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9)
- 2023(11457)
- 2022(9561)
- 2021(8604)
- 2020(6951)
- 2019(15605)
- 2018(15284)
- 2017(27797)
- 2016(15499)
- 2015(17446)
- 2014(17312)
- 2013(16776)
- 2012(15849)
- 2011(14646)
- 2010(14923)
- 2009(13815)
- 2008(13613)
- 2007(12651)
- 2006(11437)
- 2005(10414)
- 学科
- 济(66108)
- 经济(66043)
- 管理(45208)
- 业(43796)
- 企(34717)
- 企业(34717)
- 中国(23021)
- 地方(21604)
- 农(20070)
- 方法(19829)
- 业经(17392)
- 技术(16975)
- 数学(16137)
- 数学方法(15901)
- 学(14319)
- 制(13922)
- 农业(13516)
- 银(13233)
- 银行(13197)
- 行(12893)
- 财(12791)
- 融(12737)
- 金融(12730)
- 发(11872)
- 地方经济(11710)
- 理论(11431)
- 环境(11409)
- 技术管理(11148)
- 贸(10867)
- 贸易(10852)
- 机构
- 学院(219595)
- 大学(214819)
- 济(87653)
- 经济(85607)
- 研究(83781)
- 管理(79878)
- 理学(66500)
- 理学院(65673)
- 管理学(64518)
- 管理学院(64109)
- 中国(63379)
- 科学(52578)
- 京(48301)
- 所(43926)
- 农(42958)
- 财(39750)
- 研究所(39702)
- 中心(37412)
- 江(36895)
- 业大(33992)
- 农业(33459)
- 范(31490)
- 师范(31106)
- 院(31061)
- 北京(30910)
- 州(29792)
- 财经(29781)
- 省(28664)
- 技术(27721)
- 经(26758)
- 基金
- 项目(142902)
- 科学(111207)
- 研究(106916)
- 基金(97532)
- 家(86450)
- 国家(85623)
- 科学基金(71713)
- 社会(65896)
- 社会科(62380)
- 社会科学(62364)
- 省(60814)
- 基金项目(50746)
- 划(49859)
- 教育(48200)
- 编号(44088)
- 自然(44035)
- 自然科(42999)
- 自然科学(42981)
- 自然科学基金(42148)
- 资助(39081)
- 发(37563)
- 成果(36436)
- 课题(33223)
- 重点(32989)
- 创(32455)
- 创新(30556)
- 发展(30050)
- 展(29521)
- 部(29450)
- 国家社会(26817)
- 期刊
- 济(109046)
- 经济(109046)
- 研究(69279)
- 中国(57411)
- 农(40918)
- 学报(36108)
- 教育(33141)
- 科学(33118)
- 管理(32911)
- 财(29951)
- 农业(28146)
- 大学(26871)
- 学学(24991)
- 融(22896)
- 金融(22896)
- 技术(22772)
- 业经(20218)
- 经济研究(17349)
- 业(15858)
- 财经(14255)
- 问题(13668)
- 科技(13050)
- 经(12551)
- 技术经济(12038)
- 图书(11912)
- 坛(11435)
- 论坛(11435)
- 商业(10650)
- 版(10497)
- 资源(10132)
共检索到358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永穆 乔张媛
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需建立相应指标体系指导其加快发展、统筹推进。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阐释,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实际情况,从理论基础、根本目标、基本原则和本质要求四个方面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逻辑,并以此为基础初步构建反映新发展理念多维要求、体现新质生产力关键特征、符合新质生产力先进本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研究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有益尝试,力求为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测度标准和行动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丽伟 郭俊华
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内涵,构建了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7—2021年的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最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收敛模型以及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剖析地区差异、敛散性和障碍因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区域差异明显。区域间差异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东部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σ收敛特征,全国及四大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β收敛特征,但收敛速度存在差异。技术成果转化能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教育支出力度是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吴优 李文江 丁华 左新兵
创新驱动发展是新时期的重大战略。文章界定了创新驱动的概念,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搭建了城市创新驱动发展评估分析框架,构建了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创新驱动发展综合排名第一,其中创新影响、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是其优势要素,创新基础条件有待提高。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 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洋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驱动因素。文章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以及作用机制,并基于2012—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在经过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仍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存在基于劳动力配置和资本配置的中介效应,即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优化劳动力配置和资本配置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以及东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帮助 张梦凡
文章剖析了新时代绿色发展内涵,构建了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定基极差法建立了绿色发展评价方法。以广西为例,绿色发展评价实证表明,2009—2016年广西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对广西绿色发展贡献较大,资源利用、增长质量和绿色生活指标贡献较小。区域间绿色发展梯度差异明显,桂南最高,桂中、桂西、桂北、桂东依次递减。
关键词:
绿色发展 评价体系 定基极差法 广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丽敏 马翔文
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在使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引入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借鉴相关研究,采用无监督特征选择多子空间随机化协作模型优化筛选初始集,最终形成含6个子系统30个经济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测度2011—2019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检验了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吴中元
教育均衡发展评价在教育发展研究中有着重要地位。文章从教育发展理论基础出发,结合教育评价理论提出了包含教育发展数量指标和教育发展质量指标的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天津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清雅
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文章遵循指标选取原则,构建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共享5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结合LASSO筛选变量法,最终选定16个三级指标进入模型;引入二次加权因子分析法,指标的权重依照因子方差贡献率确定。对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分项和综合评价,从而揭示各个省份在高质量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余丹林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念自提出以来,立即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响应。但各个团体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理解又各自不同。本文论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其构建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大致框架进行了设计,并就指标体系构建中应注意的一系列问题及指标选取中定性与定量的关系问题作了扼要的论述。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鹏
文章在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内在要求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一套由3个评价要素,9个评价子要素,18个评价指标组成的第三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第三产业发展指数。
关键词:
第三产业 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产业发展指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庆宜
自本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工业发展而带来的人口爆炸,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日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广泛接受以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测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便为可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新亮 雷海潮 李立秋 王晶
目的:构建一套评估我国儿童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开发儿童发展综合指数奠定基础。方法: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初选指标体系,然后对儿童事业相关政府官员、非政府组织工作者和专家学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专家咨询会讨论形成最终意见。结果:确定儿童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应包含家庭、健康、教育和环境4个测量维度和25个测量指标。结论:研究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信性,是评价儿童发展状况的有效测量工具。促进教育和健康是儿童发展的核心领域。
关键词:
儿童发展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黎明 谢子春 梁毅劼
创新驱动发展评价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程度的评价,根据实现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创新发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前者突出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知识产权与产业融合度评价,后者突出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评价。通过回顾分析世界主要创新型强国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给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显示,从省级区域层面看,仅北京、上海和天津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这与其强化研发投入、提升专利质量、发展技术市场、培育科技服务机构等举措紧密相关。
关键词:
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 判断标准 评价指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正>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讲到,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3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蕊 齐天真
文章从农业适度规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出发,根据指标体系和宏观数据的获取,对京津沪三地农业适度规模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区域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农业适度规模 综合评价 京津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