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2)
- 2023(15077)
- 2022(12936)
- 2021(12535)
- 2020(10333)
- 2019(23791)
- 2018(23971)
- 2017(43877)
- 2016(24893)
- 2015(27925)
- 2014(27794)
- 2013(26399)
- 2012(23568)
- 2011(21287)
- 2010(21491)
- 2009(19626)
- 2008(19271)
- 2007(16438)
- 2006(14559)
- 2005(12709)
- 学科
- 济(83407)
- 经济(83311)
- 管理(70365)
- 业(65618)
- 企(56682)
- 企业(56682)
- 方法(37441)
- 数学(31641)
- 数学方法(31233)
- 中国(28008)
- 财(24598)
- 教育(23998)
- 农(23423)
- 业经(20855)
- 学(20773)
- 技术(19530)
- 理论(19318)
- 制(18419)
- 地方(16939)
- 务(15605)
- 财务(15540)
- 财务管理(15511)
- 农业(15219)
- 贸(14958)
- 贸易(14944)
- 易(14505)
- 企业财务(14490)
- 和(14082)
- 银(13976)
- 银行(13932)
- 机构
- 大学(327988)
- 学院(327325)
- 管理(126589)
- 济(120843)
- 经济(117890)
- 研究(109522)
- 理学(109433)
- 理学院(108174)
- 管理学(106223)
- 管理学院(105604)
- 中国(77615)
- 京(71077)
- 科学(67471)
- 财(59334)
- 所(54759)
- 范(51758)
- 师范(51399)
- 江(49624)
- 研究所(49371)
- 中心(48520)
- 农(48326)
- 业大(46475)
- 财经(45803)
- 北京(45505)
- 师范大学(41708)
- 经(41506)
- 教育(41147)
- 州(39910)
- 院(39896)
- 技术(39507)
- 基金
- 项目(220543)
- 科学(174628)
- 研究(170084)
- 基金(155622)
- 家(134262)
- 国家(132948)
- 科学基金(114396)
- 社会(103618)
- 社会科(97893)
- 社会科学(97872)
- 省(88545)
- 教育(84446)
- 基金项目(82296)
- 划(75288)
- 自然(72824)
- 编号(72779)
- 自然科(71120)
- 自然科学(71106)
- 自然科学基金(69806)
- 资助(62944)
- 成果(60877)
- 课题(52474)
- 重点(50252)
- 部(49403)
- 创(47967)
- 发(47836)
- 项目编号(44865)
- 创新(44496)
- 教育部(43132)
- 年(42948)
- 期刊
- 济(133081)
- 经济(133081)
- 研究(105489)
- 中国(73456)
- 教育(69237)
- 财(48018)
- 学报(47881)
- 管理(46730)
- 科学(44282)
- 农(43452)
- 大学(37244)
- 技术(33731)
- 学学(33397)
- 农业(30545)
- 融(24845)
- 金融(24845)
- 业经(22734)
- 财经(21767)
- 经济研究(21150)
- 职业(18826)
- 经(18618)
- 图书(18154)
- 会计(16779)
- 问题(16444)
- 业(16261)
- 科技(16068)
- 坛(15260)
- 论坛(15260)
- 技术经济(15252)
- 理论(15234)
共检索到491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莉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主阵地,更是实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性力量[1]。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求他们具备处理复杂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旨在运用职业教育教学新技术、新手段、新措施对会计职业教育改革进行研究。首先,从职业教育视角阐述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及其对会计职业教育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其次,对现阶段会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再次,对新质生产力下会计职业教育模式革新的要求、原则与实施路径进行阐述;最后,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等会计职业教育革新的具体措施,从而培养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会计人才,推动会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会计职业教育 虚拟仿真技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江涛
职业教育对民族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基础的中部和下部”支撑作用,是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外界提出了产业、科技、人才和绿色理念等维度的本体性诉求,职业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可为阈度以及民族地区产业和职业教育的实然状况,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必须坚持融合性、超越式、特色化、数智化、联动性的发展逻辑,因地制宜地构建与民族地区社会实然高度自洽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和进阶取向。实践中,要推进“四链融合”,把职业教育融入“新质产业”发展;要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新质技能人才”;要突出研发驱动,汇入“新质创新”链条;强化思想护航,营造“新质文化”氛围;树立全局思维,构建“新质发展”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同训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针对新质生产力时代产业向“新”、岗位向“融”、技术技能人才向“软”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应为:保障人力资本增值、赋能新质劳动者,开展技术技能创新、赋能新质科学技术;职业教育的能为:通过转变培养理念、更新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重构培养体系、健全教学治理体系,构建一个新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范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慷慨
新质生产力正在改变全球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经历了从被动反应到双向赋能的过程,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表征为提供高技能人才,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新发展阶段,类型地位的确立使职业教育发展更有底气但是特色不够鲜明、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未能很好体现动态性特征、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智能化的双重挤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场景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要坚持技能发展与“人”性的统一,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又突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既锐意创新,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又要内外兼修,持续优化环境支持系统,遵循多元共治的理念,通过外部条件优化助推职业教育内部整体质变,以数字化转型发展为牵引,以和谐的生产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热词,引发广泛关注。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做出全面部署。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大时代场景中,面对教育强国建设重要历史使命,关于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期,我们聚焦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关系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多宁 李同同 谭绍华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发展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职业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从价值之维看,要洞悉发展需求,调优人才培养规格,具体包括提振学生职业愿景,强化使命担当;厚植学生职业素养,强化工匠精神;更新学生职业知识,强化数字思维;磨砺学生职业能力,强化绿色技能。从理论之维看,要迭代要素配置,增强关键能力,具体包括专业建设的迭代升级,要在产业需求对接上下功夫;课程建设的迭代升级,要在岗位能力要求甄别上下功夫;学场建设的迭代升级,要在虚拟现实学习空间融合上下功夫;师资建设的迭代升级,要在促进人机协同上下功夫。从实践之维看,要聚焦瓶颈问题,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学徒制培养、推动专业和课程质量认证。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朱永新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新科技革命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是对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方位和发展状况的科学把握,亦是建基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教育改革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关系密切,在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主要通过培养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提供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助力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来实现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更应当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进一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士明
