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4)
2023(7481)
2022(6250)
2021(5785)
2020(4735)
2019(10140)
2018(10077)
2017(18272)
2016(9794)
2015(10559)
2014(9882)
2013(9248)
2012(8204)
2011(7376)
2010(7800)
2009(7539)
2008(7309)
2007(6786)
2006(6163)
2005(5624)
作者
(25164)
(20898)
(20573)
(19568)
(13168)
(9958)
(9284)
(7811)
(7708)
(7545)
(6926)
(6904)
(6578)
(6565)
(6372)
(6293)
(6197)
(6138)
(6117)
(5977)
(5186)
(4992)
(4883)
(4813)
(4723)
(4706)
(4699)
(4535)
(4072)
(4066)
学科
管理(35264)
(34036)
(32355)
经济(32316)
(30983)
企业(30983)
技术(13094)
中国(11482)
(10507)
业经(10305)
技术管理(9699)
方法(9692)
(9366)
(9115)
地方(7966)
(7779)
银行(7773)
(7490)
理论(7451)
(7214)
贸易(7205)
数学(7081)
(7003)
数学方法(6902)
(6839)
(6765)
农业(6731)
(6189)
金融(6188)
教育(6125)
机构
学院(128418)
大学(124741)
管理(50335)
(49635)
经济(48403)
理学(42336)
理学院(41905)
管理学(41198)
管理学院(40916)
研究(40348)
中国(32150)
(25623)
(24570)
科学(22601)
(22110)
中心(19592)
(18595)
财经(18563)
(17966)
(17959)
师范(17831)
(16510)
研究所(16428)
北京(15910)
(15693)
技术(15206)
(15060)
业大(14770)
经济学(14055)
师范大学(13695)
基金
项目(80418)
科学(64623)
研究(64042)
基金(56606)
(47833)
国家(47370)
科学基金(41837)
社会(40755)
社会科(38648)
社会科学(38640)
(33577)
教育(30077)
基金项目(28912)
编号(27548)
(27194)
自然(25052)
自然科(24551)
自然科学(24546)
自然科学基金(24091)
成果(22920)
资助(21676)
(20344)
课题(19695)
创新(19049)
(18214)
重点(18129)
项目编号(17450)
(17237)
(16612)
国家社会(16344)
期刊
(62441)
经济(62441)
研究(40905)
中国(30153)
管理(22815)
教育(21124)
(19880)
(15808)
科学(15668)
学报(14808)
(14491)
金融(14491)
技术(12818)
业经(12447)
大学(11795)
学学(10564)
农业(10235)
经济研究(9940)
图书(9175)
财经(8973)
(7829)
(7738)
论坛(7738)
科技(7437)
问题(7208)
书馆(6947)
图书馆(6947)
职业(6856)
商业(6847)
(6778)
共检索到206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祐睿  
《桐下听然》一书是由活动于明末清初的苏州文人“季美”所编纂的文言小说集,共二十二卷367则故事。目前上海图书馆藏有足本,国家图书馆藏五卷残本。该书编纂主旨是希望通过记录个人的志怪见闻,以及相关的报应故事来警醒人心。由于其出发点近似六朝志怪,因此书中诸篇在故事发生地点、时间上大多有较详细的记录。同时该书在明末清初出现不少选本以及引录本,其中尤其以《集异新抄》保存最为完善,共达248则《桐下听然》故事。佐以引用较多的《坚瓠集》《续太平广记》《识小录》使我们确定了现今所见的《桐下听然》并非初印本。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毅  
晚明以来,在科举制、经济、国家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互动下催生出奢靡的科举消费和冗繁的科举经费。这两者的产生严重地腐蚀了当时科举制的运作,成为清末科举经费直接促成科举制废除的先声。然而,在恢复科举制的迫切需要下,清初的王朝则以规模宏大的"国家化"改革彻底净化了奢靡的科举消费,藉此重新厘定了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和义务,为科举制度培养之下的士绅阶层确定了符合其社会地位的臣民身份。这些举措及其影响都为清代科举制的运作提供了持续的物质保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淑琼  
文章以藏于梵蒂冈图书馆的清初入华意大利籍传教士叶尊孝《字汇拉定略解》一书最末所抄录的《广东书版书目》和《广东圣方济各会堂书版目录》为中心,结合近年整理出版的明清天主教相关文献和书目,对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在粤刻印书籍情况略作考述,以补充和加深对这一时期广东出版史的认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堂  
明末清初,中国的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国内市场初步形成,人们对商业与贸易有了较深的认识,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许多国家都有开展对华贸易的强烈愿望,中国的商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海商实力非常雄厚,历史给了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难得机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文  包琰  侯芳梅  
