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7)
- 2023(7270)
- 2022(6192)
- 2021(5735)
- 2020(4367)
- 2019(10302)
- 2018(10258)
- 2017(18668)
- 2016(10527)
- 2015(11942)
- 2014(12280)
- 2013(11789)
- 2012(11426)
- 2011(10535)
- 2010(11074)
- 2009(9935)
- 2008(9723)
- 2007(8837)
- 2006(8381)
- 2005(8059)
- 学科
- 济(44545)
- 经济(44495)
- 业(25870)
- 管理(23410)
- 企(20130)
- 企业(20130)
- 中国(17372)
- 地方(17274)
- 农(13785)
- 业经(11964)
- 制(11588)
- 教学(10971)
- 银(9893)
- 银行(9874)
- 融(9854)
- 金融(9854)
- 地方经济(9768)
- 行(9728)
- 发(9719)
- 农业(9425)
- 财(9417)
- 方法(9088)
- 理论(8838)
- 体(8498)
- 学(8493)
- 教育(7845)
- 数学(7508)
- 发展(7318)
- 展(7293)
- 数学方法(7260)
- 机构
- 学院(147586)
- 大学(142446)
- 研究(60054)
- 济(57396)
- 经济(55957)
- 管理(46162)
- 中国(45405)
- 理学(37315)
- 科学(36796)
- 理学院(36658)
- 管理学(35856)
- 管理学院(35547)
- 京(33406)
- 所(32465)
- 研究所(28983)
- 财(28691)
- 范(26479)
- 师范(26212)
- 中心(26210)
- 江(26058)
- 农(25940)
- 北京(22671)
- 院(21461)
- 州(21219)
- 师范大学(20929)
- 财经(20404)
- 省(20342)
- 教育(19928)
- 技术(19887)
- 农业(19685)
- 基金
- 项目(86566)
- 研究(69021)
- 科学(65945)
- 基金(55753)
- 家(48600)
- 国家(48059)
- 科学基金(39439)
- 社会(39147)
- 社会科(36897)
- 社会科学(36891)
- 省(36884)
- 教育(34032)
- 划(30715)
- 编号(30436)
- 基金项目(28807)
- 成果(26369)
- 发(25793)
- 课题(24300)
- 自然(23403)
- 自然科(22747)
- 自然科学(22743)
- 资助(22700)
- 自然科学基金(22280)
- 重点(21059)
- 发展(20961)
- 展(20553)
- 年(20246)
- 部(18115)
- 创(18029)
- 性(17978)
共检索到259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鉴 王子君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十余年来,课堂教学方式经历了传统讲授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实践育人方式三大类教学方式的变革。本研究对13个省353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主要使用的教学方式是传统讲授教学方式和新型实验、体验探究方式,大多数教师认为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是补充关系;教师对单一使用传统讲授教学方式普遍持否定态度,对实验探究和情境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持肯定态度,对实践育人方式尚处在探索阶段;城市教师和小学教师使用传统讲授教学方式的比重更低,东部地区教师使用传统讲授方式比重更高、使用探究方式和实践育人方式的比重偏低;参加培训是教师学习和掌握新型教学方式的有效路径,教学方式专题培训对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有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变革需要从国家政策层面明确建构中国特色的教学方式体系,学校层面鼓励与保障教师开展实践育人方式的尝试与探索,教师个人层面要积极探索并掌握素养导向的新型教学方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洋 王阿舒
本研究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座谈以及听课,将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乌鲁木齐市和喀什地区131名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从汉语表达、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汉语教师的汉语水平有所提升,但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仍需加强;(2)教学设计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多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在教学实施中教学活动有所增加,但真正让学生参与、实践和体验的内容相对较少;(4)教学反思意识不强、方式单一;(5)教学评价方式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茂林
据英国《独立报》2007年7月9日报道,作为英国全国课程改革的一项新措施,英国新上任的儿童、学校与家庭部(DCSF)大臣艾德.鲍尔斯(EdBalls)将于7月12日宣布,英国的中小学生从11岁开始,将学习一门名为"如何管理银行账户、如何买房"?的课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端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对自《1 988教育改革法》颁布以来英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方面最为突出的改革与变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这些改革与变化主要包括 :课程控制从校本课程到国家课程的变化 ;教学活动从教师自治到目标定向的变化 ;教学模式从儿童中心到学科中心的变化 ;教学评价从形成性评价到终结性评价的变化。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英两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异同的原因
关键词:
英国 课程 教学 中小学 基础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翌 马云鹏 张治平
