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7)
- 2023(10919)
- 2022(8838)
- 2021(8135)
- 2020(6889)
- 2019(15176)
- 2018(14873)
- 2017(28524)
- 2016(15662)
- 2015(17137)
- 2014(16548)
- 2013(16570)
- 2012(15076)
- 2011(13400)
- 2010(13766)
- 2009(13053)
- 2008(13385)
- 2007(12215)
- 2006(10780)
- 2005(9991)
- 学科
- 业(81040)
- 企(76676)
- 企业(76676)
- 济(69101)
- 经济(69019)
- 管理(66305)
- 方法(29293)
- 业经(27678)
- 财(24058)
- 农(23021)
- 数学(20787)
- 数学方法(20630)
- 务(19567)
- 财务(19553)
- 财务管理(19538)
- 技术(19524)
- 企业财务(18571)
- 农业(17111)
- 中国(15444)
- 制(15031)
- 和(14745)
- 策(14419)
- 理论(14304)
- 划(14220)
- 技术管理(12879)
- 企业经济(12649)
- 经营(12441)
- 体(12277)
- 学(11732)
- 地方(10660)
- 机构
- 学院(229374)
- 大学(222752)
- 济(96276)
- 管理(94874)
- 经济(94542)
- 理学(81272)
- 理学院(80501)
- 管理学(79497)
- 管理学院(79072)
- 研究(72760)
- 中国(58756)
- 京(46975)
- 科学(45170)
- 财(44985)
- 农(43318)
- 所(37525)
- 江(36344)
- 财经(35613)
- 业大(34759)
- 农业(34284)
- 研究所(33897)
- 中心(32942)
- 经(32404)
- 北京(28998)
- 州(28637)
- 经济学(28250)
- 商学(27490)
- 商学院(27246)
- 财经大学(26240)
- 院(26061)
- 基金
- 项目(150346)
- 科学(120665)
- 基金(110746)
- 研究(108507)
- 家(97118)
- 国家(96251)
- 科学基金(84298)
- 社会(70954)
- 社会科(67420)
- 社会科学(67403)
- 省(60687)
- 基金项目(58566)
- 自然(55403)
- 自然科(54080)
- 自然科学(54064)
- 自然科学基金(53214)
- 划(49329)
- 教育(48157)
- 资助(44053)
- 编号(42315)
- 业(37365)
- 创(36575)
- 重点(33539)
- 创新(33400)
- 部(32958)
- 发(32597)
- 成果(32464)
- 国家社会(29871)
- 制(28986)
- 课题(28617)
- 期刊
- 济(110428)
- 经济(110428)
- 研究(63234)
- 中国(47365)
- 管理(42231)
- 农(40416)
- 财(39212)
- 学报(34425)
- 科学(34158)
- 农业(28113)
- 大学(25535)
- 学学(24207)
- 技术(21534)
- 业经(20702)
- 融(20069)
- 金融(20069)
- 教育(18789)
- 业(18728)
- 财经(18326)
- 经济研究(16798)
- 经(15981)
- 技术经济(14590)
- 问题(14283)
- 现代(12317)
- 资源(12260)
- 财会(12182)
- 科技(12103)
- 商业(11274)
- 世界(11037)
- 贸(10710)
共检索到345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心茹 田增瑞 常焙筌
以技术创新为主导、以生产力三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增加企业的可利用资源、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资源利用的收益共享,从而增强企业的高增长性和低波动性,即增强企业的组织韧性。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改进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样本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分析表明: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高能够显著提升组织韧性,且既可以促进收入增长,又可以抑制收益波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减少非效率投资、促进共同富裕3条路径来提升企业组织韧性;无论是组织韧性较强还是较弱的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都能显著提升组织韧性;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组织韧性提升效应,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企业应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以新质生产力发展积累更多更优质的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促进收益共享和共同富裕,有效提升企业的组织韧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桂虎 陈航 都闪闪
在数字经济时代,加强民营企业资产负债表韧性可以有效应对经济金融风险的冲击,而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于民营企业资产负债表韧性的提升则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然后构建了民营企业资产负债表韧性指标体系,并且阐述了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提升民营企业资产负债表韧性的逻辑链条,最后借鉴国外相关发展实践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民营企业数据资产确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创新容错机制和加强诚信建设等政策建议,以提升民营企业资产负债表韧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晔
文章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提升产业链韧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省份更强,同时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抵抗力的赋能效应更显著。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间存在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单一门槛效应。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链韧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学文 马梦雪 谭学想
数字金融可以赋能千行百业,能够强化产业链韧性,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与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助力数字农业发展与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农村创新创业等,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数字金融协同新质生产力,通过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以及实现数据共享与产业链协同,强化农业产业链韧性。数字金融协同农业产业链韧性,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提升抵御潜在风险的能力,加快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佳荣 同雪莉
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样本时间区间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配置能够强化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用于产业链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低创新要素错配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娟茹 刘欣妍 任轩华
技术创新是突破关键“卡脖子”技术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鲜有探究双元学习和组织韧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为厘清双元学习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拓展组织韧性和技术创新相关研究,运用组织学习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将双元学习划分为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将组织韧性划分为前瞻韧性和即兴韧性,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二者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组织韧性的中介作用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调节作用。以中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来自制造企业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工程管理硕士(MEM)学员线下发放问卷、通过社会网络向制造企业有关人员线上发放问卷和实地调研部分制造企业等3种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不仅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对前瞻韧性和即兴韧性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前瞻韧性和即兴韧性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分别在利用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与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大数据分析能力正向调节利用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对企业的相关管理启示:加强双元学习,提升自身组织韧性,以及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鹏 张路阳