<正>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历史性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不仅揭示了当前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要义,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是培养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战场,必须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努力推进适应“新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推动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和谐共生,培养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新波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对其作出深刻阐述和战略部署。新质生产力由此成为经济发展领域的热词,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更是成为备受各界关注的焦点。各行各业都在学习和思考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与各自领域的关系及其对本领域提出的任务要求。教育领域尤其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伟 汪祥耀
本文在学习体会“新质生产力”含义及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首先从生产力与会计联系的视角,简要回顾了会计从原始记录到古代会计、近代簿记和现代会计的发展史,指出社会生产力始终是会计发展的原动力和恒动力。然后,分别从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对象(要素)、会计本质、会计程序、财务报告、审计鉴证等七个方面,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将对会计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新挑战。最后,对我国深化会计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善会计学科建设等方面作出若干思考和前景展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必文
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树立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素质教育观,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素质教育观念。注重产学、校企结合,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体系,设置适当的文化课程。要造就一支"双师型"和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培养教师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景师 徐兰 郭高萍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对生产要素进行重塑。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应聚焦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数智化发展趋势,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推进科技创新和服务区域发展。职业教育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的融合,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基于“四链”融合的视角,职业教育可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实践路径如下:一是精准对接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链需求,瞄准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主阵地,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二是紧抓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的核心引擎,聚焦新质生产力数智化发展的趋势,加强职业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导向;三是围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链发展的需要,紧扣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多样化需求。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四链融合 逻辑机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杨影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面对当前经济环境的精准把握和未来走势的深度考量,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选择的战略取向。新质生产力在本质上仍属于生产力范畴,代表着生产力在质态上的跃升,其发展遵循着以科技创新突破为动力、以产业深度转型为载体、以人力资本跃升为关键的逻辑。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目标要求职业教育通过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夯实人才根基,通过立地式研发注入根本动力,通过强调面向产业办学形成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的格局。为此,职业教育需要从加强产教融合一体化统筹、积极培育“数字人才”、提升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着重发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角色使命 责任担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安民
利用2010-2022年中国274个城市的数据,分析职业教育发展对城市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职业教育显著提升了城市新质生产力,这一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职业教育通过促进技术成果市场化和产业数字化,提升了城市新质生产力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职业教育发展对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呈现多维异质性,职业教育对中西部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大的城市和新质生产力分位数较高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据此,应紧扣社会需求,大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畅通转化渠道,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加快技术成果市场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机制作用;遵循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职业教育发展政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澎 雷宏振 许世杰
在党和国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转折点上,职业教育应立足时代使命,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等视域澄明“要素优化”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关键支点的价值旨归,厘清其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挑战困阻——育人和服务适应性不足导致的“供需失配”问题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堵点。锚定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纾解进路:以内部各要素系统性改革创新驱动整体适应性提升,进而有效服务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等全领域创新,使创新驱动成为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基点。最终以职业教育、产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良性循环和融通聚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人才 要素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