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8)
- 2023(6881)
- 2022(5616)
- 2021(5452)
- 2020(4455)
- 2019(10219)
- 2018(9836)
- 2017(18044)
- 2016(9618)
- 2015(10948)
- 2014(10114)
- 2013(10277)
- 2012(9618)
- 2011(9077)
- 2010(8837)
- 2009(8253)
- 2008(8184)
- 2007(7051)
- 2006(6077)
- 2005(5585)
- 学科
- 济(40808)
- 经济(40766)
- 管理(28845)
- 业(27164)
- 企(23079)
- 企业(23079)
- 方法(17232)
- 中国(15845)
- 数学(14819)
- 数学方法(14715)
- 技术(11986)
- 贸(10586)
- 贸易(10576)
- 易(10412)
- 财(9350)
- 技术管理(9322)
- 农(9075)
- 学(8925)
- 业经(8338)
- 制(8269)
- 银(8105)
- 银行(8093)
- 行(7874)
- 融(7550)
- 金融(7549)
- 和(6913)
- 环境(6475)
- 出(6123)
- 关系(5996)
- 理论(5822)
- 机构
- 大学(140302)
- 学院(134751)
- 济(66795)
- 经济(65975)
- 研究(53614)
- 管理(50561)
- 理学(43648)
- 理学院(43090)
- 管理学(42595)
- 管理学院(42316)
- 中国(42265)
- 京(30357)
- 科学(29763)
- 财(28847)
- 所(26481)
- 研究所(24156)
- 财经(23138)
- 中心(22958)
- 经济学(22635)
- 经(21480)
- 经济学院(20334)
- 北京(19877)
- 农(19388)
- 院(18894)
- 范(17877)
- 江(17832)
- 师范(17719)
- 财经大学(17454)
- 科学院(16557)
- 业大(16462)
- 基金
- 项目(90305)
- 科学(73790)
- 基金(70015)
- 研究(66775)
- 家(61711)
- 国家(61280)
- 科学基金(52501)
- 社会(46144)
- 社会科(43991)
- 社会科学(43982)
- 基金项目(36160)
- 自然(32021)
- 自然科(31373)
- 自然科学(31366)
- 自然科学基金(30869)
- 省(30766)
- 教育(29664)
- 划(27606)
- 资助(27574)
- 编号(23894)
- 创(21958)
- 部(21890)
- 国家社会(21201)
- 中国(21016)
- 创新(20927)
- 重点(20663)
- 成果(20525)
- 发(19748)
- 教育部(19336)
- 人文(17818)
共检索到210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涨宝
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正日益向世界彰显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国内外学者也正从不同视角、使用不同理论、运用不同方法探究十九大后的中国影响与中国前景。武汉大学项久雨教授的力作《中国新贡献》(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版)正是这众多对十九大影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培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安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习近平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基于新时代新阶段的新特点、新要求,进一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体来说,科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高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位,系统谋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统筹安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明确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透彻论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等,不断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国式现代化 新阶段 新征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传江 聂华
与时俱进是十六大报告的精髓,充满创新精神是十六大报告的一大特点,尤其是在经济理论创新方面有重大突破和贡献,这主要体现在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和“三农”、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十六大报告 经济理论 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二震 戴翔
伴随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国际分工的深度演进,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但现有全球经济治理却未能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继而出现了三个方面的不适应:不适应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变化,不适应国际分工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全球经济包容性发展的需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待变革和完善。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不仅符合自身利益诉求,同时也是顺应和引领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的是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十
关键词:
习近平 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权衡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全球化方向变得扑朔迷离。在经济低迷增长过程中,世界经济出现了一系列内在的"悖论"。"悖论之谜"在于上一轮发展周期内形成的结构性困境制约了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走出"悖论"的出路依赖于世界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长周期。当下的世界经济正处在旧周期的衰退和新周期的孕育阶段;世界经济已告别上一轮发展长周期,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在周期性转换过程中,世界经济需要从传统的斯密型增长模式走向熊彼特式增长新模式。值的一提的是,在世界经济新旧发展周期转换过程中,中国提出的五大发展新理念,既有助于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也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转型调整和复苏增长,更有助于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劲 吕文晶
首先梳理了创新研究的起源和演变,总结了创新研究发展过程中代表性的学术工作和相应研究者。随后从经济学、管理学、政策研究和方法论的视角,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创新研究成果和主要学术贡献进行了总结和整理,最后讨论了创新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中国创新研究的未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实施"156项"建设项目,对当代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它启动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模式;促进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打下了改革开放的工业化技术基础;奠基了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能源工业、制药工业等基础工业体系;催生了航空工业、航天工业、船舶工业、电子工业、兵器工业等国防工业体系;形成了全国若干重要的工业基地。"156项"建设项目是中国建成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奠基石,是后发国家推进工业化发展的成功案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希敏 白永秀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谈到收入分配问题时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像十六大报告这样明确地提出生产要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聂艳晖
技术和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本文以索洛—纳尔逊同期模型为基础,试图建立包含资本、劳动体现型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而对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测度。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经济增长 贡献 测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颖
谈邓小平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新贡献●于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继承了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经济增长思想,认为社会主义要最终得到巩固和发展,必须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同时提出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因此,必须从国情出发,主动驾驭周期,实现台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谭再生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主张发展经济科技文化事业需要对外开放,并科学预见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在这方面更大地迈进。列宁、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理论,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但鉴于当时历史条件和一些“左”的政策的影响,他们都没有能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开放系统理论。只有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开放理论,并把这个理论升华到更高的新境界,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对世界和中国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对外开放理论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对外开放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与新贡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洁 周朝民 郑尊信
大量的海内外实践表明,发展业务流程外包(BPO)对于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了业务流程外包对于自主创新(包括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贡献;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结合对应分析,研究了BPO对自主创新能力贡献度。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整体而言,业务流程外包有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且不同外包形式影响不同的创新内涵(即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
关键词:
业务流程外包 自主创新 贡献度 对应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立平 宋夏云 刘爱军
本文采用面板变系数模型研究了不同地区自主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贡献;采用地区和时间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自主研发投入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自主研发投入存在明显的地区门槛效应;自主研发投入时间门槛效应明显,其弹性系数逐年提高;引进技术、购买国内技术、更新改造、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绩效总体不高,反映出中国高技术产业引进技术二次开发水平不高、更新改造层次较低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