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6)
2023(6379)
2022(5331)
2021(5011)
2020(3971)
2019(8566)
2018(8566)
2017(15012)
2016(8366)
2015(9589)
2014(9064)
2013(8271)
2012(7504)
2011(6743)
2010(7108)
2009(6574)
2008(6201)
2007(6075)
2006(5308)
2005(4516)
作者
(22035)
(18305)
(17861)
(17127)
(11454)
(8715)
(8300)
(6901)
(6852)
(6726)
(6218)
(6047)
(5799)
(5667)
(5581)
(5571)
(5478)
(5335)
(5296)
(5207)
(4617)
(4571)
(4390)
(4249)
(4173)
(4149)
(4085)
(4072)
(3697)
(3629)
学科
(24926)
经济(24902)
管理(20562)
(15841)
(13417)
企业(13417)
教学(11315)
理论(9873)
中国(9675)
(8858)
教育(7847)
业经(7407)
地方(7317)
学法(6934)
教学法(6934)
方法(6727)
(6671)
(6260)
农业(5616)
(5532)
(5150)
学理(5065)
学理论(5065)
(5044)
贸易(5039)
(4843)
环境(4706)
数学(4674)
数学方法(4417)
(4365)
机构
学院(112186)
大学(108027)
研究(35303)
(34403)
管理(34053)
经济(33324)
理学(27878)
理学院(27488)
管理学(26619)
管理学院(26408)
中国(25122)
(23161)
科学(22487)
(21290)
师范(21077)
(19143)
(18418)
(17540)
技术(17085)
职业(16531)
中心(16418)
师范大学(16402)
(16068)
研究所(15610)
教育(15464)
(14675)
北京(14592)
财经(13850)
业大(13838)
(12848)
基金
项目(67500)
研究(56409)
科学(51080)
基金(42680)
(36207)
国家(35802)
社会(31392)
科学基金(30264)
教育(29799)
(29715)
社会科(29409)
社会科学(29401)
编号(26600)
(23945)
成果(23042)
基金项目(21999)
课题(20560)
(18762)
自然(17749)
自然科(17306)
自然科学(17302)
自然科学基金(16937)
资助(16643)
重点(16109)
项目编号(15700)
(15132)
规划(14803)
(14542)
(14029)
大学(13789)
期刊
(47542)
经济(47542)
研究(37127)
教育(33708)
中国(29363)
学报(16312)
(15719)
(14751)
管理(14214)
技术(14140)
科学(13794)
大学(12848)
学学(11131)
职业(11059)
农业(10326)
业经(9396)
图书(9161)
(8511)
金融(8511)
财经(7827)
经济研究(7196)
(7127)
论坛(7127)
书馆(7100)
图书馆(7100)
(6907)
技术教育(6864)
职业技术(6864)
职业技术教育(6864)
问题(5702)
共检索到180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汝葵  
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是高师院校课程建设改革的重要趋势,更是顺应基础教育改革形势和高师院校内部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化学教学论课程为例,对学科教学论课程群的特点,课程群建设的背景、思路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宏旻  成继红  
文章对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有效教学的理念、特征及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数学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提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丁静  
文章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背景,对中小学传统的教学常规作了剖析,指出了其存在的若干误区;通过分析现状,回顾历史,明确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常规既有差异性又有动态发展性;同时笔者还就面向新课程制定教学常规的三个策略:常规既严格又适度,便于操作、评估;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变教学过程"五环节"为"三环节"。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徐启海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立德树人、多元发展"的教育观,坚持走"质量加特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在教学管理上,我们悄然进行着管理策略的创新与转变。一、打造优秀团队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优质教育必须先有优秀的教师团队,学校通过全员培训、外请专家引领、教师轮流到名校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江家发  
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是高师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高师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几十年来变化不大,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脱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高师院校培养的准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为此,高师院校应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与联系,形成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以彰显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姜美玲  
新课程赋予教学以新的内涵,教学必须实现价值转型,切实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引领学生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教学变革的关键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进而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模式——思维型教学文化。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陈福琴  陈萍  尹仁珍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教师运用"五环"教学法,即"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检测",这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曾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倡导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当下,教师面对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必须对传统"五环"做"传承与革新"处理,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赋予传统"五环"新的内容和形式,即由备课变备教,由上课变导课,由批改变实践,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夕浪  
教学制度介于教学思想与教学物质设施之间 ,它以特定的组织结构、规范体系与激励机制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将新课程方案嵌入实施的组织结构内、激励机制中 ,必须重视对现行学校教学基本制度——班级授课制的检讨与反思 ,建立民主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卢尚建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变更,更是一场课程文化的变革,处于课程改革关键部位的课堂教学,其文化型态的变革更是首当其冲。新课程呼唤中小学课堂打破隔离、守成、控制和中庸的传统教学文化型态,构建合作、开放、民主和创生的新教学文化型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冯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一套全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管理体制以及课程实施方法 ,其实施有赖于教师的理解、设计和具体化 ,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则是关键性的前提。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同构关系 ,并对自身角色、教育对象以及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交往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国庆  赵宝江  
随着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数学建模教学已经成为提升高中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途径之一。我国在2003年将高中数学建模引入课程标准中,但开展十多年教学效果仍不显著,建模教学策略已成为当下高中数学教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分析与探讨了高中数学建模的教学策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大超  
传统的中小学学校管理模式是在强调统一的国本课程的条件下形成的 ,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 ,以科层体制为模本的 ,其弊端在课改的背景下显露无遗 :1 .过分重视学校工作的静态有序性。 2 .学校的办学自主性严重缺失。 3 .学校缺少与外界社会的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4.学校内部等级森严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泾渭分明。从管理的宏观视角看 ,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中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应完成以下转向 :1 .从强调常规管理转向注重创新管理。 2 .从强调有形资产的管理转向注重无形资产的管理。 3 .从强调物本管理转向注重人本管理。 4.从强调分工转向注重团队协作。 5 .从强调刚性管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元祥  
本文在对新课程批评者关于"轻视知识"评论的立论基点——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等方面的命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观、课程观、课程知识价值观转向的基本特征,阐述了课程教学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中应确立的课程知识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文军  郭宏群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三级课程"体制的出台,教师参与课程的方式成为亟待探讨的一个课题。作者在分析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背景、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教师规划的个性化课程三个层面对教师参与课程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晓瑜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表编制应树立机会平等、弹性化、综合化、人性化等新的理念。在明确了课程理念或指导思想后 ,应考虑行政、专业、技术等各种影响课程表制定的因素 ,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优先性、条件性、程度性的分析 ,确定编制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