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1)
2023(6399)
2022(5312)
2021(4854)
2020(3991)
2019(8581)
2018(8376)
2017(15473)
2016(8130)
2015(9040)
2014(8037)
2013(7561)
2012(6967)
2011(6261)
2010(6433)
2009(6056)
2008(6028)
2007(5499)
2006(4866)
2005(4234)
作者
(21656)
(18431)
(17954)
(16908)
(11562)
(8634)
(7971)
(6765)
(6759)
(6282)
(6157)
(6092)
(5808)
(5700)
(5660)
(5487)
(5285)
(5227)
(5203)
(5039)
(4477)
(4294)
(4281)
(4086)
(4072)
(4063)
(4031)
(3914)
(3698)
(3482)
学科
(31348)
(30806)
经济(30775)
管理(29731)
(26959)
企业(26959)
方法(12684)
技术(12277)
数学(10498)
数学方法(10409)
技术管理(9533)
(8964)
中国(8916)
业经(8765)
(7733)
(6628)
(6493)
贸易(6485)
(6348)
农业(5987)
(5633)
(5617)
银行(5603)
(5455)
金融(5455)
(5407)
理论(5324)
(5213)
地方(5029)
(4812)
机构
学院(110776)
大学(110679)
(50902)
经济(50122)
管理(46207)
理学(39888)
理学院(39511)
管理学(39030)
管理学院(38814)
研究(37718)
中国(28645)
(23020)
(21353)
科学(20946)
(17918)
(17364)
财经(17107)
中心(17088)
(16645)
研究所(16237)
经济学(15805)
(15696)
业大(15548)
经济学院(14171)
北京(14170)
(13781)
农业(13412)
(13381)
师范(13267)
经济管理(12946)
基金
项目(77119)
科学(62729)
研究(57926)
基金(57583)
(51365)
国家(50506)
科学基金(43719)
社会(39930)
社会科(38076)
社会科学(38065)
(30357)
基金项目(29929)
自然(26557)
自然科(26022)
自然科学(26015)
自然科学基金(25602)
教育(25397)
(24872)
资助(22119)
编号(21720)
(19696)
创新(18557)
国家社会(17683)
重点(17329)
(17153)
(17031)
成果(16996)
(16822)
(15792)
人文(15112)
期刊
(54063)
经济(54063)
研究(32902)
中国(24040)
管理(20483)
(16902)
(16223)
科学(15915)
学报(15443)
大学(12497)
教育(11800)
学学(11691)
农业(11346)
技术(10578)
(9566)
金融(9566)
业经(9138)
经济研究(8829)
财经(8655)
(7700)
(7668)
科技(7661)
问题(6986)
技术经济(6872)
世界(6373)
(5831)
(5595)
论坛(5595)
现代(5286)
(5274)
共检索到167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始发   梁薇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塑造国家安全主动权的坚实根基、核心主体和关键支撑。新质生产力通过产业革新拓展新质劳动对象,夯实国家安全主动权坚实根基的物质基础,从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塑造国家安全主动权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通过培育高素质的新质劳动者,形塑国家安全主动权核心主体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成为塑造国家安全主动权的内在要求。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生成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质劳动资料,强化国家安全主动权关键支撑的科技力量,从而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塑造国家安全主动权的根本途径。由此,新质生产力通过增强国家安全主动权的物质支撑力、人才支撑力和科技支撑力,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国家安全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平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贯彻和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需要对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诸环节的生产关系进行塑造与调适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环节看,在劳劳关系中要注意劳动者“核心化”与“边缘化”倾向,劳资关系中要约束资本对劳动的控制;从流通环节看,要着重注意平台经济对劳动者的过分控制,增强普通劳动者的话语权;从分配环节看,要调整要素分配比例,对劳动者数字贡献予以确认;从消费环节看,要关注数字贫困,缩小数字鸿沟,实现消费正义。新型生产关系的调适路径可从要素权属界定、普通劳动者适应新质生产力能力培养、劳动者权利保护、新时代分配制度立体发展等方面入手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邱海平   蒋永穆   刘震   张辉   方敏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理论命题,亦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首要任务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学理化体系化阐释,丰富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建言与政策参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组织了一系列学习和研讨活动,就新质生产力在理论层面的内涵特征、核心要义、原创贡献等,以及实践层面的现存问题、培育方向、政策导向等展开研究。本刊将其中部分精彩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关键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曹露丹  
历史上国债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而产生的,后被赋予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但国债发行导致财政不可持续以致危及国家安全之事时有发生。国家安全非但不能与国债脱钩,反而更加倚重于国债。但与历史上的显性倚重不同,这种倚重是隐性的,而且是全方位的,指向未来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红力  
从国家安全本质属性和体系框架看,利益是国家安全的核心要义,而金融与利益休戚相关;从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看,金融是国家安全的时代内涵金融是新时期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国家安全并不单纯是一个战争与政治问题,而是以核心价值为灵魂的一套复杂系统。核心价值与军事国防、政治社会、经济金融、科学技术、生态资源共同构成了国家安全系统的"六大支柱"。虽然国家安全层次丰富,但并非一个发散的概念。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可见,国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力  
