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9)
2023(5153)
2022(4336)
2021(4291)
2020(3612)
2019(7782)
2018(8068)
2017(14260)
2016(8365)
2015(9665)
2014(10086)
2013(9267)
2012(8889)
2011(8180)
2010(8344)
2009(7947)
2008(8027)
2007(7742)
2006(7029)
2005(6204)
作者
(25140)
(20998)
(20820)
(20018)
(13300)
(10174)
(9685)
(8241)
(8227)
(7623)
(7177)
(7106)
(6847)
(6706)
(6695)
(6298)
(6297)
(6211)
(6195)
(6018)
(5656)
(5230)
(5100)
(4987)
(4868)
(4750)
(4697)
(4574)
(4466)
(4424)
学科
(28361)
经济(28213)
管理(20903)
(16645)
(15357)
企业(15357)
(12903)
理论(10337)
方法(10333)
中国(9776)
(8621)
(8224)
业经(7658)
(7500)
教育(7414)
(7336)
(6883)
数学(6088)
数学方法(5878)
教学(5394)
(5200)
银行(5176)
地方(5121)
(4990)
(4940)
金融(4933)
农业(4903)
社会(4677)
(4466)
体制(4266)
机构
大学(120787)
学院(118429)
研究(44453)
(39017)
管理(37824)
经济(37760)
中国(31891)
理学(31221)
理学院(30735)
管理学(29799)
管理学院(29566)
科学(29381)
(27469)
(23792)
(22973)
研究所(21466)
(21235)
师范(20975)
(20595)
(20277)
中心(20120)
农业(18094)
业大(18024)
北京(17626)
师范大学(16670)
教育(16273)
技术(16196)
(15914)
(15648)
财经(15423)
基金
项目(72706)
科学(55474)
研究(55271)
基金(49039)
(43258)
国家(42800)
科学基金(34782)
社会(33236)
社会科(29981)
社会科学(29968)
(29482)
教育(28182)
(25417)
基金项目(24715)
编号(24349)
成果(23131)
自然(21525)
自然科(21025)
自然科学(21016)
自然科学基金(20618)
资助(20507)
课题(18419)
重点(16988)
(16037)
(15443)
(15196)
项目编号(14960)
(14352)
(14094)
大学(13846)
期刊
(52064)
经济(52064)
研究(38347)
中国(32870)
教育(28014)
学报(24678)
(22036)
科学(19673)
大学(18163)
(17632)
学学(16582)
管理(15014)
农业(14567)
技术(11056)
(9331)
金融(9331)
图书(8945)
财经(8641)
业经(7725)
(7671)
经济研究(7593)
(7560)
职业(7083)
(7079)
业大(6676)
书馆(6470)
图书馆(6470)
(6264)
论坛(6264)
问题(6254)
共检索到195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永军  徐华丽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以主体地位,但实际上教师依然处于"受动地位"。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自身阶层属性和外在观念与体制的限制下,其主体意识与能力未能获得有效的体现和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爱平  
目前,公开课中主导型的师生关系依旧是"支配—从属"的关系。从教育社会学视角出发,审视这一师生关系"长存"的问题所在,可以发现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古代"师道尊严"与外来"支配—从属"的"契合",特殊"场域"与不良"惯习"的影响,"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支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凌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与知识的关系"这个由法国创造的概念逐渐在法语圈教育研究领域传播开来,引导人们逐渐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了学生"主体"上,放到了学生所置身的环境的复杂性上。本文着重阐述巴黎第八大学 ESCOL 小组提出的有关"与知识的关系"的教育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并介绍其关于学业失败的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结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社字  史宝金  王德胜  
"职普比大体相当"是我国建设技能型社会、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基础性政策,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精准扶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巨变以及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的深刻变革,特别是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全面审视,"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需要通过功能的调适、适度的妥协以及符号的重构等路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从不完全的职业教育"类型观"向完全的职业教育"类型观"转变,从职业教育的"平衡观"向职业教育的"均衡观"转变,从狭义的"学校教育观"向"大职业教育观"转变,从传统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观向"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宗旨观转变,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计划观"向"市场观"转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建祥  