判断在学校教育中发生的改革是不是"课程改革",一要看改革的是不是"课程",二要看是不是有"除旧布新"的"改革"存在。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教育改革,算得上真正意义的"课程改革"的只有五次。说明人们对所谓的"八次课程改革"是一种想当然的接受。因而需要对"课程改革"的概念进行认真审思,"课程改革"的概念框架需要重建,"课程改革"的本体理论研究需要加强,概念提出后需要从方法论角度进行明确化与清晰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八次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廖哲勋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原设置的学科中心课程存在的弊端,提出并阐明了改革中小学课程结构的主张,着重阐述了新世纪中小学课程结构改革的总体构想及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设置的新方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白彦茹
本文通过对日本中小学课程较为全面的介绍,揭示出日本中小学课程的发展趋势:道德教育将进一步受到重视;压缩课时,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并提出了对我国课改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日本 中小学 课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荣安
本文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概括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研究报告中所分析的亚洲各国90年代课程改革的重点,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可以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亚洲国家 中小学 课程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美兰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对小学各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学校立足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校本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建设的教学管理,是提升小学各科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而《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一书,不仅对中小学课程建设方法、课程建设标准等进行了系统性论述,更提出了小学课程建设中的教学管理策略。对此,本文将围绕着该书内容进行研读,从中获取相关启示,对小学课程建设及其教学管理的方法进行创新性探索,以期促进小学课程教学高质量开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雪梅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中小学在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对多所学校课程规划文本的分析,指出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主要表现为:改革呈现出多种课程话语表达,但实际上却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一元取向;制订了多维的课程目标,却未与课程设置相匹配;构建了富有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却没有相应的课程更新机制;重视课程改革中的合作与监控,但不能对其充分、合理运用。实践中,我们应认识这一现状,将其作为改进学校课程的突破口。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程规划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韩绪芹
在新课程体系的视野中 ,中小学图书馆被定位于课程资源 ,图书馆的地位、功能及图书馆员的身份都因此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图书馆必须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储量和信息化水平 ,实现由静态图书馆向动态图书馆的转变 ,图书馆员必须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教育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尹弘飚 李子建 靳玉乐
教师的认同感对决定课程改革成败而言非常关键。本研究对重庆市北碚实验区的两所学校进行了个案分析 ,同时也对认同感测量工具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该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满意 ;两校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同程度较高 ,其中小学教师的认同感又高于初中教师 ;教师都比较热爱教学工作 ;然而 ,新课程改革中的各种资源支持还不充分 ,导致新课程的实用性降低。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教师 认同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漷
课型是对课堂教学结构形态的一种抽象描述,它是课程理论或课程变革的标志之一。研究课型事实上的变化可以推论某种理论或变革对课堂实践所带来的影响。该文旨在从实证的角度证明我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形态是怎样的,有哪些具体的特征。结果发现,从课堂时间和行为的角度看,我国初中语文、数学的主要课型是互动型和讲授Ⅱ型,讲授Ⅰ型基本上已退出历史舞台,学习指导型还在发展中;互动型课堂中学生课堂自主提问和教师推进水平需要进一步改善;讲授Ⅱ型课堂中教师讲授内容的趣味性和思维可视度水平有待提升。
关键词:
初中 课型 讲授 互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叶澜一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不少学校冲破了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增设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