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8)
2023(15729)
2022(13372)
2021(12130)
2020(10325)
2019(23189)
2018(22585)
2017(43815)
2016(23925)
2015(26717)
2014(26002)
2013(25835)
2012(24024)
2011(21627)
2010(21782)
2009(20529)
2008(20581)
2007(18658)
2006(15957)
2005(14149)
作者
(71603)
(60207)
(59853)
(56825)
(38206)
(29123)
(27086)
(23486)
(22474)
(21320)
(20410)
(19939)
(19146)
(18920)
(18909)
(18611)
(18496)
(17740)
(17424)
(17304)
(15021)
(14787)
(14701)
(13622)
(13528)
(13391)
(13322)
(13295)
(12141)
(12077)
学科
(104131)
经济(104022)
(74786)
管理(73696)
(62618)
企业(62618)
方法(50389)
数学(43676)
数学方法(43309)
(27373)
(26915)
中国(25291)
业经(23696)
(22219)
(20311)
贸易(20303)
(19708)
地方(19473)
技术(19461)
(18984)
农业(18136)
(17220)
财务(17194)
财务管理(17153)
(16529)
银行(16465)
企业财务(16366)
理论(16309)
(16191)
金融(16189)
机构
大学(350710)
学院(349790)
(148205)
经济(145465)
管理(135803)
理学(118514)
研究(117695)
理学院(117224)
管理学(115365)
管理学院(114723)
中国(87450)
科学(73694)
(72292)
(66412)
(66239)
(60571)
业大(56261)
研究所(55442)
中心(53873)
财经(53825)
农业(52777)
(51617)
(49074)
经济学(46863)
北京(44768)
(43016)
经济学院(42634)
师范(42459)
(41737)
(40875)
基金
项目(238473)
科学(188169)
基金(175444)
研究(166481)
(155888)
国家(154613)
科学基金(131913)
社会(108574)
社会科(103235)
社会科学(103208)
(93715)
基金项目(92597)
自然(87118)
自然科(85214)
自然科学(85185)
自然科学基金(83778)
(79139)
教育(76264)
资助(71696)
编号(63725)
重点(54156)
(52937)
(52022)
(51569)
成果(50450)
创新(48786)
科研(46412)
国家社会(45733)
计划(45263)
教育部(45136)
期刊
(153503)
经济(153503)
研究(96382)
中国(63558)
学报(61682)
(58863)
科学(54745)
(51999)
管理(49342)
大学(45615)
学学(43536)
农业(39655)
教育(31206)
(31076)
金融(31076)
技术(28614)
财经(27476)
经济研究(26057)
业经(25470)
(23753)
(23003)
问题(20799)
技术经济(18530)
(17863)
科技(17411)
商业(17303)
(17228)
统计(16836)
(16101)
业大(15319)
共检索到500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佳荣   同雪莉  
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样本时间区间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配置能够强化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用于产业链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低创新要素错配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晔  
文章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提升产业链韧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省份更强,同时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抵抗力的赋能效应更显著。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间存在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金城  
推动“补链”“延链”“强链”是产业链韧性提升与产业链安全构建的关键,而这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广泛参与和规模化应用。工业智能化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典型代表,势必会对产业链韧性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从多维度构建并测算工业智能化指数,利用样本数据定量检验工业智能化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能够显著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且这一作用在经过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要素高效配置及知识溢出是工业智能化作用于产业链韧性的主要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工业化阶段、小市场规模、沿海及北方地区工业智能化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工业智能化效果的发挥依赖于外部环境,人力资本积累与市场化改革均会增强工业智能化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学文   马梦雪   谭学想  
数字金融可以赋能千行百业,能够强化产业链韧性,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与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助力数字农业发展与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农村创新创业等,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数字金融协同新质生产力,通过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以及实现数据共享与产业链协同,强化农业产业链韧性。数字金融协同农业产业链韧性,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提升抵御潜在风险的能力,加快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乔晓楠   马飞越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文章尝试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构建一个涵盖理论机理、测度方法与经验证据的分析框架。在理论机理方面,主张从投入产出的视角理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本质即投入产出关系的改变及其导致的生产效率提升,并且新质成分既可作用于生产资料、通过直接改变生产过程影响生产效率,又可作用于劳动者、通过提升劳动技能间接影响生产效率。在测度方法方面,综合计算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在内总的劳动时间投入,进而以全劳动生产率评估生产效率,同时分别从生产投入和劳动力再生产投入中识别新质成分及其动态变化。在经验证据方面,以数字经济为例,利用投入产出数据并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数字设备的投入显著促进了生产效率提升,而数字服务的投入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具有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这说明新质成分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可能具有非线性特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毅   杜凤龙   徐政  
产业结构升级是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而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七大城市群城市的地方政府年度工作报告,通过文本分析法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新质生产力注意力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新质生产力注意力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这种促进作用在特大型及以上城市、中部城市群城市和东部城市群城市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新质生产力注意力通过提高城市人力资本存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促进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为地方政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良俊   杨春清  
产业结构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载体,为了科学评估产业结构升级对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影响效果,选择I县作为样本,通过建立VAR模型和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转型策略。研究发现:I县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促进或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越完善,这种产业产值的增长越明显,新质生产力也能越快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形式。据此提出未来加快培育县域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一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分主体实行优惠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三是鼓励高科技经济,集中资源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四是促进人才发展,集聚新质生产力人才资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良俊   杨春清  
