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7)
2023(6252)
2022(4818)
2021(4819)
2020(3502)
2019(7859)
2018(7696)
2017(12233)
2016(7768)
2015(8564)
2014(8482)
2013(7268)
2012(6775)
2011(6187)
2010(6631)
2009(5585)
2008(5471)
2007(4880)
2006(4296)
2005(4194)
作者
(17392)
(14368)
(14156)
(13874)
(9210)
(6762)
(6733)
(5712)
(5489)
(5382)
(4970)
(4790)
(4691)
(4594)
(4518)
(4469)
(4410)
(4357)
(4216)
(4101)
(3738)
(3521)
(3444)
(3357)
(3310)
(3300)
(3242)
(3217)
(2978)
(2847)
学科
教育(20539)
(17637)
经济(17621)
管理(15138)
中国(12740)
(11133)
理论(9589)
(9285)
企业(9285)
教学(8649)
(6853)
(6152)
(5442)
(5218)
业经(5035)
发展(4962)
方法(4940)
学法(4840)
(4840)
教学法(4840)
思想(4236)
研究(4136)
学理(4118)
学理论(4118)
政治(4096)
农业(4037)
学校(3876)
(3870)
思想政治(3792)
政治教育(3792)
机构
大学(93799)
学院(90415)
研究(35168)
教育(30631)
(25697)
(25687)
师范(25571)
管理(24746)
经济(24742)
(21906)
师范大学(21264)
理学(20715)
理学院(20317)
管理学(19798)
中国(19644)
管理学院(19569)
科学(19360)
职业(16717)
(16357)
(15919)
技术(15623)
北京(15120)
中心(14833)
研究所(14805)
(13387)
(13253)
(12682)
教育学(11868)
职业技术(11551)
研究院(10518)
基金
项目(56125)
研究(52911)
科学(45268)
基金(35120)
教育(34250)
社会(29717)
(29202)
国家(28718)
社会科(27639)
社会科学(27636)
编号(25457)
成果(23864)
科学基金(23781)
(23661)
(22023)
课题(21729)
(19615)
基金项目(16931)
规划(15839)
项目编号(15071)
重点(14742)
(14600)
(14194)
(14078)
(13520)
教育部(13168)
资助(13106)
研究成果(12979)
(12623)
(12529)
期刊
教育(54965)
研究(40547)
(31165)
经济(31165)
中国(30433)
职业(14839)
技术(13759)
(10885)
学报(10818)
大学(10145)
技术教育(10000)
职业技术(10000)
职业技术教育(10000)
科学(9848)
管理(9275)
(9163)
学学(7438)
(6888)
论坛(6888)
农业(6700)
高等(6469)
(6412)
(6060)
金融(6060)
成人(5505)
成人教育(5505)
图书(5484)
高等教育(5484)
经济研究(5362)
业经(5339)
共检索到152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茂庆   刘振芳  
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单元,承载着培养学生价值精神、凝聚国家价值共识和引领社会价值走向的本体功能。从历史发展、政策法规和多样文化三个方面探究新西兰学校价值观教育的行动逻辑,有助于厘清其价值取向、价值内核和基本走向。新西兰主要通过依托学科课程丰富学生价值认知、专设辅导员岗位深化学生价值理解、开展户外教育增强学生价值体认和引导教师自觉提升价值观教育效能等实践进路,培育卓越新西兰公民。未来我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可以构建多主体联动的价值观教育共同体,挖掘学科课程的价值观教育潜能,推进户外教育融入学校价值观教育以及培养卓越的价值观教育师资队伍等,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茂庆  陈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逻辑进路至关重要:明晰学校教育基本要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其融入学校教育的基础条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坚持优化各个培育要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法论原则;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同、提升教师政治素养、构建科学教学体系以及营造校园文化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路径选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晨  
随着全球化进程深入,英国开始从全球竞争和国家安全需要高度重视多元文化社会的价值观建构和认同培育问题。2014年,英国教育部提出在中小学全面推进基本价值观教育,其背后的深层动因是英国基于国家安全、社会融合和青少年发展困境作出的战略思考与教育回应。纵观这一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凸显了从“消极防御”向“积极培育”自觉转变的演进逻辑。目前,英国主要依托学科课程融入、主题活动参与和教育监管保障等形成协同培育机制,但其在实践中亦存在价值内涵模糊、教育本质缺陷和方法尺度不清等问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茂庆   苏天一   周驰亮  
优秀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儿童价值观教育遵循必要的逻辑进路,其逻辑起点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目标,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质要求,以准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优秀文化关系为关键基点,促进民族地区儿童形成价值共识。优秀民族文化贯穿于民族地区儿童的日常生活,其价值逻辑体现为传承文化基因,推进以文化人;挖掘文化价值,深化以文育人;促进文化共生,实现以文成人。基于此,深化教育主体的优秀民族文化认知,科学挖掘优秀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是优秀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应然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乐传永  于莎  
以集体行动理论作为分析视角,结合公共治理的内核,可以构建"选择性激励——制度规范——共赢善治"的高校继续教育治理实践逻辑。高校继续教育治理的实践逻辑决定了高校继续教育治理的发展路向。高校继续教育治理要遵循治理主体结构的合理化、信息公开的常态化、运行制度的完善化、治理目标的明确化这一路径,为高校继续教育治理发展指明行动方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凤玲   徐涵  