本文立足金融专业视角,探讨新时期下国家安全的实现问题。本文认为,从国家安全本质属性和体系框架看,利益是国家安全的核心要义,而金融与利益休戚相关;从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看,金融是国家安全的时代内涵。因此,实现国家安全必须要用好、用活金融力量。而从金融发挥的多渠道作用来看,金融完全有能力成为实现国家安全的利器。用金融手段力促国家安全,要体现"积极防御、蹄疾步稳、亲诚惠容"的战略思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昊光   岳启明  
国家创新体系创新范式的转变,以及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为主导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发展为国家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劳动者、资本、科学技术、自然条件、信息数据、社会过程这六大要素不断变化,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体系政策、人才培养、科技金融建设及信息化发展对新质生产力产生了正面推动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变革的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终目标的具体实践,是国家创新模式转变的科学回答,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也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平衡之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伟凡  
全球化发展的结果让世界进入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而是关系到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构想的战略问题。同时,国家形象塑造问题对于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战略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两者在中国的现实状况,剖析了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发展文化产业这一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劲   吴丰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不断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从跟踪、集成式向原始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范式转变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出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逻辑须从创新驱动发展演进为更强调通过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来引领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创新引领发展。基于这一逻辑转换,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须不断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从跟踪、集成式向原始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范式转变,基于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尤其是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实践中,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培育以先导能力为核心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围绕产业创新强化创新联合体建设,以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基础保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荣升  
运用地理关系谋划国家安全是地缘政治的本来使命。以扩张、对抗和谋霸为核心的传统地缘政治存在逻辑缺陷,不能合理解释当代国际政治现实,也无法有效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为此,需要创新并超越传统地缘政治思维,以新地缘政治观来重新审视和谋划国家安全。中国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新安全观与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与实践,表明新地缘政治具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和现实应用价值。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赵秋鑫  赵岚  
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塑国家与国有企业分配关系应以税利分流为基础。与承包制相比,税利分流制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它是通向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它的有效推行有赖于各方面的改革与衔接、配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林  孙其龙  
中国改革开放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历程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华尔街金融海啸的警示,使得金融风险与国家安全的关联凸显于世人面前。金融权力达至鼎盛的标志是信用化、债务化、国际化的货币体系,其势力不仅可能操控人类现世生活的方方面面,还企求通过投资于未来而把握人类的终极命运。在可以展望的未来,国家仍然是绝大多数世人生存、发展的基本屏障。在中国,只有将金融权力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且用来为人民服务,才能确保共和国长治久安,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余晓泓  
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已超越意识形态冲突 ,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人口、环境和生态资源等既显示生态环境问题的多层次性、复杂性特征 ,也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生态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通过国际合作机制在确保国际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对国家安全的保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许嘉  夏立平  
冷战结束后,美苏两大阵营的军事对抗和意识形态对抗随即减弱。当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世界经济活动变得空前活跃。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被卷入了世界经济的大潮中。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各国的发展和繁荣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各国提出了挑战,而其中越来越引人注目的就是国际经济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