产业结构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载体,为了科学评估产业结构升级对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影响效果,选择I县作为样本,通过建立VAR模型和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转型策略。研究发现:I县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促进或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越完善,这种产业产值的增长越明显,新质生产力也能越快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形式。据此提出未来加快培育县域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一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分主体实行优惠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三是鼓励高科技经济,集中资源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四是促进人才发展,集聚新质生产力人才资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树山   谷城   张佩雯   董旭达  
提升供应链韧性是国民经济稳健循环的基础,亦是保障经济社会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10—2020年我国地级市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智慧物流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慧物流提高了供应链抵抗力和供应链恢复力,即智慧物流可以显著促进供应链韧性提升,而扩大企业市场战略布局、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供应链效率则是重要影响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市场地位低企业、产业链下游、交通条件便利以及智慧物流空间联系强度高地区的企业,智慧物流对供应链韧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拓展了智慧物流效应的研究范畴,为我国政府优化智慧物流政策和提升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孔祥忠  
随着产业日益向“新”向“绿”转型,产业链绿色转型逐渐成为我国提升产业体系绿色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数字新质生产力借助数字技术,能驱动产业结构深度变革,助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赋能产业链绿色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基于2013—2022年我国29个省份(未包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新疆)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从城市类型看,该促进作用在中心城市较强,在外围城市较弱;从数字新质生产力水平看,该促进作用在高分位水平数字新质生产力下最强,在中分位水平数字新质生产力下次之,在低分位水平数字新质生产力下最弱。市场竞争程度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绿色转型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提高市场竞争程度促进产业链绿色转型。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绿色转型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在促进本地区产业链绿色转型的同时,带动周边地区产业链绿色转型。因此,为进一步促进产业链绿色转型,应着力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合理布局数字新质生产力资源,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健  
作为传统生产力蝶变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重点产业全链条数智化改造升级的核心动力,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本文以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对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可通过提升创业活跃度正向促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数字化转型在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间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南方地区、小规模产业地区中,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的正向推动作用较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阿布都瓦力·艾百   米尔卡米力·多力昆   赵振男  
选取2011-2021年的省级数据,构建粮食供应链韧性和农村数字化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数字化的发展能够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正向效应在中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最弱。因此应重视农村数字化转型在粮食供应链韧性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农村数字化转型阶梯式发展,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可靠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光勤   邱欣悦  
文章构建了2008~2018年60个国家的“国家—行业—年份”三维面板数据,考察双向FDI互动发展对全球价值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双向FDI互动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提升全球价值链韧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双向FDI互动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提升各国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从而促进各国全球价值链韧性的提升;在服务业、价值链上游行业以及经济环境良好国家,双向FDI互动发展对全球价值链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双向FDI互动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弥补资源禀赋不足和改善制度环境,促进这些国家全球价值链韧性的提升。文章的研究结论肯定了双向FDI互动发展对全球价值链韧性的积极作用,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心茹   田增瑞   常焙筌  
以技术创新为主导、以生产力三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增加企业的可利用资源、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资源利用的收益共享,从而增强企业的高增长性和低波动性,即增强企业的组织韧性。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改进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样本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分析表明: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高能够显著提升组织韧性,且既可以促进收入增长,又可以抑制收益波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减少非效率投资、促进共同富裕3条路径来提升企业组织韧性;无论是组织韧性较强还是较弱的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都能显著提升组织韧性;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组织韧性提升效应,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企业应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以新质生产力发展积累更多更优质的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促进收益共享和共同富裕,有效提升企业的组织韧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贵现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考察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乡村产业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影响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途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地区,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赋能效应更为明显。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不仅可驱动本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而且能够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产生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