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75)
2023(16890)
2022(14381)
2021(13986)
2020(11503)
2019(26508)
2018(26674)
2017(49287)
2016(27888)
2015(31536)
2014(31653)
2013(30268)
2012(28125)
2011(25117)
2010(25789)
2009(23509)
2008(23596)
2007(20979)
2006(18859)
2005(16614)
作者
(75724)
(62679)
(62273)
(59632)
(40144)
(29998)
(28634)
(24358)
(23880)
(22982)
(21580)
(21049)
(19991)
(19991)
(19594)
(19204)
(18727)
(18633)
(18187)
(17805)
(15913)
(15483)
(15153)
(14523)
(14246)
(14029)
(14026)
(14020)
(12671)
(12409)
学科
(97521)
经济(97405)
管理(83209)
(74172)
(64017)
企业(64017)
方法(40407)
(36121)
数学(34098)
中国(33925)
数学方法(33523)
(28230)
教育(25243)
(23938)
业经(23519)
(22957)
地方(22765)
理论(21935)
技术(20583)
(18853)
财务(18771)
财务管理(18715)
农业(17861)
企业财务(17741)
(17736)
银行(17696)
(17488)
贸易(17478)
(16959)
(16843)
机构
大学(376385)
学院(373584)
管理(142420)
(141403)
经济(137835)
研究(128406)
理学(121403)
理学院(120004)
管理学(117817)
管理学院(117106)
中国(94540)
(82254)
科学(77628)
(74620)
(64321)
(59034)
(58402)
师范(57999)
中心(57832)
研究所(57600)
财经(54906)
(54635)
北京(53324)
业大(50927)
(49738)
(47237)
师范大学(46845)
(46824)
教育(44398)
技术(43924)
基金
项目(242429)
科学(190683)
研究(187736)
基金(170473)
(146120)
国家(144700)
科学基金(124157)
社会(114304)
社会科(107877)
社会科学(107849)
(96202)
教育(92175)
基金项目(89134)
(81399)
编号(79989)
自然(78054)
自然科(76190)
自然科学(76175)
自然科学基金(74758)
资助(69834)
成果(69164)
课题(58155)
重点(54768)
(54283)
(52144)
(51551)
项目编号(49440)
创新(47875)
(47600)
教育部(47316)
期刊
(164251)
经济(164251)
研究(125108)
中国(88980)
教育(75897)
(60481)
管理(54825)
学报(54472)
(49997)
科学(49705)
大学(42921)
学学(38399)
技术(37690)
(35000)
金融(35000)
农业(34347)
财经(27023)
业经(26207)
经济研究(25272)
(23124)
图书(22798)
问题(20315)
职业(19919)
(17987)
论坛(17987)
理论(17920)
(17636)
科技(17585)
技术经济(17396)
(16619)
共检索到588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孙大为  
“新财经”教育改革创新既注重传授财经知识和信息技术的专业技能,又注重立德树人、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协同建设的立足点,把同向而行作为协同建设基本要求,把课堂教学和实践育人作为协同建设的中心环节,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构建新财经教育改革中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新格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孙大为  
“新财经”教育改革创新既注重传授财经知识和信息技术的专业技能,又注重立德树人、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协同建设的立足点,把同向而行作为协同建设基本要求,把课堂教学和实践育人作为协同建设的中心环节,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构建新财经教育改革中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新格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彦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又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育人效果。文章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方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康瑜  
<正>“立德树人”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和关键。作为我国人才培育的重要机构,高等院校必应须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努力促进学生政治、文化、科技、人文、心理等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为国家培养出具有更高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小平   单海鹏  
新财经教育改革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新财经是“新时代”的财经教育,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对传统的财经人才培养方式的系统性变革。适应新财经教育改革的要求,必须加快数字经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于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经济特质逻辑、国家战略逻辑和社会需求逻辑,构建数字经济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三类相互融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通过指导思想、新财经理念、课程体系和融合培养四个方面的系统作用,优化构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度推进课程建设、创新优化实践教学,形成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小平   单海鹏  
新财经教育改革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新财经是“新时代”的财经教育,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对传统的财经人才培养方式的系统性变革。适应新财经教育改革的要求,必须加快数字经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于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经济特质逻辑、国家战略逻辑和社会需求逻辑,构建数字经济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三类相互融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通过指导思想、新财经理念、课程体系和融合培养四个方面的系统作用,优化构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度推进课程建设、创新优化实践教学,形成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妙然   曹一伟   张霞  
构建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是推进新财经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基于协同育人的新财经改革一方面可以促进产学研创的深度融合,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复合型财经人才。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专业升级改造、特色专业及实验班建设,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校内外教育、科研、实践育人资源整合与重构是六所代表性高校新财经教育改革的共同点。立足国家和区域战略的实现,提高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构建全方位、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实践教学支持体系,打造学校与多元主体互相支撑、合作共赢的协同育人新格局,节流与开源并举、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是地方高校新财经教育改革推进的重要路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妙然   曹一伟   张霞  
