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5)
2023(9646)
2022(7458)
2021(7157)
2020(5763)
2019(12814)
2018(13012)
2017(22646)
2016(13885)
2015(15766)
2014(16253)
2013(14561)
2012(13432)
2011(12273)
2010(12534)
2009(11346)
2008(11281)
2007(10682)
2006(9596)
2005(8863)
作者
(37449)
(31186)
(31004)
(29815)
(19893)
(15034)
(14346)
(12072)
(11998)
(11406)
(10582)
(10558)
(10103)
(9968)
(9749)
(9699)
(9605)
(9283)
(9204)
(8868)
(8191)
(7780)
(7583)
(7358)
(7136)
(7129)
(7008)
(7004)
(6418)
(6376)
学科
(43511)
经济(43458)
管理(32143)
(29263)
(24102)
企业(24102)
教育(22488)
中国(21171)
方法(16231)
(14199)
理论(13355)
数学(12990)
数学方法(12704)
(12486)
业经(10984)
(10674)
教学(10058)
技术(9523)
(9133)
(9046)
(8703)
贸易(8695)
(8475)
农业(8124)
发展(8004)
地方(7902)
(7880)
(7444)
(7381)
银行(7365)
机构
大学(192940)
学院(182527)
研究(69159)
(62693)
经济(60912)
管理(58373)
理学(49571)
理学院(48801)
管理学(47421)
管理学院(47047)
中国(44509)
(42951)
科学(42608)
(37142)
师范(36858)
教育(36192)
(35185)
研究所(31983)
(30292)
(30259)
师范大学(30241)
(29832)
中心(29652)
北京(27842)
业大(25870)
(24880)
财经(23974)
技术(23955)
(23800)
农业(23387)
基金
项目(116771)
科学(92871)
研究(91537)
基金(80843)
(70485)
国家(69745)
科学基金(58319)
社会(55432)
社会科(52093)
社会科学(52081)
教育(51074)
(46460)
(41482)
基金项目(41025)
编号(39565)
成果(37148)
自然(35710)
自然科(34988)
自然科学(34977)
自然科学基金(34355)
资助(32308)
课题(31051)
重点(28127)
(27170)
(26062)
(25632)
(25511)
项目编号(24574)
(24498)
大学(24440)
期刊
(72033)
经济(72033)
研究(67598)
教育(62469)
中国(50366)
学报(32577)
(28360)
科学(27426)
大学(26596)
(23860)
管理(22417)
学学(22116)
农业(19418)
技术(18743)
(14813)
金融(14813)
职业(14224)
财经(12708)
图书(12644)
经济研究(11650)
(11147)
(10601)
业经(10469)
(10223)
论坛(10223)
(9763)
问题(9356)
(9184)
高等(9167)
书馆(9034)
共检索到295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卡洛斯·阿尔伯托·托里斯  许心  
"常识"的概念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构建霸权主义、并将霸权主义作为道德与智力领导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在事实上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彻底失败,与新自由主义相关的文化政治仍然盛行于世,并在塑造现代政府和教育角色的理念中变成了新的常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是全球化中最突出的模式,以市场相对于政府的主导地位和放松管制的治理模式为前提,在"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深深地影响了高校。由此带来的改革通常以促进国际竞争力为合理借口,也被称为"竞争型改革"。市场力量日益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围绕学术资本主义"游戏"展开的大学治理模式的重构,均显示了新自由主义对高校影响的四个主要方面,即效率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合文  毛亚庆  
高等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两种特性:理智特性和社会特性。这两种特性的演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受到不同思潮的影响。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是影响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主要思潮。新自由主义通过强调高等教育所传授知识的可交易性、效率性、个体性、竞争性和自由化来重塑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智特性,全球化则从时空、制度和组织三个维度影响高等教育的社会特性。应对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的挑战,需要扭转通过拥抱市场、放弃公共利益来推进高等教育的做法,但也必须抓住机遇使本国高等教育融入全球知识经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陈露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经济逻辑取代了教育逻辑,企业逻辑取代了大学逻辑,资本逻辑取代了学术逻辑,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和商业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腾  
新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研究新自由主义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特性出发,探究出了新自由主义理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即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市场逻辑"让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偏向了市场化,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资本逻辑"让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性异化,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效益逻辑"让高等教育的自主权受到挑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玫  
新自由主义在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思路的同时也重创了大学的世界,其影响体现为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和责任的弱化以及大学学术生态的异化。面对由新自由主义发展思路和实践所引发的日益严重的高等教育问题甚至危机,高等教育研究者应意识到并承担起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大学的使命,促进高等教育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引领高等教育活动和大学回归正确的发展轨道,也有助于高等教育研究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添辉  
本文剖析了新自由主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此派学者认为市场竞争原则才能提升效能并确保质量,因而须引进私部门的管理法则以提升公部门的运作成效。为达到确保利伯维尔场的竞争机能,应增加国家权威,但此种权威局限于创造利伯维尔场机能,而非提供公共服务职能。此种企业主义的市场逻辑不仅影响经济与政治面,同时也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管理型态,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已从精英模式走向大众甚至普及模式,管理型态则是从学术自主转向绩效原则。此种转变彰显出,市场逻辑已逐渐成为教育管理的核心思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姜添辉  
