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9)
2023(3713)
2022(3073)
2021(2525)
2019(4505)
2018(4400)
2017(8460)
2016(4184)
2015(4887)
2014(5006)
2013(5189)
2012(5334)
2011(5222)
2010(5879)
2009(6096)
2008(4773)
2007(4293)
2006(4216)
2005(3852)
2004(3500)
作者
(13767)
(11762)
(11691)
(11241)
(7605)
(5414)
(5246)
(4443)
(4420)
(4314)
(4162)
(3940)
(3863)
(3709)
(3678)
(3622)
(3419)
(3347)
(3301)
(3153)
(2875)
(2812)
(2762)
(2761)
(2733)
(2703)
(2446)
(2417)
(2243)
(2233)
学科
(47772)
经济(47751)
地方(14254)
管理(11845)
方法(11527)
地方经济(11409)
数学(10369)
数学方法(10340)
中国(8077)
(7913)
(7228)
业经(6878)
(6059)
企业(6059)
经济学(6028)
(5935)
金融(5935)
(5199)
环境(5188)
(4707)
(4592)
产业(4524)
(4502)
(4499)
(4314)
贸易(4310)
(4264)
(4204)
银行(4204)
(4149)
机构
大学(76981)
学院(76716)
(46753)
经济(46068)
研究(31362)
管理(25665)
中国(23236)
理学(21350)
理学院(21096)
管理学(20866)
管理学院(20714)
(18473)
经济学(16538)
(15840)
科学(15721)
(15375)
财经(14738)
经济学院(14491)
研究所(14087)
(13275)
中心(12643)
(11431)
财经大学(10750)
(10643)
北京(10091)
社会(10070)
科学院(9872)
经济研究(9575)
(9564)
师范(9525)
基金
项目(42862)
科学(33826)
研究(32186)
基金(31687)
(26678)
国家(26488)
社会(23794)
社会科(22550)
社会科学(22543)
科学基金(22477)
基金项目(15857)
(15746)
教育(13852)
资助(13423)
(12587)
自然(11921)
(11774)
经济(11683)
自然科(11618)
自然科学(11615)
编号(11487)
自然科学基金(11394)
(10952)
国家社会(10497)
成果(9843)
(9800)
重点(9758)
发展(9621)
(9512)
教育部(8879)
期刊
(61217)
经济(61217)
研究(29543)
(13576)
中国(13427)
管理(11739)
经济研究(11295)
学报(9035)
科学(8941)
财经(8884)
(8506)
金融(8506)
(8138)
(7924)
问题(7675)
大学(7582)
学学(7344)
技术(7014)
业经(6762)
(6008)
世界(5978)
技术经济(5934)
国际(5744)
农业(5422)
统计(5220)
经济学(4948)
经济问题(4924)
改革(4592)
(4592)
经济管理(4471)
共检索到128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门淑莲  程秋芬  
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新自由主义"出发,即从新自由主义诸般理论主张到阿根廷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种种实践,分析新自由主义改革与阿根廷经济危机的关系,并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雪梅  
阿根廷经济和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该国20世纪90年代实行的金融制度本身的脆弱性,对国际金融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不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受到金融体制的限制,以及经济的发展过度依靠外资等。阿根廷90年代金融改革的突出特点是经济的美元化和外国银行的大规模进入。因而当美元流入减少时,其经济必然出现通货紧缩,导致危机爆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大卫·科茨  
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表明了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模式的体制危机开始出现。新自由主义模式在过去几十年促进了一系列长期的经济扩张,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为这次体制危机埋下了根源。历史表明,未来的经济结构中,政府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将会扩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斌  
拉丁美洲最先卷入了全球化进程,阿根廷是西方媒体称赞的全球化楷模,但近来阿根廷却爆发了严重经济危机,导致拉美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新浪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新平  王展  
这次次贷危机引发的不仅仅是一次严重的美国金融危机,而且是一次波及全世界的金融风暴。这次危机的爆发很可能给全世界的金融和经济带来严重的动荡不安,甚至会演化为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而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新自由主义[1]指导下的消费拉动方式、金融自由化、资本的金融化,以及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生存方式。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来看,新自由主义都是不可持续的,继上个世纪的东亚金融经济危机后,再一次有力地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旭梅  
阿根廷通胀问题由来已久。通胀造成阿根廷国内物价、工资与本币汇率之间严重失衡。在近年的全球性货币宽松冲击下,相继引发"紧急印钞"、"外汇黑市"等通胀危机。这是阿根廷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偏差的直接结果,其深层次原因则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投资不足。阿根廷的经历可以为我国协调劳动力工资成本与国内物价、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文阳  
从国际经济宏观环境视角,系统地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成因。同时,对欧美国家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作了分析,指出了导致金融危机的内在诱导因素,分析了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文章对欧美国家的救市政策及其效果亦进行了评析,对其可能产生的效应和趋势进行了研判,对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银锋  
新自由主义体制条件下,美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或者说是有利的剩余价值生产条件和不利的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21世纪初期的美国经济就是在这种矛盾的不断积累和激化的过程中歪歪斜斜的增长的。在美国经济不断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日趋深入的过程中,美国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推迟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到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华森  袁明旭  
自由主义消极自由观的发展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个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保障。自由主义消极自由观现实化的途径是通过自由政党执政制定自由化政策,使经济模式自由化,而华尔街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为了获利而自由地使用金融高杠杆,最终导致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为民  李菁  
由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危机构成的多重性危机成为当前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资本扬弃理论为基础,揭示新自由主义体制下多重性危机产生的基础和原因,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特征和新自由主义体制的阶级基础,从体制和制度视角前瞻危机的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战略选择和博弈,将成为影响多重性危机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基本因素;某些重大政治事件,可能对这一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为民  李菁  
由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危机构成的多重性危机成为当前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资本扬弃理论为基础,揭示新自由主义体制下多重性危机产生的基础和原因,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特征和新自由主义体制的阶级基础,从体制和制度视角前瞻危机的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战略选择和博弈,将成为影响多重性危机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基本因素;某些重大政治事件,可能对这一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聂圣平  
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可预测性、不可感知性、传播速度快、破坏性强等特点佐证了风险社会的来临。新自由主义政府观消极保守式的政治经济主张已无法适应风险社会的要求,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政府积极有为才是应对风险社会和抗击金融危机的根本之道。但在政府积极有为的过程中,需时刻防范"利维坦"的出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高宏  李梦园  冯喆  
自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发生了从垄断资本积累体制到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资本积累体制的重大变革,新体制使西方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文章认为,根据以马克思资本增殖法则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体制变迁内在规律,资本增殖条件改善驱动的生产扩张和技术变革最终会导致资本增殖条件的恶化并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文章最后指出,危机后的世界经济秩序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将在这场变革中起到带头与示范的作用,引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创新与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聂圣平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一直以"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观著称于世,但这种消极保守式的政治经济主张已无法适应风险社会的要求,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政府积极有为才是应对风险社会和抗击金融危机的根本之道。但在政府积极有为的过程中,需时刻防范"利维坦"的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