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4)
- 2023(3384)
- 2022(2879)
- 2021(2831)
- 2020(2201)
- 2019(5017)
- 2018(4739)
- 2017(8855)
- 2016(4626)
- 2015(4920)
- 2014(4709)
- 2013(4245)
- 2012(3981)
- 2011(3556)
- 2010(3797)
- 2009(3444)
- 2008(3321)
- 2007(2993)
- 2006(2747)
- 2005(2318)
- 学科
- 济(16622)
- 经济(16589)
- 业(8989)
- 管理(7899)
- 企(6733)
- 企业(6733)
- 中国(5838)
- 农(5089)
- 方法(4615)
- 地方(4108)
- 融(3903)
- 金融(3902)
- 学(3891)
- 业经(3743)
- 数学(3728)
- 贸(3678)
- 贸易(3675)
- 数学方法(3663)
- 易(3554)
- 农业(3459)
- 银(3066)
- 银行(3060)
- 制(3056)
- 财(3048)
- 行(3001)
- 世界(2896)
- 发(2857)
- 和(2721)
- 关系(2717)
- 教育(2690)
- 机构
- 大学(63741)
- 学院(60795)
- 济(25733)
- 经济(25129)
- 研究(24587)
- 管理(20349)
- 中国(17452)
- 理学(17289)
- 理学院(16937)
- 管理学(16646)
- 管理学院(16516)
- 科学(14325)
- 京(14068)
- 所(11941)
- 财(11910)
- 范(11389)
- 师范(11340)
- 研究所(10879)
- 中心(10800)
- 师范大学(9802)
- 财经(9520)
- 院(9033)
- 北京(9007)
- 江(8864)
- 经(8728)
- 经济学(8725)
- 农(8447)
- 经济学院(7743)
- 业大(7302)
- 财经大学(7214)
- 基金
- 项目(41563)
- 科学(33614)
- 研究(31394)
- 基金(31264)
- 家(28394)
- 国家(27702)
- 科学基金(23061)
- 社会(21285)
- 社会科(20007)
- 社会科学(19999)
- 基金项目(16691)
- 省(14724)
- 教育(14358)
- 自然(13987)
- 自然科(13669)
- 自然科学(13665)
- 自然科学基金(13415)
- 划(13291)
- 编号(12123)
- 资助(11620)
- 成果(10839)
- 部(9559)
- 重点(9456)
- 国家社会(9288)
- 发(9057)
- 创(8613)
- 课题(8610)
- 教育部(8373)
- 中国(8212)
- 创新(8057)
共检索到95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燕 孙羿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将世界政治经济环境推向所谓的后新自由主义时代。文章首先回顾新自由主义的起源,以及不同政治地理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在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异同。其后,文章介绍学术界对新自由主义思潮获致的三点共识:其一,民族国家的意义并没有因为新自由主义而消亡;其二,理解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对于理解新自由主义至关重要;其三,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因地而异。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球扩散的同时塑造新的国家空间。新国家空间有三个特点:尺度重组、柔性边界与扁平化。研究指出,不论新自由主义是否终结,其局限性已经凸显,因此有必要跳出新自由主义的思维模式,思考如何在新自由主义创造的所谓新国家空间中,重塑政府监管,思考各国发展经济的全球责任,并思考创造社会空间再分配模式的可持续性等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勤
一、拉美国家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历程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国家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改革在拉美国家进行试验;80年代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在拉美逐渐形成;90年代,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在拉美国家广泛推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乔纳森·奥斯特里 普拉卡什·洛嘉尼 达维德.富尔切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出现了新自由主义的热潮,主张通过消除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竞争,通过私有化、限制政府实施赤字能力以减少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的推行显著增加了全球贸易和直接投资,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提高了国企效率,减少了政府赤字。但其强调的消除资本跨境流动限制,加强财政紧缩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平等,抑制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当前有必要对新自由主义进行反思,应适度实施资本管制,特别是限制短期债务流动以防范金融风险;财政稳健的国家,即使其债务GDP比率很高,但由于缩减债务的益处较小,而紧缩政策会削弱需求、恶化失业,仍建议其承受较高的负债以促进增长。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资本管制 财政整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阳
自2008年那场由美国引爆的系统性的、波及范围和冲击力都空前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经济以来,迄今为止已有十年时间。在这十年时间里,不论是老牌欧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更广大范围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进而使得经济发展停滞、衰退并导致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震荡。相当一部分国内外学者的观察和评析认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秋菊 景维民
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成为主导前苏东国家经济转型的战略,并引发了严重的转型危机,而当前源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再次给转型国家造成严重冲击。危机的爆发集中体现出新自由主义这种极端私有化、绝对自由化的转型战略的内在弊端,它所造就的畸形经济体制在市场秩序、产权制度、金融体制、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及政府治理等方面存在着严重不稳定性、脆弱性和无效性,从而成为导致危机加剧的深层制度根源。经历危机洗礼后,转型国家势必要对指导本国转型的新自由主义范式做出重大调整,探寻到一条超越新自由主义的有效转型与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近日,IMF研究部副主任Jonathan ostry及其两位同事在IMF期刊《金融与发展》2016年6月刊上发表了《新自由主义:是否被过度销售》(neolIberalIsM:oversold?)一文,对所谓新自由主义的两大政策建议(资本账户自由化与财政收缩)提出批评。此文发布后,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讨论。2016年5月底,英国《金融时报》还专门发布社评,认为IMF不应公开出面批评新自由主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海霞 蒲艳