考证结果表明:明末清初,瓜洲存在南北两个于园,于氏南园和于氏北园。于氏南园在瓜洲城内,是瓜洲于氏的宅园,于氏北园在明代瓜洲城北郊的五里铺。瓜洲于氏南园和于氏北园的主人都是来自瓜洲的于通海家族。"余园""余氏园""余氏南园"的名称是因为把园主人的姓氏"于"写成了"余"。于氏北园的建造者或主人可能是于道南。天启、崇祯年间,于氏南园的主人应该是于承祖、于道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心雨   周子超   周建波  
呔商以冀东永平府为起源地,为近代东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呔商的兴起源于明末清初以来冀东地区传统商品经济的发展。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出冀东“耕织鱼盐”经济模式,滦河、渤海的传统水运培育冀东地区的商品经济观念,而农牧交界的地理位置形成冀东地区包容开放的商业氛围。在以上因素作用下,冀东商品经济传统逐渐形成。冀东商品经济的主要特点为,以粮布鱼盐为主要商品,以具有地域特色的码头市集贸易为特色,贸易范围涵盖环渤海与口外地区,与此同时服务于商业的牙行、典当业已经出现。在明末清初边禁趋缓的背景下,冀东商人觉察到关内关外的潜藏商机,毅然投身于闯关东大潮,开启百年呔商辉煌历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我国科学近代化起点的标志被认为是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然而,我国科学技术近代化的主要任务是由受过西方科技文化熏陶的中国知识分子自己完成的,他们使近代科学逐步走向制度化,构建了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基本体制和形态,并将科学教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钦  
王夫之是明清鼎革之际"不著名"的时代人物,是后世尊崇的明末清初著名的三大思想家之一,其人生选择和学术经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面对剧烈的社会变动,王氏父子均不愿独善其身而慷慨赴险以成就父子之伦,这也是后来王氏父子"移孝作忠"赴国难的伦理所在。面对王朝更替的政治变动,王夫之直面生死、气节、出处进退等家国伦理,从乱离、抗争、幻灭走向了隐逸。而孤忠持守、匡复道学的士大夫情怀,又引发了其学术反思、追问和总结,从而在出逃现实政治之时转向追求文化生命。不忘士大夫的责任,正是任何一个伟大和平凡的中国士人应有的担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翁礼华  
任何货币本身并没有使用价值,即使是金银也只能起到实用性不高的饰品作用,而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发挥其本质作用。可见,货币只是生产能力和制造能力的一种形式表达。在经济贸易发展以后,每个经济体都需要足够的货币来带动生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汪家熔  
从《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看到和想到的汪家熔1日本在1997年10月初出版了一部1100页、重达2.5千克的大型工具书《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收录16046个款目。它是日本学者樽本照雄自1988年始,花9年苦功独立完成的。它称“新编”,缘由在此之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蕊  
丹麦皇家图书馆庋藏有不少版本稀见的中文戏曲、小说类文献。包括《林攀桂》《张生上京》等6种岭南地方戏曲,木鱼书《胜源堂新刻全本花笺记》以及朝鲜旧抄本《云林别墅绘像妥注第六才子书》等。小说则不仅有《新刻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全传》《四大奇书第一种》等明清精刊本,还有朝鲜汉文小说《玉麟梦》。笔者特撰此文予以披露,以期引起学界关注。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濮文起   秦崇文  
明末出现的大乘天真圆顿教是明清时期民间宗教信仰世界的重要教派,该教派的创立者弓长与其弟子木人、东木是明末清初民间社会的传奇人物。寻索考述大乘天真圆顿教的来龙去脉,即可见弓长、木人、东木师徒三人构建民间宗教思想理论的历史作用与巨大影响。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申斌  黄忠鑫  
明代赋役改革导致徭役折银定额化,但里甲役仍需亲身承担,是一项不确定的负担。针对不同负担,编户发展出不同应役方式,在家族组织不同层次上订立共同应役合同或者委托承揽契约,通过多层次复合性应对策略分散了风险、减轻了官方改革残余的徭役负担不确定性对生活的影响。应对策略所遵循的明晰权责、细化收益风险分担的原则显示出户内赋役应对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很强"可计算性"的契约关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袁丹  
本文以时间为序,对宋叶梦得所著《建康集》各家藏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辨正,以明确其相 互关系,梳析其版本源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侯体健  
顾炎武《日知录之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是它的版本问题一直沉晦不明。据考察,当前主要有清乾隆六十年刻本、清道光十二年刻本、清宣统二年邓实风雨楼铅印本、清宣统二年邹福保重刻本等四个重要版本,现就这四个版本的基本情况、内在关系、版本源流、各版优劣作一考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