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7)
- 2023(12563)
- 2022(10424)
- 2021(9249)
- 2020(7645)
- 2019(16936)
- 2018(16753)
- 2017(31177)
- 2016(16087)
- 2015(18086)
- 2014(17697)
- 2013(17125)
- 2012(16001)
- 2011(14804)
- 2010(15310)
- 2009(14679)
- 2008(14207)
- 2007(12959)
- 2006(11808)
- 2005(10748)
- 学科
- 济(88725)
- 经济(88660)
- 管理(51691)
- 业(45563)
- 企(39520)
- 企业(39520)
- 方法(30820)
- 数学(24997)
- 数学方法(24741)
- 贸(22253)
- 贸易(22241)
- 易(21499)
- 地方(20606)
- 中国(20371)
- 业经(19533)
- 农(17806)
- 学(17038)
- 财(16634)
- 理论(15449)
- 技术(15094)
- 融(13658)
- 金融(13656)
- 地方经济(13451)
- 制(13366)
- 银(12383)
- 银行(12360)
- 环境(12079)
- 和(12060)
- 行(11955)
- 农业(11719)
- 机构
- 大学(248117)
- 学院(247464)
- 济(114497)
- 经济(112473)
- 管理(92438)
- 研究(84657)
- 理学(78498)
- 理学院(77649)
- 管理学(76526)
- 管理学院(76036)
- 中国(63400)
- 财(50712)
- 京(50443)
- 科学(46886)
- 所(41360)
- 财经(40240)
- 中心(37388)
- 研究所(37053)
- 江(37044)
- 经济学(36805)
- 经(36240)
- 范(33420)
- 师范(33196)
- 农(33119)
- 经济学院(32814)
- 北京(31535)
- 业大(30888)
- 州(30095)
- 院(29764)
- 财经大学(29427)
- 基金
- 项目(154105)
- 科学(122519)
- 研究(117609)
- 基金(112236)
- 家(96163)
- 国家(95368)
- 科学基金(82204)
- 社会(78386)
- 社会科(74578)
- 社会科学(74557)
- 省(59987)
- 基金项目(58032)
- 教育(53529)
- 划(49180)
- 自然(48501)
- 编号(47771)
- 自然科(47403)
- 自然科学(47392)
- 自然科学基金(46566)
- 资助(44643)
- 成果(40328)
- 重点(34698)
- 发(34684)
- 创(34219)
- 部(33878)
- 国家社会(33440)
- 课题(32737)
- 创新(32158)
- 项目编号(30173)
- 教育部(30151)
- 期刊
- 济(134597)
- 经济(134597)
- 研究(80467)
- 中国(46510)
- 财(39321)
- 管理(36179)
- 学报(34520)
- 科学(31440)
- 农(30308)
- 教育(27378)
- 大学(26526)
- 学学(24670)
- 经济研究(23743)
- 融(22637)
- 金融(22637)
- 财经(21665)
- 技术(21572)
- 农业(20604)
- 业经(20040)
- 贸(19648)
- 经(19000)
- 国际(18343)
- 问题(18030)
- 图书(14684)
- 技术经济(14124)
- 世界(13479)
- 商业(12731)
- 统计(11625)
- 理论(11396)
- 坛(11368)
共检索到385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葛伟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申
论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夏申在国际贸易学说发展的漫长历程中,规模经济或规模收益递增,作为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之外的决定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的又一重大因素,长期以来却为正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忽视。研究国际贸易的先驱者亚当·斯密早就指出,在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丙志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的发展对我国自主创新具有正面推动作用,同时也存在负面冲击。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在建设开放型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培育和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本文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
开放经济 国际贸易 自主创新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际直接投资不仅替代着国际贸易,而且创造和改变着国际贸易,使得各国经济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从而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了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国际直接投资的核心并非是单纯的货币国际转移,而是以资本为载体的一揽子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即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影响和决定当代国际分工的微观基础,因而是研究当代国际分工的逻辑起点。在要素跨国流动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当代国际分工出现了怎样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际直接投资不仅替代着国际贸易,而且创造和改变着国际贸易,使得各国经济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从而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了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国际直接投资的核心并非是单纯的货币国际转移,而是以资本为载体的一揽子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即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影响和决定当代国际分工的微观基础,因而是研究当代国际分工的逻辑起点。在要素跨国流动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当代国际分工出现了怎样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袁志田
