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7)
- 2023(12713)
- 2022(10608)
- 2021(9958)
- 2020(8272)
- 2019(18496)
- 2018(18150)
- 2017(33316)
- 2016(17962)
- 2015(20399)
- 2014(19848)
- 2013(19263)
- 2012(17790)
- 2011(16367)
- 2010(16303)
- 2009(15416)
- 2008(15149)
- 2007(13713)
- 2006(12063)
- 2005(11102)
- 学科
- 济(70363)
- 经济(70260)
- 管理(59402)
- 业(56364)
- 企(47537)
- 企业(47537)
- 方法(27519)
- 中国(24732)
- 数学(23401)
- 数学方法(23221)
- 财(20034)
- 农(19749)
- 制(19658)
- 技术(19271)
- 业经(17339)
- 贸(15042)
- 贸易(15027)
- 易(14737)
- 银(14597)
- 银行(14568)
- 体(14555)
- 行(14083)
- 学(13441)
- 融(13383)
- 金融(13376)
- 技术管理(13020)
- 农业(12635)
- 理论(11797)
- 划(11687)
- 地方(11450)
- 机构
- 大学(255366)
- 学院(253697)
- 济(113118)
- 经济(111069)
- 管理(96629)
- 研究(92166)
- 理学(82358)
- 理学院(81469)
- 管理学(80377)
- 管理学院(79880)
- 中国(72481)
- 京(54905)
- 财(53335)
- 科学(52023)
- 所(45625)
- 财经(41379)
- 中心(41182)
- 研究所(41084)
- 农(40078)
- 江(38495)
- 经(37796)
- 经济学(35906)
- 北京(35087)
- 业大(34345)
- 院(33438)
- 经济学院(32117)
- 范(31370)
- 农业(31202)
- 师范(31028)
- 财经大学(30773)
- 基金
- 项目(168095)
- 科学(134750)
- 研究(126965)
- 基金(123439)
- 家(107862)
- 国家(106980)
- 科学基金(91835)
- 社会(83643)
- 社会科(79469)
- 社会科学(79457)
- 省(64319)
- 基金项目(64095)
- 教育(57955)
- 自然(55934)
- 自然科(54742)
- 自然科学(54725)
- 划(54488)
- 自然科学基金(53841)
- 资助(49464)
- 编号(49184)
- 成果(41102)
- 创(40778)
- 部(38770)
- 重点(38378)
- 创新(37379)
- 制(36892)
- 发(36552)
- 国家社会(36284)
- 课题(35659)
- 教育部(33688)
共检索到398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正>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是由科技进步所驱动的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对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要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需要构建一整套适合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冬梅 杨瑞龙 朱旭峰 伊彤
自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后,“新质生产力”一词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了进一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深挖其与科技创新、社会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之间的关系,本刊编辑部邀请来自智库、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专家分享和交流其理论与实践思考,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白凌 张金来
科技创新体制是由科技创新组织、科技创新制度、科技创新政策和科技创新机制等要素构成的一个功能系统。依法规范、保障和激励科技创新组织的活动、加强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建设、协调科技创新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法律机制,是科技创新体制与法治关系研究的核心内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昊光 岳启明
国家创新体系创新范式的转变,以及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为主导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发展为国家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劳动者、资本、科学技术、自然条件、信息数据、社会过程这六大要素不断变化,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体系政策、人才培养、科技金融建设及信息化发展对新质生产力产生了正面推动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变革的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终目标的具体实践,是国家创新模式转变的科学回答,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也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平衡之道。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维兴 唐晓灵 张建儒
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问题,分析了建筑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对应用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以及建筑技术创新与新材料、新设备和IT技术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建筑业技术创新体制应具备的三项基本功能并就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能和建筑业产、学、研各方在技术创新中的分工协作关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进而以权益为核心讨论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机制与动力,对提升中国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建筑业 技术创新 体制 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琪
分析一国技术进步的两类战略;技术自主创新体制的三个层次;不同类型企业不同的创新机制;中国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的是比较全面地阐述中国自主创新体制的内在机制,以推进中国技术自主创新。
关键词:
技术 自主创新 企业创新机制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社军 只海平 郭少卿
科技园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职科技园建设中存在着诸如功能定位不准确、利益与激励机制不健全、成果转化低等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科技园建设的功能地位入手,提出了全面推进高职科技园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科技园 功能定位 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婷婷 李艳军
本研究通过分析所收集的种子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关资料,归纳了种业科技创新体制战略转型的动因、过程机制以及效应。本研究对于把握种业科技创新体制转型现状、推动创新组织有效实施战略转型以及提升种业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种业 科技创新 创新体制 战略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东海 卢越
选取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金融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在金融科技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低人口密度地区,金融科技创新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在高人口密度地区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夯实金融科技创新基础、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涌现、打造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东海 卢越
选取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金融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在金融科技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低人口密度地区,金融科技创新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在高人口密度地区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夯实金融科技创新基础、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涌现、打造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卫 杜登涛 郭励弘 于吉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探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理论、实践和机制,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1月14日在北京举办了"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高层座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常务副会长张彦宁出席座谈会并做重要讲话。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陈兰通,执行副会长孙树义、蒋黔贵、陈光复、冯并出席会议,有关政府机构官员、研究机构专家和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孙树义主持。本刊根据部分参会代表的发言(本刊有删节,未经发言人审阅),并结合有关材料整理成"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专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梁昊光 黄伟
新质生产力是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国际复杂环境的现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生产力水平要求,构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而提出。本文系统深化了新质生产力绿色化、数字化、高科技化三大特征,论证了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通过基础性、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并将其成果作用于产业体系上,通过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研究显示,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为发展中国家提升产业链价值、为全球经济复苏形成新经济增长极提供中国贡献。因此,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应进一步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积极构建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全球效应 产业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龚旭
1995年以来日本的科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深远影响不仅限于科技界,而且波及日本的经济、社会、教育等领域。本文试图深入考察日本科技体制改革的动因、契机与政策措施,为我国在新世纪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日本 体制改革 科技政策 科技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型智库,是以教育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当前,教育智库"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以新型智库标准和要求来衡量,还有很大距离,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长雄 林锦文
一、历史回顾1979年,我县组建了第一个林业科研机构——林业科学研究所,迈出了科技兴林的第一步。10年来已有次生林改造、焦艺夜蛾病虫史研究、深山含笑试验、防火隔离网生物带建设等十几个科研项目获得成功,其中有一些项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产生了一定的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