美国操作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对国际社会放送国际竞争力话语,以凸显教育问题作为一种危及社会前景的社会风险,并运用效能之名吹捧商业解决方案的功用。此种情境开启政策网络,使得商业、慈善、社会机构等构成混杂性科层统治方式,政府得以远离责任,但又通过设定标准与目标进行远程操控。同时,资本家得以介入教育决策,将教育服务商业化。其创新性的集体智慧被吹嘘成确保社会繁荣的万灵丹,这种社会贡献等同于实践社会的道德责任,慈善更进一步美化这些商业团体的利益行径。由此而言,效能是全球化教育改革运动的催化剂,市场逻辑是构成社会新思维的媒介,这促使许多政府运用效能、国际竞争力、创新性集体智慧与社会前景等话语,来塑造社会大众的自我知识,从而获得大众对这些话语的主动认可甚至支持。这种社会治疗学是统治艺术的实践,因为它引导他们如何思考与如何行动,这是新自由主义治理性的明显特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莫家豪  李江霞  
世界大学联盟(WUN)的宗旨在于加强联盟内的友好学校共同推动大学科研及学术合作。为了加强学者之间合作,2007年4月,世界大学联盟与中国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在杭州联合举办了以"知识创新和创业型大学"为题的国际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来自美国、英国、中国、印度等国家。两天会议期间,学者们畅谈了当今大学在全球化冲击下如何自处及回应,并以批判的角度探索了大学应有的定位和目标。本期专题的前两篇文章选自此次国际会议主题发言。其中,莫家豪教授的文章认为,当今大学在泛自由主义及功利主义背景下已出现"功利化"和"工具化"现象,对此若缺乏自省和批判能力,大学发展将会滞后。他告诫说,东亚地区大学切勿以为照抄西方模式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小勇  
全球公民教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显性话语,但西方社会的全球公民教育实践呈现出多元化现象,新自由主义全球公民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支。新自由主义强调基于竞争的个人选择,以能力为导向全球竞争力或全球文化资本的获得,但如果任由市场主导的自由竞争发展而不关注权力和机会,新自由主义式的全球公民会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所享有的特权是自然的结果和成功的象征,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明显是不公平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远秀  
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加速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文章认为,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有新自由主义作为英美官方意识形态的鼎力相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宣告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失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进行了深刻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主张建立一种公正合理、普惠共享的、超越新自由主义式的全球化范式才是要旨所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建康  
新自由主义的反扑是对20世纪70年代暴露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性危机的“全球治理”,但“治理”的结果反而使问题愈演愈烈。世界资本积累规律在两极出现了食利者阶层和永久失业大军对立的新变化。世界货币失去作为稳定的价值尺度的功能,世界市场也进入饱和状态,各国按实力大小分割和转嫁相对生产过剩的困境,贸易保护主义下的货币战、商品战层出不穷。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及其国内外泛军事化的政策表明,他们把殖民掠夺战争作为配置世界石油战略资源的基础,以及拉美出现的政治中左化新曙光,是新自由主义全球私有化改革将终结的两个预兆。未来世界发展的正反趋势:“和平与发展”VS“战争与革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流派及其发展的基础上认为,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一体化”,其本质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向国际垄断资本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作为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同将新自由主义范式化、政治化和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华盛顿共识”不能等同;对于前者应批判性地吸收、借鉴;对于后者须坚决批判、抵制,谨慎落入“一体化”陷阱。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乔纳森·奥斯特里  普拉卡什·洛嘉尼  达维德.富尔切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出现了新自由主义的热潮,主张通过消除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竞争,通过私有化、限制政府实施赤字能力以减少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的推行显著增加了全球贸易和直接投资,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提高了国企效率,减少了政府赤字。但其强调的消除资本跨境流动限制,加强财政紧缩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平等,抑制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当前有必要对新自由主义进行反思,应适度实施资本管制,特别是限制短期债务流动以防范金融风险;财政稳健的国家,即使其债务GDP比率很高,但由于缩减债务的益处较小,而紧缩政策会削弱需求、恶化失业,仍建议其承受较高的负债以促进增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晓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体现为一种范式上的转型,高等教育从凯恩斯模式中跳出来,在新自由主义理念的指引下,以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为重点,引入了竞争机制与绩效管理。联邦政府在放权的同时,并没有削弱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力度,大学在被给予更多自主权的同时,也越发关注消费市场的需求与影响。这场变革造就了澳大利亚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新型关系,也改变了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角色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基本理念。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蒋凯  
知识是组织高等教育活动的基本材料和学术生活的基础。传统上作为公共产品的知识正在发生转向,其商品属性和交换价值趋于增强,成为兼具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性质的一种混合型产品。在高等教育领域,知识商品化具有多种表征形式,侵蚀了高等教育的公共性。本文结合哈贝马斯和布迪厄的理论框架,阐述了以下观点:知识的公共产品性质是高等教育的公益性、高校的公共形象和学术人的公共身份的基础,也是基础研究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坚持知识的公共产品性质,抵制知识商品化的消极影响,既是知识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