<正>新质生产力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动力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慧智 李犀尧
本文以2011~202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深层逻辑,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满足了新质生产力的催生条件;(2)不同特征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存在异质性,相对于其他类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加有利于提升技术密集型企业、东部企业、国有企业的新质生产力,这有助于企业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并助力企业提升新质生产力;(3)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两个渠道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底层支撑,而管理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芳 张和平 孙晴晴 刘禹轩
通过对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进行研究,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新质生产力。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机制层面,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来提高新质生产力,一是从管理层面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二是从生产层面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效果在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非重污染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更加明显。研究结论对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的相关研究起到了增量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会恒 章伟成
本文选取2011~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并探究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性因素。实证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资金约束、强化管理者能力和提高信息透明度,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上升。异质性分析显示,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处于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弱地区的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结论为制定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建设的相关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德宇 王珂凡
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企业新质生产力指标,考察了营商环境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营商环境改善有助于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且对于中西部地区和大型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此外,营商环境改善能够通过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因此,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时,应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红阳 刘金莲 李志军 耿末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监督和参与公司治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有助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但也可能与管理层同谋获取短期利益,不利于企业发展。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减少管理层短视行为,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相较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温磊 李思飞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资本回报率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耐心资本的核心内涵在于长期视角、价值共创和稳健持守,具有较强的投资理念和坚守原则,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因而可以成为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为此,基于2011—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耐心资本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耐心资本能够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机制检验表明,耐心资本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及激发企业的长期导向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行业竞争激烈及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中,耐心资本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正向效应更明显。基于此,为有效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政府要发挥好“有形之手”的重要作用,引导各类资金摒弃急功近利、快进快出、挣快钱等浮躁心态,坚持做长期投资、战略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引导企业将资金投入到绿色发展、创新投资等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的领域。企业应主动寻求并有效利用耐心资本,将耐心资本更多应用于技术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与服务。同时,企业还需树立长期导向,制定并执行稳健的发展战略,以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智林 谭文浩 毛凌翔
VUCA时代背景下,创新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灵魂,组织韧性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以2013—2022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组织韧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组织韧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企业组织韧性越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越高。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组织韧性能够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第二,组织韧性能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而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第三,组织韧性能够提升行业市场化水平,进而改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中,组织韧性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更显著。此外,组织韧性能够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从而带动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结论可丰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为企业借助组织韧性提高创新质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国红 林欢 黄昊
资源编排理论为探索数字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培育提供了新思路。聚焦资源编排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的影响,揭示两者间的作用机理与边界条件,以334家中小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构建、资源协调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具有正向影响;数字运营能力、数字协同能力中介资源编排与组织韧性的关系,而数字感知能力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未得到证实;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数字运营能力、数字协同能力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结论可打开数字化视角下组织韧性培育过程的“黑箱”,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实施资源编排行为以强化组织韧性提供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