本文通过引入交易费用和信息资源概念 ,建立新的国际贸易模型。这一模型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指出交易费用不仅是市场机制失灵的根本原因 ,也是国际贸易区域特征的根本原因 ,从实际上否定了经典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模型。本文运用该模型分析了信息产业的贸易发展。文章最后结论部分对本模型做了简要的评价 ,并指出了今后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申
当代国际贸易中相当大的比例是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实现的,以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面对世界贸易的这种新格局显得苍白无力,难以自圆其说。如果继续采用完全竞争的假定,我们就不能正确理解当代诸多贸易事件及其贸易政策,就会丧失获得贸易利益的一个重要渠道。进入8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前驱学者开始反思一个半世纪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贸易理论,并尝试用不完全竞争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的新问题。本文拟追踪这种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重新探讨国际贸易的发生原因和格局形成,并分析有关的贸易政策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铭
国际贸易环境理论是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有必要以系统论的观点来重新认识国际贸易环境。《国际贸易环境论》以国际贸易环境系统论、国际贸易环境资源论、国际贸易环境决定论为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系统论模式的贸易环境理论,在国内具有开创意义。该书根据其理论对中国外贸特殊环境的分析,对加入WTO后 中国外贸的新发展具有诸多启发意义。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环境 中国对外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钧浩
全球化经济区别于以往世界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改变了各国的显性要素结构和比较优势,促进并超越了以贸易相联系的传统的国际分工,对经典贸易理论形成了挑战。新的贸易理论的发展已充分注意到国际贸易变形的现象,但仍在就贸易现象发展贸易理论。未来贸易理论发展需要基于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理论构建,以全球化经济理论整合国际贸易理论。
关键词:
要素流动 全球化经济 贸易理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尹今格 雷钦礼
本文从产品质量提高型创新的视角构建了技术偏向程度的数理模型,并逐个将中间品贸易、创新产品贸易和技术溢出分别纳入模型以分析各自对技术偏向程度的影响。然后,基于理论框架构建了分析技术偏向程度的计量模型,使用1990—2010年我国工业的数据进行估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价格对技术偏向程度的影响不显著,要素禀赋影响显著,进口与出口影响显著且创新产品贸易的作用占主导地位,但远不及要素禀赋的影响大。总的来看,国内因素仍然对我国工业技术偏向程度起着决定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玲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重要定理。由于有了这个定理从而简化了国际经济中的经济分析,因而讨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条件就成为国际贸易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Deardorff(1994)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被证明了他的条件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充分条件。本文给出了保证要素价格均等化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
关键词:
要素价格均等化 国际贸易 透镜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康
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随着世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逐渐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国际间的信息贸易也得到迅猛发展。本文在世界部分国家(组织)信,总经济测度研究的基础上,对七八十年代世界信息经济的发展规模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和比较分析。同时,对国际信息贸易的概念、范畴和发展现状,以及世界信息经济与国际信,包贸易的发展前景等世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信息经济和信息贸易将是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华 刘渝琳
本文将外部性因素引入了要素禀赋理论的探讨中,从全新的角度思考“里昂惕夫悖论”存在的原因,以及基于外部性的资源禀赋理论对中国贸易战略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鉴别了“真要素禀赋”和“伪要素禀赋”的差异,并指出以“伪要素禀赋”为依据是“里昂惕夫悖论”存在的根源,而在“真要素禀赋”的基础上,“里昂惕夫悖论”是不存在的。最后,提出了政府应将行业外部性纳入考虑,寻找“真要素禀赋”来发展国际贸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部性 “真要素禀赋” “伪要素禀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俊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巫强 杨帆 马野青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各地区获取国际贸易利益的差异是解释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新新贸易理论出发,在厂商生产率异质条件下构建了我国省级国际贸易利益决定的分析框架,提出决定我国省级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市场进入成本、劳动要素供给和厂商固定运营成本。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和市场进入成本越低,劳动要素供给越多,该地区获取国际贸易利益就越多;但是厂商固定运营成本对该地区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有双重性,取决于"生产率效应"和"挤出效应"的比较。本文还运用2001~2010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发现,无论是总体样本回归还是分东、中、西部的样本回归,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市场进入成本、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