高水平工科大学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彰显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特征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历史必然、是建设高质量职教师资队伍的实践要求,同时也面临着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地位弱化、组织身份认同不足、工科教育与师范教育融合存在困境等现实挑战。引导高水平工科大学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具体实践路径是: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吸引力;增强组织身份认同,激发主体参与积极性;把握三性时代特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元主体合作参与,构建人才培养网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丽  
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提质培优的历史阶段。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以评价促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的宏观要求,更是彰显高职教育类型特色、助力提质培优任务的有效保障。当前的评价体系存在着"同文共轨""竞优评价""知识本位"与"单一评价"的不良导向,制约着高职教育吸引力与质量的双重提升。纠偏反正,实现高职教育评价体系向"类型特色""综合评价""能力本位""多元评价"的逻辑嬗变已刻不容缓。面向未来,高职教育评价可遵循相应实践进路,取得关键领域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冰蕾  吴琳华  
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为例,从创业课程目标定位、内容体系、保障体系构建针对来华留学生的"CCP创业教育模式",进而提出推进创业教育共同体建设、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和人才培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友华  张慧敏  
人工智能的技术嵌入,有助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库的智能扩容、需求端的精准管理、政策链的互动建构和供给侧的深度改革,进而在充分性、契合性、均衡性与可及性等向度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然而,资源平台建设不足、信息安全隐患加大、技术区隔风险激增与内容质量监管乏力等现实弊病,将会制约公共文化服务向智慧质态转型。据此,应当在深入研判人工智能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深层困境的基础上,针对性地采取因应策略,助推科技进步、文化建设与服务创新的融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蒋士会  牛宏伟  李枭鹰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双主体之一,直接参与教学的建构与生成。学生之学是教师之教的必要遵循和根本依据。这两方面构成学生评教的内在逻辑。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活动中主要存在三类问题:学生评教存在失真现象,学生评教的基础支持系统建设迟缓,学生评教结果的处置不够合理。为此,高校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理念,落实全面释放评教改进功能的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元主体耦合评教的模式。
[期刊] 求索  [作者] 欧阳辉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折射出马克思毕生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真正解放的追求、探索与实践。聚焦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的"形成历程""形成缘由""现实意蕴",分析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生成逻辑与确立原因及当代出场意义,对于在新时代凝结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价值支撑意义重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莎莎  
"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图景之下,为打造"留学中国"品牌,提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影响力,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应走向法治化模式。推动教育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的法治逻辑在于立足受教育权的"发展权"维度,厘清来华留学生个人发展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集体发展权之间的关系。基于"共同发展"的理念,中国对来华留学生的受教育权具有国际与国内的双重义务。在来华留学生培养过程中,中国和生源国应履行"共同而区别"的责任,根据软法指引加强合作,破除学历学位互认的制度壁垒。我国作为留学目的国,需从立法转型、发挥政府监管和服务职能、高校培养行为法治化等方面进行调整,助推教育共同体的建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杜艳艳  
智慧图书馆产品是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如何利用智慧图书馆产品助推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首先,从产品支撑、资源聚合、数据汇集、精准服务、创新模式五个层面,阐述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图书馆产品的重要价值。随后,从解决方案、提升能力、创造业态、变革模式、转变目标、重构生态六个维度,探讨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慧图书馆产品的实践逻辑;最后,从提升智慧图书馆产品性能、推动智慧图书馆产品推广普及、促进图书馆创新实践、构建协同高效的共治机制、树立智慧图书馆建设典范、持续提升用户数字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慧图书馆产品的推进路径,以期推动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促进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金海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为分析校长领导的行动逻辑提供了一种理论范式和分析框架,据此可以推理出校长的领导行为是学校场域、符号资本及校长惯习相互作用的结构化的产物,这一行动逻辑对认识、理解现实学校中多样化的校长领导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教育实践的逻辑是教育实践行为的一般形式、结构或生成原则,是各种教育实践样式得以可能并共同分享或遵循的内部法则。习性赋予教育实践以历史性,情境不断地改变着实践的意向,时间和空间的结构也与实践行为有内在关联。教育实践不是一种纯粹理性活动的过程,它有其自身独特的逻辑。基于这种实践逻辑的认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重新思考和定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