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1)
2023(4474)
2022(3777)
2021(3475)
2020(2839)
2019(6291)
2018(6213)
2017(11578)
2016(6191)
2015(6795)
2014(6187)
2013(6075)
2012(5603)
2011(5126)
2010(5384)
2009(4969)
2008(5101)
2007(4844)
2006(4189)
2005(3864)
作者
(16681)
(13952)
(13936)
(12943)
(9012)
(6668)
(6258)
(5370)
(5166)
(5146)
(4690)
(4569)
(4532)
(4496)
(4334)
(4264)
(4258)
(4076)
(4042)
(4030)
(3400)
(3337)
(3322)
(3181)
(3172)
(3171)
(3160)
(3113)
(2826)
(2779)
学科
(26015)
管理(25232)
(24892)
企业(24892)
(22435)
经济(22416)
技术(11842)
技术管理(9239)
中国(7505)
业经(7148)
方法(6899)
(5636)
(5596)
理论(5521)
(5285)
(5254)
(5187)
(5090)
银行(5084)
地方(4988)
(4911)
(4688)
数学(4583)
数学方法(4449)
(4445)
贸易(4441)
(4367)
金融(4367)
(4312)
(4308)
机构
学院(85732)
大学(85408)
管理(36027)
(35797)
经济(35012)
理学(30971)
理学院(30616)
管理学(30221)
管理学院(30015)
研究(29260)
中国(21798)
(17802)
科学(16284)
(15881)
(14155)
(13542)
研究所(12721)
中心(12538)
财经(12428)
(11314)
师范(11245)
北京(11210)
(11191)
(10909)
(10779)
(10618)
商学(10228)
商学院(10116)
经济学(10053)
业大(9990)
基金
项目(54576)
科学(44231)
研究(41477)
基金(39530)
(33905)
国家(33607)
科学基金(29669)
社会(27010)
社会科(25680)
社会科学(25670)
(21946)
基金项目(20581)
教育(18912)
自然(18646)
自然科(18273)
自然科学(18266)
(18129)
自然科学基金(17965)
编号(16657)
(15003)
资助(14933)
创新(14086)
成果(13797)
(12251)
重点(12212)
课题(11856)
(11684)
项目编号(10916)
国家社会(10897)
(10730)
期刊
(42956)
经济(42956)
研究(26416)
中国(19785)
管理(17602)
(11948)
教育(11706)
科学(11515)
学报(10531)
(9893)
技术(8376)
大学(8150)
(7995)
金融(7995)
学学(7425)
业经(7161)
经济研究(6663)
农业(6538)
科技(5867)
图书(5721)
财经(5699)
(5131)
论坛(5131)
技术经济(5087)
(4987)
现代(4850)
问题(4695)
商业(4548)
(4474)
书馆(4103)
共检索到134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青枝  
徐州方志及后编江苏艺文志等志书,皆著录有清代焦凤翔《驱病集》,但未详存佚,难窥其貌,新发现《驱病集》手稿,可据补。手稿为地方文献轶事辑录,涉及大量的农民战争、朝野见闻、鬼狐故事、古迹考据、山川游历、地方灾异及各地风俗等等,思想内容积极健康,颇多可发掘者。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涵  
辑佚是整理研究中国古籍的手段之一,明清以来,它逐渐形成和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从而成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辑佚学的研究是对保存在群书中的已失传文献的佚文进行搜集整理,编辑成册,以达到恢复其全貌,或辑录出一个残本的目的。我国古代辑佚工作始于南宋,消沉于元明,至清代则有大的发展,成果累累,功绩卓著。本文拟对清代辑佚工作做一全面系统的总结。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宣标  
尤侗编纂的《艺文志》五卷是康熙18年以来的首部《明史艺文志》稿本。此书不易得见,以致有学者认为它已经亡佚,实则上海图书馆藏有此书的清刻本。依据这一新见版本,订正《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的两处错误,并从序文、分类、断代等方面的对比论证尤侗《艺文志》对殿本《明史艺文志》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侯富芳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清季学术巨擘。他的著作历史上曾三次结集刊行:第一次是清嘉庆十一年至十二年间刊行《潜研堂全书》(钱氏家刻本);第二次是光绪十年刊行《嘉定钱氏潜研堂全书》(长沙龙氏家塾刻本);第三次是上世纪末,陈文和先生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钱氏诗文有《潜研堂文集》、《潜研堂诗集》、《潜研堂诗续集》。在第三次结集整理中,陈文和先生又广为搜罗集外诗文,共得佚文约80篇,佚诗若干,编为《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钱斌  