本文剖析新自由主义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论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变化趋势,指出新自由主义何以在某些领域遭到削弱而在其他一些领域得到修正和加强的表现与原因。最后提出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思想。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乐先莲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学者探讨教育与国家关系的重要理论视域与知识资源。英国当代著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埃德温.韦斯特在教育与国家关系研究领域卓有建树。通过对国家保护儿童以及公共教育"邻近效应"原则的批判,韦斯特致力于揭穿国家公共教育的神话,进而论证国家放任教育的历史合法性和理论合法性,力主消除教育的国家垄断,构建国家教育责任的新模式。韦斯特的"国家公共教育神话论"具有特定的历史性和境遇性,可以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教训。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 王娜
在"东亚经济奇迹"中扮演了极为重要角色的发展型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日趋衰落。对于发展型国家衰落的主流解释坚持乏味的内因论,把发展型国家衰落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其自身的制度缺陷。但是,这种解释仅仅是出于"国家失败论"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教条,而并未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发展型国家衰落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外部强制性力量而并非其制度本身,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从多个方面直接削弱了东亚经济体的国家能力,导致了东亚发展型国家的最终衰落。对于中国而言,需要反思和警惕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影响,抵御外部力量对我国国家能力的削弱,不断增强和改善国家能力,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新自由主义理论流派及其发展的基础上认为,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一体化”,其本质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向国际垄断资本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作为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同将新自由主义范式化、政治化和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华盛顿共识”不能等同;对于前者应批判性地吸收、借鉴;对于后者须坚决批判、抵制,谨慎落入“一体化”陷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华森 袁明旭
自由主义消极自由观的发展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个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保障。自由主义消极自由观现实化的途径是通过自由政党执政制定自由化政策,使经济模式自由化,而华尔街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为了获利而自由地使用金融高杠杆,最终导致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关键词:
自由主义 消极自由 全球金融危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新自由主义以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为核心,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稳定,破坏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支柱。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充分认识新自由主义的危害,坚持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理论,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维树 卢光松
20世纪后30年代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住房政策新自由主义化的关键时期,文章分析了该时期发达国家的住房政策演变,内容着重于盎格鲁—撒克逊国家。首先讨论了住房政策新自由主义化的背景,然后从放松住房金融管制、重构住房补贴方式、促进住房自有和分散责任与风险四个方面分析了推动住房领域新自由主义化的具体政策,最后指出住房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化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性住房剩余化、贫富差距拉大与风险增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何秉孟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狂热鼓吹私有化、巿场化、自由化和全球"一体化"即美国化的,代表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利益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正是在这种思潮的主导下,1980年代后,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在美国构建了极其野蛮的资本主义模式——新自由主义模式。1990年代初,美国政府炮制的"华盛顿共识"岀笼后,新自由主义开始向全球蔓延,给拉美、东亚地区的有关国家和俄罗斯、埃及等国造成了深重灾难;2007年又酿制了美国金融危机,并像瘟疫一样很快蔓延至全世界,祸害全人类。这表明,新自由主义是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理论武器,是一股祸水,新自由主义模式是一条通往灾难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 刘迎秋
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思想体系,既有左翼、右翼之分,又有广义、狭义之别,还呈经济理论、政策主张和社会思潮三种存在形态。新自由主义的兴衰均源于危机。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狭义新自由主义对于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因此而证明了它的失败。反思当前这场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认识其发生原因与机理,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教训,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继续长期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