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10)
2023(15500)
2022(13656)
2021(12901)
2020(10829)
2019(24753)
2018(24791)
2017(48718)
2016(26594)
2015(29894)
2014(29982)
2013(29296)
2012(26904)
2011(24509)
2010(24654)
2009(23336)
2008(22730)
2007(20232)
2006(18097)
2005(16393)
作者
(75290)
(61920)
(61736)
(58914)
(39662)
(29587)
(28158)
(24008)
(23471)
(22392)
(20923)
(20843)
(19638)
(19595)
(19200)
(19134)
(18467)
(18414)
(17847)
(17825)
(15596)
(15266)
(14884)
(14134)
(13946)
(13915)
(13904)
(13890)
(12453)
(12068)
学科
(100785)
经济(100642)
管理(81119)
(74644)
(62395)
企业(62395)
方法(44711)
数学(38607)
数学方法(38132)
(30366)
中国(28987)
(28818)
(25667)
业经(23442)
(20968)
贸易(20957)
(20445)
(20097)
(19391)
银行(19353)
地方(18819)
(18473)
(18393)
财务(18316)
农业(18306)
财务管理(18276)
理论(17494)
(17277)
金融(17273)
企业财务(17254)
机构
大学(376873)
学院(376623)
(152207)
经济(148707)
管理(148021)
理学(126846)
理学院(125507)
研究(124591)
管理学(123471)
管理学院(122787)
中国(96206)
(80088)
(76531)
科学(73456)
(61972)
财经(59702)
中心(56472)
(56051)
研究所(55526)
(55087)
(54001)
业大(51808)
北京(51132)
(49214)
师范(48831)
经济学(45609)
(45389)
(45110)
财经大学(44209)
农业(42853)
基金
项目(245540)
科学(192987)
研究(185670)
基金(177007)
(151812)
国家(150517)
科学基金(129394)
社会(115798)
社会科(109651)
社会科学(109628)
(95160)
基金项目(93255)
教育(85794)
自然(82269)
自然科(80238)
自然科学(80219)
(79927)
自然科学基金(78754)
编号(78126)
资助(73355)
成果(65285)
(55031)
重点(54477)
课题(53688)
(51939)
(50974)
项目编号(48549)
(48406)
教育部(47702)
创新(47484)
期刊
(172874)
经济(172874)
研究(118508)
中国(72082)
(58491)
管理(55746)
学报(53239)
(50782)
科学(49863)
教育(44459)
大学(41147)
(40357)
金融(40357)
学学(38499)
农业(34669)
技术(32186)
财经(29204)
业经(29065)
经济研究(27699)
(24902)
问题(22552)
理论(19595)
图书(19138)
(18910)
实践(17820)
(17820)
技术经济(17553)
现代(17552)
商业(17107)
科技(16905)
共检索到566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长征  陈学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斯  
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的政策调控能力在逐步增强,现有的流动性投放机制需要进一步巩固与强化。考虑到财政和央行的协调难度较大、国债市场规模较小以及国债发行规模不易确定等问题,中国现阶段暂不宜依靠国债投放基础货币。央行需要研究进一步扩大合格抵押品范围以及向非银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渠道。此外,监管升级可以显著约束新型货币创造业务的扩张,影子银行、理财业务的规模和增速会出现显著下降。未来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明确各类金融业务的发展以稳定货币增速。同时要逐步推进功能性监管,进而实现对金融业务的有效监控以规范市场的稳健运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斯  
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的政策调控能力在逐步增强,现有的流动性投放机制需要进一步巩固与强化。考虑到财政和央行的协调难度较大、国债市场规模较小以及国债发行规模不易确定等问题,中国现阶段暂不宜依靠国债投放基础货币。央行需要研究进一步扩大合格抵押品范围以及向非银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渠道。此外,监管升级可以显著约束新型货币创造业务的扩张,影子银行、理财业务的规模和增速会出现显著下降。未来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明确各类金融业务的发展以稳定货币增速。同时要逐步推进功能性监管,进而实现对金融业务的有效监控以规范市场的稳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颖  
本文选取2002-2009年月度数据,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存在梗阻和时滞。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并存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烨东  陈勇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行使中最为关键的工具之一,是否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能够有效地传导信息,实现宏观调控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利率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率与投资和储蓄之间是否正相关。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率和投资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投资,但是加息与储蓄之间则几乎没有相关性。要想利用利息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进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黄泽华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方  段福印  
基于原来环境下形成的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已无法完全适应货币政策新环境,现行的一些货币政策出现了效应不断下降的迹象。因此,我们必须审视货币政策新环境,以及对中国货币政策及其框架带来的挑战,特别是针对欧美债务危机渐现转机、量化宽松政策初显退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深化、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的建议,以适应货币政策新环境,体现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审慎性,提高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厦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而利率机制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最重要的传导机制;对利率的行政管制严重制约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破坏了利率机制内在的平衡机制,导致利率结构失衡,无法形成合理的利率体系;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改革利率行政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江群  曾令华  
固定汇率体制下信贷扩张机制的跨期一般均衡模型描述了货币政策经由信贷供给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作用机制与途径。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不同经济景气阶段信贷渠道在不同的环节上出现了梗阻。针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症结,短期货币政策操作应充分关注信贷市场的动态状况。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要同时注重信贷供给与信贷需求的调控,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切实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华  李琳曈  
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选取1996-202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愈发敏感;2016-2020年,相比于M2,市场利率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更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渐进地由“数量型”逐步转为“价格型”。最后,本文认为,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积极推动LPR形成和传导机制的相关改革,货币政策实施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华  李琳曈  
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选取1996-202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愈发敏感;2016-2020年,相比于M2,市场利率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更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渐进地由"数量型"逐步转为"价格型"。最后,本文认为,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积极推动LPR形成和传导机制的相关改革,货币政策实施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华  李琳曈  
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选取1996-202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愈发敏感;2016-2020年,相比于M2,市场利率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更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渐进地由“数量型”逐步转为“价格型”。最后,本文认为,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积极推动LPR形成和传导机制的相关改革,货币政策实施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匡可可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认识到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及其协调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异同的基础上,研究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如何优化货币政策体系,提出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将金融状况指数纳入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通过监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构建适合宏观审慎政策要求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对宏观经济进行动态调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平  
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为了保持通货膨胀和产出稳定并使经济更快发展所使用的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目前,通行于各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规则主要有利率规则和货币供应量规则。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已逐渐从货币供应量规则过渡到利率规则,而在我国不管是应用方面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对于哪一个货币政策规则更适合我国始终都还没有定论。因此,本文试图在DSGE模型的框架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相比于货币供应量规则,利率规则下:(1)货币政策更有效;(2)技术冲击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产出波动更小;(3)技术冲击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更短暂。因此,研究得出,我国更适合使用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建明  赵国英  
本文考察了利率期货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作者认为,利率期货的推出将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效率和效果,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此外,利率期货有可能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但并不一定导致央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的削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