在家谱中新发现蔡元培六篇佚文。在梳理其写作背景、写作年代以及相关人物时,挖掘出蔡元培等人一些鲜为人知的史迹。这六篇佚文还蕴含了蔡元培的谱牒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献价值。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丁俊丽  
清代是继宋之后历史上的第二次研韩高峰,留存大量韩集文献,这与清代刻书业的繁荣不无关系。清代韩集文献通过官刻、私刻、坊刻流传于世。官刻韩集文献极大地提高了韩愈在清代的地位;私刻韩集文献种类多,推动了清代韩愈研究的发展;坊刻韩集文献便于韩集的普及,扩大了韩愈的影响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眭骏  
《吴诗集览》是清代学者靳荣藩对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的诗集所做的一个笺注本。本文对其成书原委及所见之相关版本作了一番考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钢城  杨莹  
清苏州潘氏家族自乾隆朝起,百余年人才辈出。留存诗赋、辞章和文物甚多,成为研究清中后期江南乃至中国政治、历史、文学、艺术和社会史的重要史料。苏州博物馆馆藏潘氏族人相当数量的稿抄校本,是地方文献和清史研究不可多得的财富。兹选取较有代表性者稍做介绍,以了解其梗概。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成晴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陆心源藏书目录》稿本,为已知多种陆氏书目之外的新见稿本,学界研究皆未涉及。该稿本为陆氏早期的藏书目录,其中存留卷帙、书价、流转等信息,也记录了皕宋楼早期的宋元版书入藏情况,可以结合《皕宋楼藏书志·续志》及日本《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进行比较研究。《陆心源藏书目录》之所以藏于早稻田大学,很有可能是岛田翰所寄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蕊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批广府地区的俗曲唱本,具体为"杂歌曲"共84种,《第八才子花笺记》3种,《西番宝蝶全本》和其他俗曲共4种。"杂歌曲"中"富桂堂刊本"为现存较早的版本。此外,《大棚朱买臣分妻》《新本今晚水大》等俗曲,版本尤为珍稀,今尚未见有目录著录。这些文献对研究广东俗曲与地方文化具有特殊的价值,值得引起关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蕊  
丹麦皇家图书馆庋藏有不少版本稀见的中文戏曲、小说类文献。包括《林攀桂》《张生上京》等6种岭南地方戏曲,木鱼书《胜源堂新刻全本花笺记》以及朝鲜旧抄本《云林别墅绘像妥注第六才子书》等。小说则不仅有《新刻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全传》《四大奇书第一种》等明清精刊本,还有朝鲜汉文小说《玉麟梦》。笔者特撰此文予以披露,以期引起学界关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积孝  
文章追溯了谱录的起源和归类,论述了谱录的研究价值,分析了在今天谱录特别是年谱的重要利用价值。
关键词: 谱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润好  
孙述万,1925年毕业于华中大学文华图书科,曾任湖北省立图书馆馆长、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图书馆主任、国立北平图书馆期刊组及西文采访组组长、西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等职。文章聚焦图书馆人孙述万,从家人回忆说起,以留存手写履历、友人来往书信、旧时照片和工作聘书等档案材料为线索,梳理考究孙述万生平和足迹,重点回顾他轮换多馆、辗转各地的图书馆从业经历,总结孙述万对中国图书馆学事业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石菲  许静华  
嘉业堂藏书楼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藏书楼之一,近年来,其藏书的流转情况尤其受到研究者的重视。黑龙江省图书馆现藏有124种嘉业堂旧藏,由于原馆藏将稿抄校本著录为新抄本、近抄本,因而其一直未被揭示和整理,亦不在古籍普查范围内。这批稿抄校本中有名家名抄、名家题识校跋,且递藏有序,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和文物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陆骏元  
上海图书馆藏《实事求是之斋经义丛著》三十册稿本,是清儒朱大韶论著的主体,分为“经字考”“讲义”“经说”“经义”“古文”等五大部分,并以八卷本誊清稿《实事求是之斋经义》为核心。“古文”以外的经学诸稿本均是《经义》的各层次修订稿,今《皇清经解续编》中已刊的两卷本是张文虎据誊清稿《经义》的选编节本,仅占原稿两成。《经义》尚有263篇论文有待整理面世,涵盖《孝经》以外十二经;朱大韶作为私淑高邮二王之后学,研究重点着眼于文字、文本,因声求义,对今人研究经学注疏、校勘经籍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