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桂德怀  
数字经济时代,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数据成为主要生产要素,智能制造、柔性生产成为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智能化生产需要更多“高度复合、协同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现代企业需要更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岗位人才数量、结构和素能三大变化,面临着服务智能化生产的专业教师队伍能力水平不适应、匹配智能化生产的课程教材及优质资源不充分、对接智能化生产的综合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等诸多挑战。需要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产业规划引领,完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规划牵引,构建智能制造专产对接新格局;打造“专业特区”,创新智造人才培养模式;探寻技能形成规律,实施新型技能培养重点工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晓燕  袁二凯  马建华  
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任务。伴随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的贯通培养实践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中国特色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贯通培养目前存在多校分段衔接难、长学制培养学习动力保持难、模式多样管理难、本科落实形成特色难等问题,建议通过一体化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开放性设计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性衔接职业教育本科等举措完善贯通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德广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揭示了我国生产力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这对促进和推动我国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果说传统生产力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依靠资金和资源的高投入的话,那么新质生产力就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数字化为特征,旨在追求高效能、高效益、高质量的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容,以实现自立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龙头的生产力。
关键词: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曾绍龙   傅沁怡   纪曼  
新质生产力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力“质”的变革,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级阶段跨越的主导力量。只有高水平科技的创新与自立自强,才能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形成。本文从理论基础、关键特征和形成条件三个维度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动力,而人才储备、创新成果和新质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需要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组织保障,协同推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同向发力,紧抓创新源头,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积极培育未来产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温州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通过分析温州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温州.乃至整个国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杜建立  
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Sun(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及科研计算机应用与网络研讨大会于2003年11月在北京召开。 本次大会的主题集中研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来自教育界和信息产业界的官员、学者和企业家们就软件人才培养、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网络计算现状及趋势、中国教育信息化展望、21世纪的校园信息化、Cernet发展方向和Calis的未来计划等话题广泛地进行交流和探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舒伟  曹健  王华  赵栓文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会计高等教育取得了瞩目成绩,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会计人才。然而,随着"大智移云区"等新兴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以及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职业与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本文对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展开较为详细的梳理与分析,以"新时代高教四十条"为改革总体原则,从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及建议,希望可以为推动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建设高水平会计本科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浩  马开颜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人”的属性出发,基于技能大赛获奖选手视角,对13位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赛项中的获奖选手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技能大赛引领下中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其中,个人因素主要有动机、心理素质、知识与技能储备、思维品质;学校因素主要有宣传引导、指导教师(教练)、竞技平台、常规教学、保障措施;家庭因素主要是家长对选手的关注程度。在中职阶段,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为个人和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影响较小。中职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应重点关注选手动机等个人因素,建立多级竞赛平台,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旦  陈颖芳  
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高职教育因此备受关注和重视。同时,在社会高速发展与信息大爆炸的双重作用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重视度的提升以及受到的广泛关注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教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雷   龚一泓   吴登城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数字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数字金融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普惠金融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三条路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其在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提高实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赋能传统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催生“元宇宙”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照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创新监管、金融生态、“金融元宇宙”落地、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为此,提出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善数字金融生态圈、加强前沿技术协同攻关和应用、加快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等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数字金融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岚  
在全球范围内,服务业成为驱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数字技术是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数字技术为服务业技能人才发展带来数字红利,包括大量的就业机会、数字技能差距缩小、工作方式更加灵活等新机遇,但也使服务业劳动者面临新数字鸿沟,其中,经济收入极化、社会阶层固化、用工模式差异化等是服务业劳动者面临的主要挑战,建议通过顶层设计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多元关系主体共治等途径弥合服务业技能人才数字鸿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