在高校的发展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高校的声誉不仅在于它的办学规模和校舍等硬件条件,更重要的在于其一代代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高校发展的关键不仅在其占有的物质资源条件,更重要的在于其教师队伍的素质尤其是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是由于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主体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在办好高等教育中,必须树立教师主体论的思想观念,并把这一思想观念自觉地贯彻落实到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家建  
对主体领域开展研究是经典时代的社会学主旨,涂尔干、韦伯等理论家都对现代社会的总体格局有过深入的论述。在当前,因为现代性的演进,主体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其中,政府、企业、金融、法律四个方面的影响力最为显著,也是社会科学应该关注的主体领域。主体领域的研究能力决定着社会学的理论想象力和经验解释力。同时,主体领域的研究是一个学科竞争的场域,无论是量化分析还是质性分析,都需要通过主体领域的研究提升方法能力。社会学具有底层关怀,但学术研究不应囿于底层路线,对社会事实的总体理解是一种学科价值的传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红艳  
在校企合作系统中,各参与主体性质不同,利益诉求也不同。在各参与主体的多维互动关系中,他们都担当着多重角色,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并且都以自己的价值取向为中心,这样必然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基于系统论和社会学视阈,为实现校企合作系统的价值最大化,必须建立一种价值平衡机制,以使校企合作系统的整体价值和各参与主体的个体价值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上升的动态平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高贤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开放办馆的意义,认为开放办馆有利于推进个人社会化进程;有利于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道德水准;有利于促进图书馆员自身社会化。
[期刊] 求索  [作者] 徐拥军  
档案记忆观不仅是指从社会记忆、集体记忆视角对档案、档案工作及档案工作者的系统认知,而且也是从档案学视域对社会记忆、集体记忆及其建构的独特认知。其思想内涵主要包括:档案是建构社会记忆的不可替代要素;档案工作是建构社会记忆的受控选择机制;档案工作者是建构社会记忆的能动主体;档案记忆促进身份认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霞  侯冰婕  
随着时代发展,人作为城市的主体对客体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进阶对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学角度,综合哲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思想,分析城市社会发展阶段,探讨城市主体价值取向,研究城市主客体作用模式,总结出不同时代主体意识下的城市模式,划分为工具城市、功效城市、价值城市、交往城市四个阶段,并提出适宜当下我国城市建设的"交往城市"模式,定义其内涵,分析其空间,探讨其现实规划手段。以此倡导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主体价值取向从单一的工具理性走向与价值理性的融合统一,真正建成"人"的城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文全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说法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流行甚广,然而,当把这一命题置于哲学的、教育学的、逻辑学的多学科视角的理性拷问后,不难发现这一看似科学的、进步的"教育公理"却存在着诸多的谬误。错误的教育理论必然误导教育实践的发展,要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就必须祛弊归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安永志  
体育教师文化素养是体育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体育素质融合体,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义务教育公平的实现、体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建设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教师文化素养区域差异的社会学因素进行了探析,认为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体育教师校本研修机制、体育教师文化素养建设区域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和推进西部地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体育教师的文化自觉是消解体育教师文化素养区域差异的主要策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金平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三十余年,高考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伴而随的是对于高考政策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加,而且所评说的主题、运用的学科视角、使用的话语体系等也发生着极大变迁。对于高考政策研究所呈现出的这种变化,固然与政策自身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政治文化的影响、政策合法性危机以及研究群体成分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凌一鸣  
知识社会学以研究知识与社会及其相关要素的互动关系为旨归,这一目标与图书馆的历史发展进程关系密切。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重新考察现有的图书馆史研究范式,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近代图书馆的出现与发展路线不但直观反映社会知识体系的解构与重构,更依靠自身职能的发挥与改进参与其中。作为从业人员,图书馆员也随着社会知识体系对图书馆的需求展现出了二元化的行业变革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