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
2023(1785)
2022(1480)
2021(1498)
2020(1036)
2019(2314)
2018(2225)
2017(3701)
2016(2387)
2015(2788)
2014(2828)
2013(2365)
2012(2169)
2011(2034)
2010(2002)
2009(1616)
2008(1467)
2007(1272)
2006(1070)
2005(949)
作者
(5649)
(4652)
(4604)
(4442)
(2895)
(2273)
(2217)
(1879)
(1824)
(1765)
(1681)
(1640)
(1538)
(1501)
(1472)
(1457)
(1445)
(1378)
(1348)
(1282)
(1253)
(1190)
(1174)
(1084)
(1080)
(1060)
(1057)
(1044)
(1043)
(1029)
学科
教学(4813)
教育(3985)
管理(3733)
理论(3546)
(3355)
经济(3353)
学法(3086)
教学法(3086)
(2683)
学理(2569)
学理论(2569)
(2275)
企业(2275)
研究(1960)
中国(1840)
(1641)
政治(1506)
思想(1483)
思想政治(1425)
政治教育(1425)
治教(1425)
德育(1409)
业经(1244)
(1186)
(1117)
研究生(1091)
(1033)
工作(1016)
计算(1000)
农业(998)
机构
学院(27733)
大学(27275)
研究(8785)
管理(7613)
(6738)
师范(6685)
教育(6567)
理学(6392)
理学院(6272)
职业(6202)
(6167)
技术(6093)
管理学(5990)
管理学院(5933)
科学(5536)
(5535)
师范大学(5405)
经济(5203)
(4799)
中国(4707)
技术学院(4572)
职业技术(4439)
(4108)
(4028)
北京(3988)
中心(3825)
研究所(3731)
业大(3435)
(3393)
(3381)
基金
项目(18079)
研究(17027)
科学(13310)
教育(10855)
基金(9828)
编号(9236)
(8594)
(8113)
国家(7988)
成果(7935)
社会(7730)
课题(7420)
社会科(7187)
社会科学(7185)
(7062)
(6857)
科学基金(6662)
项目编号(5262)
基金项目(5097)
大学(4971)
规划(4854)
研究成果(4635)
(4525)
重点(4485)
(4406)
(4220)
(4154)
年度(3936)
教学(3879)
资助(3852)
期刊
教育(15615)
研究(10011)
中国(8882)
(7616)
经济(7616)
职业(4747)
技术(4638)
学报(3667)
(3319)
大学(3215)
管理(3130)
技术教育(3119)
职业技术(3119)
职业技术教育(3119)
科学(2809)
图书(2667)
农业(2599)
学学(2341)
(2317)
(1986)
论坛(1986)
高等(1854)
成人(1827)
成人教育(1827)
书馆(1821)
图书馆(1821)
业经(1702)
(1693)
情报(1559)
职教(1370)
共检索到43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窦桂梅  
新课程改革,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是完整的个体,教育的对象是完整的人。学校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须打破原有分科课程间的壁垒,有效整合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校本课程,使之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基于国家课程又丰富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清华附小围绕"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通过多样化、全方位的课程整合,结构化、弹性化的管理整合,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1+X课程"育人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柳   许晓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加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外语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构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大学外语语言教学的特点,使其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至关重要。从教学内容、教师队伍、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深入剖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实践,提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建设路径,使大学外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着力构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格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柳   许晓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加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外语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构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大学外语语言教学的特点,使其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至关重要。从教学内容、教师队伍、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深入剖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实践,提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建设路径,使大学外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着力构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格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兴冲  
培养新时代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一流造价工程师,需要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此,以《计算机辅助工程造价》为例,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日常课程教学,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互相渗透的教学体系,充分融入思政元素,旨在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努力让每位工科毕业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工程科技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欣  温暖  
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今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育人体系要想获得长足有效的建设和发展,应该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建设机制为路径,以实践基地为依托,更好更长效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浩天  孙芳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既能推进职普融通,又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吉林大学附属小学设计了以校园百家讲坛为主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在观念上端正了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在情感上深化了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感知,在精神上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责任担当。为克服时间精力消耗大、潜在的教育不公、学生了解反思不够、家长不够重视的问题,又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家校合作、融入学科教学等方面作了相应改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仇鹏飞  吴俊  卞清  邹冬云  
"双一流"建设需要打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基础,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弱化或边缘化的地位。南京大学从2015年开始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以现有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满足需求,对课程体系加以提升和完善,形成了"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的改革氛围,初步构建了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孔德兰  陶永诚  
伴随着全国上下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行动和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深入,教育部等七部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推进高等教育实践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部署。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着力建设统分结合的高职实践育人体系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一、发挥自身优势,在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上使力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挺  马新新  
建立高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是高职院校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深化“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综合质量的重要之举。高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类型层次清晰度上表现为类型特色融入课程思政不深、思政课程吸纳类型特色不足;在互融互促粘合度上表现为教师双向协同意识不强、课程双向协同机制不活;在协同绩效满意度上表现为质量评价落脚点聚焦不准、成果转化应用性评价不实。高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的定位为顺应高等教育时代特征、适应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对应高职教育层次特质。据此提出高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的重构策略:在供应链层面优化课程供给侧协同基础;在创新链层面健全育人管理侧协同机制;在价值链层面完善质量需求侧协同评价。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窦天芳  姜爱蓉  
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从2000年开始利用校园网收集研究生学位论文电子版全文的思路、措施以及技术手段,对收集电子版全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波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内涵与外延包含历史、精神、职业、特色、器物各要素,发现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存在认识缺位、理解偏位、实践错位等问题。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提出应从理念、课程、实践、保障等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育人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春光  张旭  牟献友  
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对目前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的观点,并从构建科学的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探讨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设置最优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与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秀兰  
坚持"以生为本"教育思想,把握"以德育人"方向,贯彻"实践育人""三全育人"理念,经10年的高职育人实践,以"朋辈互助研究中心"为理论指导平台,建立了规范的朋辈教育机制,搭建了完整的朋辈育人体系,取得了理想的育人成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井明伦  李明娟  王小东  杜洪涛  
坚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品德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就业创业、工农群众等相结合,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思想品德保障、能力保障体系,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余勤  曾晓东  王建  杨晓梅  梁斌  
以"计算机基础及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目标导向"式课程教学体系,并对该体系的实践结果进行了评价。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新课程教学体系能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声道、填鸭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交流、提问质疑、辩论",把课程目标由传统的"教师教授什么"变为"学生学到什么"。对新专业认证标准下的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