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
2023(538)
2022(444)
2021(451)
2020(337)
2019(855)
2018(824)
2017(1327)
2016(952)
2015(1199)
2014(1166)
2013(1054)
2012(957)
2011(832)
2010(919)
2009(573)
2008(520)
2007(433)
2006(361)
2005(296)
作者
(2412)
(1924)
(1884)
(1840)
(1125)
(878)
(877)
(793)
(788)
(738)
(667)
(652)
(635)
(630)
(615)
(603)
(598)
(584)
(565)
(520)
(500)
(497)
(490)
(470)
(451)
(450)
(446)
(441)
(433)
(425)
学科
教学(2241)
理论(1894)
学法(1801)
教学法(1801)
学理(1675)
学理论(1675)
(1516)
经济(1515)
管理(1335)
教育(1261)
研究(1179)
(721)
方法(717)
研究生(703)
中国(650)
数学(636)
数学方法(629)
(611)
(563)
能源(556)
(493)
(459)
环境(456)
技术(401)
(371)
企业(371)
(346)
能源管理(325)
资源(308)
学校(277)
机构
学院(10768)
大学(9691)
研究(3516)
管理(3344)
理学(2746)
(2734)
技术(2716)
理学院(2709)
经济(2632)
管理学(2625)
管理学院(2607)
职业(2593)
科学(2479)
(2249)
中国(2247)
技术学院(1896)
职业技术(1883)
教育(1833)
(1771)
师范(1754)
工程(1734)
(1714)
业大(1641)
(1600)
(1569)
研究所(1505)
北京(1487)
中心(1485)
(1475)
(1472)
基金
项目(7459)
研究(6607)
科学(5260)
教育(4311)
基金(3823)
(3733)
编号(3443)
(3376)
国家(3334)
(2938)
科学基金(2755)
课题(2735)
社会(2638)
成果(2539)
社会科(2458)
社会科学(2457)
(2448)
基金项目(2057)
专业(2003)
重点(1863)
自然(1834)
项目编号(1800)
自然科(1792)
自然科学(1792)
自然科学基金(1744)
规划(1738)
教学(1712)
(1682)
(1668)
资助(1625)
期刊
教育(5065)
中国(3406)
(3321)
经济(3321)
研究(3062)
技术(2453)
职业(2127)
技术教育(1541)
职业技术(1541)
职业技术教育(1541)
科学(1433)
学报(1425)
(1421)
大学(1166)
管理(1126)
农业(1111)
学学(958)
(928)
论坛(928)
建筑(786)
(742)
图书(739)
(712)
高等(680)
科技(633)
职教(629)
情报(601)
(596)
研究生(575)
学位(571)
共检索到16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宇  杜文汉  陈磊  熊超  袁洪春  
课程衔接是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实现有效贯通的关键所在。文章就常州工学院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3+2"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衔接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立足实际培养实践过程进行教学改革,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用人单位就业市场需要的课程衔接建设思路,并就培养目标的定位、衔接式课程模块设计、主干核心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环节衔接等方面具体方案进行介绍。同时就各模块的衔接、主干课程建设、教师教学等方面提出继续改进与完善的措施,并对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出策略和对策。通过分析讨论,对发展适应当前产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静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衔接则是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核心,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是解决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问题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纵向递进与横向拓展"的课程衔接思路,构建了"二层次、三类型、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高职与本科课程在垂直(继续性)与水平(整合性)的衔接,以达到培养"应用特色+本科底蕴"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红  曾文良  马炎坤  王景智  
从高职到本科的课程体系衔接是贯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分析目前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发现,实现一体化高本衔接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处理好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适度设置、课程重复以及课程体系分别承载的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课程衔接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课程结构从"应用模式"向"建构模式"的转变,在职业教育同一体系下,完成高本一体化课程体系承载的两个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慧娟  
分析会计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中课程设置的不同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进行课程衔接的起点,模块化、体系化是设计课程衔接的关键,合理的教学模式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课程衔接效果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云峰  王富荣  马乔林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高职与本科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和衔接是关键。本着学科立体、生态发展的理念,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3+2)专业以课程体系的衔接为出发点,突出职业性、整体性、合作性和实时性,采取倒三角形课程衔接结构,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制和学分一贯及互通的转阶段考核制度,构建出一套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衔接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吉奎  李从峰  
高职与应用本科"3+2"衔接试点,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3+2"试点项目在人才培养理念、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衔接策略,具体包括:引导地方本科转型,促进人才培养理念贯通;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实现两阶段课程对接;加强省级政策统筹,调动本科院校的积极性;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加快发展现代高职本科教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国泉  余晓红  王雷  
课程内容的衔接是"3+4"分段培养模式衔接的基础问题。针对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不同阶段的教育方式和学生认知能力存在的差异,探讨了"3+4"分段培养模式课程内容体系衔接的理念、思路、程序和方法。并以苏州科技大学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物流管理专业"3+4"分段培养模式的核心课程《仓储管理》为例,采用内容解构与体系重构的思路进行系统性的衔接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华  王志华  周杰  叶霞  
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问题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课程衔接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课程衔接必须厘清研究起点和逻辑起点问题。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存在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时间关系混乱、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极端化等问题,可从建立多元参与的课程开发机构、构建时间与空间衔接的课程结构等方面寻求优化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松  
"3+4"分段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众多的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领域不简单跟风,而是综合考察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现状,联合中职、本科、企业三方,针对金融行业人才需求,建立面向大型机软件开发的"2平台+2模块"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软件设计开发、软件测试管理维护方向模块,将金融行业职业素养类课程和软件技术平台类课程在各模块内进行深度融合,探索"3+4"面向金融行业服务外包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超  
针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在校生、毕业生、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企业多方面着手,分析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职责,明晰人才培养规格,探索了中高职衔接核心问题中的课程衔接问题,形成了"技能对接,能力递进"的符合室内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莅芳  李文博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已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必然,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在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对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针对当前实际,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洋  
"3+2"中高职衔接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体系设计则是"3+2"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本文结合开展"3+2"中高职衔接改革实验的实际经验,从课程体系衔接的工作基础、基本原则和衔接要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3+2"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甄国红  张天蔚  睢忠林  
建立中职、高职、本科院校相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而课程体系的衔接则是贯通培养的核心环节。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与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联合培养"3+2"财务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衔接双方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特征,构建了"模块+平台"的课程结构体系,为相关院校开展衔接培养提供了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齐攀  邬志锋  徐操喜  肖明明  
针对"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专本课程不衔接等问题,以广东省"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明确一体化专业培养定位,设计专本贯通培养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其关键是解决好夯实理论基础、设置接口过渡课程、构建层次递进课程体系等3个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代唯良  钟永发  
在阐述中、高职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关系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中、高职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现状及其原因,对提高中、高职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