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
- 2023(1288)
- 2022(1074)
- 2021(1218)
- 2020(1051)
- 2019(2361)
- 2018(2153)
- 2017(3060)
- 2016(2499)
- 2015(3318)
- 2014(3363)
- 2013(2847)
- 2012(2635)
- 2011(2494)
- 2010(2690)
- 2009(2230)
- 2008(2166)
- 2007(2111)
- 2006(1894)
- 2005(1743)
- 学科
- 教育(9248)
- 研究(4731)
- 生(4223)
- 教学(4203)
- 研究生(3641)
- 中国(3237)
- 管理(3076)
- 理论(3062)
- 思想(2838)
- 政治(2836)
- 思想政治(2668)
- 政治教育(2668)
- 治教(2668)
- 德育(2658)
- 学校(2607)
- 制(2260)
- 学法(2231)
- 教学法(2231)
- 度(2094)
- 制度(2092)
- 医疗(2081)
- 疗(2081)
- 服务(1904)
- 济(1795)
- 经济(1792)
- 学理(1574)
- 学理论(1574)
- 高等(1557)
- 工作(1298)
- 学(1093)
- 机构
- 大学(34400)
- 学院(26824)
- 研究(12583)
- 教育(10866)
- 范(8493)
- 师范(8445)
- 京(8422)
- 科学(7006)
- 师范大学(6883)
- 管理(6011)
- 北京(5954)
- 所(5757)
- 江(5720)
- 济(5270)
- 中国(5246)
- 研究所(5173)
- 院(5087)
- 理学(4910)
- 经济(4718)
- 理学院(4714)
- 农(4702)
- 技术(4675)
- 中心(4660)
- 生(4564)
- 州(4527)
- 业大(4378)
- 管理学(4290)
- 管理学院(4231)
- 职业(4070)
- 教育学(3877)
共检索到53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苏洋
据新西兰《Stuff》新闻网2013年12月8日报道,新西兰参加了经合组织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 ment,即PISA)的测试,新西兰学生在测试结果中的排名,特别是数学成绩的落后引发了一系列声讨和指责。对于数学成绩排名靠后的原因,可归结为新西兰缺少优秀的教师、社会不公或者是课程设置存在太多无关紧要的内容。亦或许是由于父母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芳
美国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估采用GPA计算方法。这是以各高中学校为排名单位,主要评价学生在该所学校中相对学业水平的学业评价方式。美国大学招生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GPA,淡化大学入学标准化成绩,大学招生录取与学生日常学业表现具有很强的关联度。这种关联能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公平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建议推进以各学校作为排名单位的评价体系,从而真实反映学生在外部教育资源相同状况下的相对学业水平,最大可能弥补因高考统一考试排位赛所带来的弊端,引导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
关键词:
大学招生 高中学业水平 关系探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会杰
美国高校招生过程中学生享有多重选择权。学生不但可以立足自身优势自主地选择采用不同招生模式的高等学校、不同考试机构供给的标准化的高校入学考试、高校预科课程及其统一考试,还可以独立申请多所高校并有机会同时被多所高校预录取,以及进入大学后校际转学等。招生选拔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的多重选择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引发了一系列积极效应。高中生在取舍行动中学习和练习如何选择,有助于整体性地提升自主选择的能力;多重选择的"安全性"和"自主性"有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为学生充分运用理性留出了空间。学生的多重选择亦可直接促进高校的招生能力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以及特色多元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辛涛 邹舟
在计算机使用对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中,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不一致的。这可能是因为现有研究多数未能控制其他影响变量,而只能说明计算机使用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关系。倾向分数方法是一种可做因果推断的统计方法。选取北京市24所中学所有七、八年级学生及其数学教师进行施测,运用倾向分数方法探讨学生计算机使用与数学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数学课堂中常使用计算机的学生,其成绩显著高于那些不使用或很少使用计算机的学生。
关键词:
数学成绩 倾向分数 计算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晓聪
2011年,中央民族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录取工作再创佳绩,录取人数在北京地区近百所高校中保持领先地位。2007年以来,该校成人招生录取人数已连续5年突破5000人。到2011年12月20日,该校共录取新生5284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章建石
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的结果,由学校或地区开展的校本考试成绩更能反映学生能力和学习情况,理应在学生评价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校本成绩的分散性增加了对其进行客观比较的难度,限制了其在大规模考试选拔中的广泛应用。本文采用了回归和多层线性模型,探讨了利用统一考试成绩来校验校本考试成绩的可行性,比较了两种统计分析模型的成效。结果表明,多层线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效果相对较好,回归分析操作和解释更为简单,在大规模考试中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
自主招生 校本成绩 多层线性模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显利
近十年的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已为高校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和特殊人才,总体上是积极的,实施步骤是谨慎的。当前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社会上有些人对自主招生有些误解,以为自主招生就是为选拔"偏才怪才",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容易对基础教育产生误导。自主招生同样欢迎"全才"。今后,各高校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高校自身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创新人才选拔标准,完善高考、试点高校考核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位一体的高校人才选拔综合评价体系,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人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邢俊利 豆长江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理科教育质量总体偏低,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数学作为理科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其他理科的学业成就。为探讨成就目标和自我效能感对藏族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对西藏1072名藏族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藏族中学生的掌握趋近目标、自我效能感均与数学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掌握回避、成绩回避与数学成绩显著负相关;(2)成就目标、自我效能感均能正向预测藏族中学生数学成绩,掌握趋近、成绩回避、成绩趋近与自我效能感均可解释数学成绩的部分变异;(3)自我效能感在藏族中学生成就目标与其数学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印证了成就目标对数学成绩的预测作用,为自我效能感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雄鹰
自主招生是基于统一高考制度的设计,是为高校选拔品学兼优、综合素质高、特长突出的优秀人才的一次尝试。试点十余年后,提高自主招生质量成为根本的改革诉求。本研究从自主招生试题质量和经由自主招生选拔的学生质量两个视角研究自主招生质量。研究发现,自主招生试题初具特色,但试题质量较低;自主招生类学生在大学期间初步凸显出发展的特异性,但其培养模式限制了自主招生的制度效应,进而影响招生质量。应通过提高试题质量和优化自主招生类人才培养模式两种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自主招生 试题 人才 质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术
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对人的主动进取和创造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具体操作者,怎样在高校教育及课堂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力求改革创新,重视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的训练和严密论证方法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及通才素质的培养,这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科技创新前沿和一线社会需求主要是学科分化、综合的结果,跨学科异乎寻常地重要。创新性人才培养既需要其知识体系的高度结构化,又需要其知识面涉及多个学科。人的成长是多元的,需要大学之"大",这种大首先就是多学科的氛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雯 管浏斯
近年来,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范式已经从传统的以资源投入为主转向以学习者学习过程为中心。本文通过在全国九所"985""211"高校中随机抽样,对自主招生学生与统招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比较探讨,发现两类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行为模式和方法特点: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更好地感知学校的培养要求和政策氛围,并树立更高的学术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