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0)
2023(8027)
2022(6834)
2021(6187)
2020(5092)
2019(10987)
2018(10848)
2017(20056)
2016(11117)
2015(12351)
2014(11768)
2013(11033)
2012(9821)
2011(8750)
2010(8883)
2009(8541)
2008(8036)
2007(7200)
2006(6264)
2005(5827)
作者
(29609)
(24760)
(24555)
(23471)
(15620)
(11696)
(11225)
(9308)
(9274)
(8830)
(8233)
(8201)
(7927)
(7759)
(7645)
(7631)
(7557)
(7312)
(7309)
(6954)
(6103)
(6049)
(5787)
(5610)
(5589)
(5534)
(5506)
(5443)
(4981)
(4929)
学科
管理(35717)
(33517)
经济(33440)
(30177)
(26536)
企业(26536)
(13660)
(13146)
方法(11548)
(10522)
中国(10112)
业经(9927)
数学(9276)
(9191)
数学方法(9082)
(8607)
财务(8586)
财务管理(8564)
企业财务(8086)
体制(7777)
(7557)
理论(7525)
(7454)
银行(7443)
(7149)
贸易(7143)
(7057)
环境(6984)
(6976)
(6770)
机构
学院(148930)
大学(145484)
(55669)
经济(54389)
管理(52203)
研究(48441)
理学(44481)
理学院(43977)
管理学(43116)
管理学院(42844)
中国(36099)
(30373)
(29837)
科学(28964)
(24006)
(23450)
财经(23021)
(22671)
中心(22089)
研究所(21398)
(20663)
(20390)
业大(20387)
师范(20152)
(18433)
北京(18160)
技术(18073)
(17784)
农业(17649)
经济学(17203)
基金
项目(98085)
科学(77596)
研究(74954)
基金(70090)
(60515)
国家(60012)
科学基金(51928)
社会(46635)
社会科(44143)
社会科学(44135)
(39903)
基金项目(36623)
教育(36261)
(33093)
自然(32743)
自然科(31975)
自然科学(31968)
编号(31773)
自然科学基金(31360)
资助(27232)
成果(26394)
(24050)
课题(22850)
重点(22721)
(21417)
(21240)
(20949)
创新(20070)
(19832)
(19694)
期刊
(66696)
经济(66696)
研究(44876)
中国(33276)
(26165)
教育(22950)
学报(22548)
(22503)
管理(20872)
科学(20364)
大学(17416)
学学(16393)
农业(14944)
(14115)
金融(14115)
技术(13364)
业经(12147)
财经(11695)
经济研究(10911)
(10044)
职业(8071)
问题(7989)
(7527)
财会(7448)
(7109)
(7002)
会计(6889)
科技(6828)
现代(6407)
(6356)
共检索到226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晓瑜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表编制应树立机会平等、弹性化、综合化、人性化等新的理念。在明确了课程理念或指导思想后 ,应考虑行政、专业、技术等各种影响课程表制定的因素 ,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优先性、条件性、程度性的分析 ,确定编制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丁静  
文章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背景,对中小学传统的教学常规作了剖析,指出了其存在的若干误区;通过分析现状,回顾历史,明确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常规既有差异性又有动态发展性;同时笔者还就面向新课程制定教学常规的三个策略:常规既严格又适度,便于操作、评估;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变教学过程"五环节"为"三环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宏旻  成继红  
文章对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有效教学的理念、特征及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数学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提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徐启海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立德树人、多元发展"的教育观,坚持走"质量加特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在教学管理上,我们悄然进行着管理策略的创新与转变。一、打造优秀团队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优质教育必须先有优秀的教师团队,学校通过全员培训、外请专家引领、教师轮流到名校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夕浪  
教学制度介于教学思想与教学物质设施之间 ,它以特定的组织结构、规范体系与激励机制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将新课程方案嵌入实施的组织结构内、激励机制中 ,必须重视对现行学校教学基本制度——班级授课制的检讨与反思 ,建立民主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元祥  
本文在对新课程批评者关于"轻视知识"评论的立论基点——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等方面的命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观、课程观、课程知识价值观转向的基本特征,阐述了课程教学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中应确立的课程知识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文军  郭宏群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三级课程"体制的出台,教师参与课程的方式成为亟待探讨的一个课题。作者在分析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背景、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教师规划的个性化课程三个层面对教师参与课程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汝葵  
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是高师院校课程建设改革的重要趋势,更是顺应基础教育改革形势和高师院校内部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化学教学论课程为例,对学科教学论课程群的特点,课程群建设的背景、思路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尹后庆  
新修订的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于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广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既被赋予了时代的使命又迎来了崭新的挑战。从这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要求看,未来特别需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广大学校承担起日趋深化的课改任务。1. 让学校在课改实践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使命学校是教育的实践场所,是教育变革的基本单元。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再完美的改革蓝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丽  
为了让毕业生能胜任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在校期间,要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其中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很好的为社会建设服务。所以,高职院校的健康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陈福琴  陈萍  尹仁珍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教师运用"五环"教学法,即"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检测",这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曾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倡导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当下,教师面对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必须对传统"五环"做"传承与革新"处理,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赋予传统"五环"新的内容和形式,即由备课变备教,由上课变导课,由批改变实践,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姜美玲  
新课程赋予教学以新的内涵,教学必须实现价值转型,切实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引领学生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教学变革的关键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进而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模式——思维型教学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学校教育哲学不是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哲学,而属于一种观念层次上的教育哲学,它的结构包括使命、核心价值和愿景。学校教育哲学作为学校活动的灵魂,是学校行为的先导,深刻影响着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的变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有利于特色学校建设和校本课程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卢尚建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变更,更是一场课程文化的变革,处于课程改革关键部位的课堂教学,其文化型态的变革更是首当其冲。新课程呼唤中小学课堂打破隔离、守成、控制和中庸的传统教学文化型态,构建合作、开放、民主和创生的新教学文化型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冯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一套全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管理体制以及课程实施方法 ,其实施有赖于教师的理解、设计和具体化 ,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则是关键性的前提。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同构关系 ,并对自身角色、教育对象以及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交往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