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6)
2023(8995)
2022(7343)
2021(6718)
2020(5275)
2019(11460)
2018(10892)
2017(20372)
2016(10675)
2015(11783)
2014(11401)
2013(11402)
2012(10800)
2011(9720)
2010(10213)
2009(9925)
2008(9926)
2007(8876)
2006(8085)
2005(7402)
作者
(29343)
(24816)
(24543)
(23463)
(15801)
(11529)
(10984)
(9423)
(9121)
(8868)
(8513)
(8054)
(8009)
(7997)
(7844)
(7450)
(7272)
(7046)
(6849)
(6467)
(6235)
(5792)
(5744)
(5713)
(5606)
(5503)
(5364)
(5134)
(4934)
(4767)
学科
(67720)
经济(67667)
管理(42479)
(35607)
(32885)
企业(32885)
(25196)
方法(20463)
地方(18046)
数学(16705)
数学方法(16578)
中国(15588)
业经(13612)
(12831)
财政(12781)
地方经济(12420)
(12064)
技术(12019)
(11347)
财务(11342)
财务管理(11300)
(11178)
企业财务(10859)
(10777)
(10399)
理论(9807)
(9413)
金融(9413)
技术管理(9260)
(9139)
机构
大学(160458)
学院(160045)
(80365)
经济(79033)
管理(60282)
研究(56931)
理学(51452)
理学院(50928)
管理学(50331)
管理学院(49992)
(44327)
中国(43483)
(32078)
财经(31332)
科学(29414)
(28237)
(27433)
经济学(27209)
(24333)
中心(24134)
经济学院(24098)
研究所(24041)
财经大学(22867)
北京(20379)
(20359)
(19454)
师范(19368)
(18860)
商学(17788)
商学院(17596)
基金
项目(97281)
科学(78322)
研究(75156)
基金(72030)
(60847)
国家(60333)
社会(52928)
科学基金(52928)
社会科(50284)
社会科学(50269)
(37287)
基金项目(36723)
教育(33497)
(29742)
自然(29674)
自然科(29000)
自然科学(28994)
自然科学基金(28483)
资助(28194)
编号(28086)
成果(24059)
国家社会(23107)
(22828)
重点(22092)
(22065)
(21754)
创新(21653)
课题(20199)
教育部(20107)
(19975)
期刊
(99634)
经济(99634)
研究(58162)
(39534)
中国(33132)
管理(26313)
科学(19150)
学报(19084)
经济研究(18050)
财经(17835)
大学(15929)
(15782)
金融(15782)
(15624)
(15568)
学学(15169)
教育(14238)
技术(13748)
业经(12426)
问题(12068)
技术经济(10466)
农业(9973)
(9318)
世界(8703)
会计(8668)
财会(8185)
统计(8180)
(8007)
财政(8007)
(8006)
共检索到259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樊慧霞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仅是制度层面上的改革,更涉及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本文结合有关文献,梳理了财政治理现代化中的问题,并对新财政治理中的三大难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财政治理能力的提高,需要按大部制要求优化财政机构设置,设立"大财政部";国有经济治理需要进一步厘清国家治理与市场治理的边界;全球财政治理必须适应全球经济治理的需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晓虹  龚跃彩  冯任佳  
本文将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谈谈财政在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以及整顿目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混乱现象中,应采取的对策。 (一) 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改变过去明紧暗松的做法所谓紧缩的财政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言的。其含义并非是直接要求削减财政支出总额的绝对数,而是要求做到支出水平与收入水平相适应,也即收支平衡并略有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志勇  樊慧霞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财政治理只能适应全球经济治理的需要,促进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实现各国的互利共赢。国际税收治理、全球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国际财政政策协调、外汇储备管理制度改革等诸多方面均对财政治理提出了新要求。1.国际税收治理。"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成为净资本输出国,都要求有与此相适应的国际税收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谷志杰  
一、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财政秩序 财政秩序是指政府收支活动或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财政秩序具体表现在财政决策和财政决策执行两个方面。 财政决策必须依照一定的规则作出。这里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层面是指财政决策获得的结果是否符合效率目标依赖于财政决策规则的科学性;另一层面是指在财政决策规则为优的前提下财政决策是完整地还是部分地依照规则作出。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财政决策规则采取选民投票规则。如果财政决策不依多数投票规则作出,则财政行为在初始点就是无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伟  巴曙松  高辉清  