构建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是推进新财经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基于协同育人的新财经改革一方面可以促进产学研创的深度融合,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复合型财经人才。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专业升级改造、特色专业及实验班建设,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校内外教育、科研、实践育人资源整合与重构是六所代表性高校新财经教育改革的共同点。立足国家和区域战略的实现,提高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构建全方位、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实践教学支持体系,打造学校与多元主体互相支撑、合作共赢的协同育人新格局,节流与开源并举、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是地方高校新财经教育改革推进的重要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阿力更  
新时代背景下英语专业建设面临新要求、新标准及新挑战,需在固本守正的同时进行改革与创新。英语专业教育需从价值引领入手,打造教与育一体化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及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英语专业教育改革:课程思政与价值引领》一书收录了上海大学英语学院在英语专业建设领域的卓越研究成果,涉及人文教育、课程思政等方面,从课程设计及英语教学的创新入手,梳理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英语专业教育经验。该书视角新颖,内容丰富,对新时代英语专业教育改革、英语专业课程建设具有启发性及指导性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晓慧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以课程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其动力源于理念认同和目标一致,其基础源于课程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推进课程思政的现实需求,为思政课程引领协同课程思政提供了必要性;思政课程的引领性与容涵性、思政教师角色与教师师德的一致性、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成效为思政课程引领协同课程思政提供了可能性。学科协同中的价值引领、队伍协同中的角色引领、教学协同中的示范引领是思政课程引领协同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雁   刘雪蕾   陈晨   房亚惠   冷德俊  
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金融学教学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金融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也更加多元化,需要更加全面、多元化的教育。同时,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推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向,如何将课程思政和金融学教学有效结合,具有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文章旨在分析金融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课程思政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并提出金融学教学模式与课程思政协同构建的策略与方法,以期为金融专业的课程改革和思政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在研究过程中,文章运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金融学教学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课程思政在金融学教学模式协同建设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思政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浦永  
书名:《课程思政:一场深刻的改革》作者:宗爱东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81-7616-4出版时间:2022年4月定价:78元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推动国家教育事业深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全面提升大中小幼各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更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交织共生的特殊时空场域中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五位一体”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段辉军  汤飞飞  
随着新教育改革理念的融入,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开始注重立德树人教学观念的树立。因此将高职计算机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起来实现协同育人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章在分析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协同教学统一性的同时,对其开展策略进行分析,指出建设高素质计算机教学队伍、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强化立体化格局、做好大思政课堂体系构建等可以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思政时效性,以此培养高素养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睿  
课程思政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路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强化专业课程思政,并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金融人才上不断优化。高职院校要结合金融专业特点和金融行业的实际需求,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协同育人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协同,通过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家庭和企业等各方面的协同来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楠皆  
思想政治课程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发挥其对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信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思政课程具有思想教育性、人文综合性、实践育人性等特点,探索出在中职院校中存在“思政课程”同质化、与专业学习相互独立、不能与时俱进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中职院校可以从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数字技术的利用率并充分利用自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以APP为平台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学校、构建思政课程多元化点评机制等手段以发挥“思政”课程对中职学生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