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全球经济开始逐步摆脱危机,走向复苏,其中美国经济可能在2009年率先复苏。金融体系内资金避险动机弱化、投资动机不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资产价格膨胀。危机也使全球金融和经济协调出现了新迹象,但尚无明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框架。中国经济今明两年V形复苏,GDP增速可能分别超过8%和9%,但全球经济在寻找再平衡中,可能给贸易主义以借口,国际分工体系和产业迁移不进反退;中国经济也存在着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压力。全球也面临经济刺激措施如何有序退出的挑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桂钦  
2017年9月,厦门金砖会议再一次展现出中国的大国风范,针对目前世界纷争不断的局势,提出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大国理念,提出大国担当应对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桂钦  
2017年9月,厦门金砖会议再一次展现出中国的大国风范,针对目前世界纷争不断的局势,提出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大国理念,提出大国担当应对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喻晓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将逐步超越国家的界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各国人民将走向统一的经济生活领域和统一的竞争市场。全球经济资源共享,全球生产技术信息和研究成果共享。然而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现在全世界无论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佟家栋  何欢  涂红  
美国以长期的贸易逆差为由对中国发起了持续的贸易限制与技术封锁,对多国实施单边贸易保护措施,开启了逆全球化浪潮,给世界经济增长、全球贸易体系运行以及新兴国家发展都带来了严重影响。打造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全球各国共同的诉求,而美国企图以"对等贸易"替代原有的贸易秩序,实则是以一种贸易霸凌强行实现美国与各国的贸易收支平衡,无疑是违背自由贸易原则以及市场经济规律的,也终将会以减弱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作为交换代价。当前,全球已进入了一个没有美国作为主导者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探索期和磨合期,在迈向新秩序的过程中,美国会因其放弃对全球的责任国际地位逐渐下降,而中国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过程中,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推动者、维护者、主导者的角色,承担更多更大的国际责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志勇  靳菁  
一国经济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是否具有良好的地方财政秩序。当前我国地方财政秩序的主要问题是省级以下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框架。通过立法,构建规范的地方财政秩序,是我国经济在未来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郝中华  
财政分配作为国民收入的主导性分配,要有一种良好的分配秩序。没有良好的财政分配秩序,国家的财政政策和各项财务法规就难以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研究并建立良好的财政分配秩序,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财政收支平衡,发挥财政在我国宏现经济调控中的作用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冰洋  
本文沿着"财政制度—增进公共秩序—国家能力支柱—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逻辑,建立起"国家治理财政论"的基本框架,详细阐明了财政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本文理论要点有:(1)"公共秩序"是人的基本需要和经济社会运行的保障;(2)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经济从社会中脱嵌、利益格局分化、创造性破坏三大进程,公共秩序不断面临冲击和重建过程;(3)国家治理依赖于"国家能力"的支持,国家能力的两大支柱是市场增进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4)为建设良好的公共秩序,国家治理目标是经济有效、社会有序、政治包容;(5)财政支出、收入、预算和政府间财政关系中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从不同侧面有助于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保护和控制、权利开放和维护权威等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灿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马修·P.古德曼  肖诗阳  
不可否认,埃博拉在非洲的爆发、伊斯兰国的崛起及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是2014年三例最为重大的国际事件。但该年度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也许是,中国首次挑战美国权威,加入到争夺世界经济秩序主导权的战役中。2014年中国主导并促成了包括金砖银行、应急储备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几家大型国际金融组织的成立,同时开始在亚洲逐步释放其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影响力。自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艾米·史塔特  叶玉  肖诗阳  
全球经济秩序正在发生结构性的转变:全球化势不可挡、新兴经济体蓬勃发展、前沿科技日新月异。同时,这种转变也伴随着不安定因素:金融动荡、经济发展疲软、气候变化以及其他发展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秩序,老牌国际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等等——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与挑战。人们开始怀疑,这些老牌组织能否在新秩序下继续有效发挥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