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
2023(34)
2022(35)
2021(29)
2020(23)
2019(48)
2018(51)
2017(118)
2016(69)
2015(91)
2014(70)
2013(83)
2012(90)
2011(77)
2010(75)
2009(58)
2008(60)
2007(60)
2006(38)
2005(34)
作者
(164)
(161)
(154)
(134)
(90)
(74)
(60)
(59)
(57)
(54)
(53)
(52)
(49)
(44)
(44)
(42)
(41)
(40)
(39)
(37)
(36)
(35)
(35)
(35)
(35)
(32)
(31)
(30)
(29)
(29)
学科
(245)
经济(245)
管理(189)
方法(165)
数学(163)
数学方法(163)
能源(117)
(96)
产业(96)
(95)
企业(95)
结构(79)
产业结构(77)
技术(75)
技术管理(66)
能源管理(66)
环境(64)
(57)
汽车(57)
(57)
工业(52)
地方(45)
(41)
动力(40)
能源工业(39)
资源(37)
(36)
地方经济(34)
(34)
税收(34)
机构
大学(939)
学院(927)
(570)
经济(563)
管理(437)
理学(392)
理学院(389)
管理学(389)
管理学院(388)
研究(343)
中国(234)
(197)
科学(179)
经济学(166)
经济学院(154)
北京(150)
(150)
(148)
中心(143)
(140)
研究所(136)
经济管理(136)
科学院(123)
财经(118)
业大(117)
商学(117)
商学院(115)
研究院(114)
理工(111)
工业(107)
基金
项目(714)
科学(588)
研究(551)
基金(530)
(457)
国家(456)
科学基金(392)
社会(375)
社会科(358)
社会科学(358)
基金项目(309)
(257)
自然(231)
自然科(227)
自然科学(227)
自然科学基金(222)
产业(210)
(210)
资助(206)
(200)
编号(198)
(191)
教育(190)
创新(184)
发展(177)
(174)
国家社会(158)
重点(158)
中国(156)
(153)
期刊
(571)
经济(571)
研究(236)
管理(218)
中国(145)
科学(139)
技术(123)
技术经济(104)
(85)
经济研究(84)
科技(83)
工业(74)
现代(74)
问题(72)
业经(68)
经济管理(63)
(56)
工业技术(56)
论坛(56)
(55)
(55)
国际(54)
财经(54)
资源(53)
学报(51)
软科学(51)
理科(49)
经济问题(49)
统计(49)
(46)
共检索到1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向群  申星  
2022年,新冠疫情此起彼伏,俄乌冲突云谲波诡、美元加息收割全球、粮食和能源危机初显……虽然外部经济环境堪忧,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发展得如火如荼。这是因为我们敢于正视危机,更善于寻觅其中所潜藏的重大机会。
关键词: 产业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小平  
2014年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年底,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插电式(包括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新政一出,汽车行业行情看涨,但同时有关专家也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成本过高、续航里程较短以及目前国内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在短期之内难以解决,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然是前途光明,但道路比较曲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弋亚群  向琴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波特经典的五力模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潜在进入者的威胁、顾客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玫  
本文通过对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全球新能源汽车替代率仍较低,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但发展迅速、市场前景乐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相对于传统汽车的竞争能力有所提升,纯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能力强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第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中,中美欧在终端市场销售上拥有优势,中日美三国在生产制造环节具有竞争优势,中日韩在产业配套上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挪威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方面表现突出。第三,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不同,各自的竞争优势也不同,竞争优势差异主要表现在:美国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和单一车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中国则在政策支持力度、产业规模、市场规模、产业配套、政策综合效果等方面优势显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课题研究组  
<正>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推动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也是保险业发展的重大机遇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推动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也是保险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以下简称山东监管局)时刻牢记“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蛇  曾鹦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更需与之相适应的创新营商模式。通过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探索新型营商模式,变单一的汽车产品销售为系统集成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服务和环境治理等关联市场的系统集成服务,以期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异地销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细分领域的发展,最终实现有效缓解环境、能源压力之目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庞德良  卜睿  刘兆国  
从2001年启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开始,我国出台了多项制度安排,并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收集、梳理2001年9月至2020年12月发布的国家层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度安排,构建政策工具与产业生态系统二维分析框架,对制度安排演进及政策工具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从市场培育、整车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与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度安排成效进行评估。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优化需求端、应用生态系统政策工具体系,强化制度安排对研发的支持力度,构建新能源汽车统一大市场,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怀林  
<正>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人民银行张家口市分行(以下简称张家口市分行)统筹新能源汽车产业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提升科技与绿色金融创新实践能效,助力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出口强劲突破,带动了绿色能源替代、储能技术和数智化技术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江  韩祺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自主开发的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总体上看,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面临价格高、性能不稳定、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在未来一段时期要通过扩大国家财税支持力度,建立产业技术联盟,以推动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充电桩等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导市场应用等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瑞兰  
传统汽车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快了化石能源消耗的速度,加剧了全球石油能源日渐枯竭的风险,其大量排放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质,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集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功能于一身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成为一个国家抢占制高点、发展和保护民族产业的重要内容。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风险尽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时代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晓宇  赵海斌  周小柯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在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文章经过分析,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诸如战略方向不清晰、核心技术缺失及消费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并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企业加快技术研发等相应改进措施,以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于颖哲  吕洪涛  李明磊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调解能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和推进汽车产业长期可持续稳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加快集约型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1。但是,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价格和使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劣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须依靠全社会特别是政府的力量予以鼓励和支持。从各国实践看,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与美国、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邢洪金  陈士俊  
最近,国务院公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地提出了"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推广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措施。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开始成为备受关注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静  朱桂龙  
后经济危机时代,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振兴中国传统汽车制造业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该领域整体发明专利和产学研联名专利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初的研究主体是高校及科研院所,随着该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之中;日本和美国的公司表现出较强的研发能力,中国企业研发能力有限,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在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降低;企业自主研发与产学研联合研发所侧重的技术领域有所不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热点也存在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留国  王子杨  蓝婷婷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解决环境和能源困境至关重要,但产业震荡可能会阻碍其健康发展。本文从产业链上下游的角度研究产业震荡的原因和形成机制,并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构建了“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模型,通过情景模拟分析了产业震荡的形成机制和各政策因素对产业震荡的减弱效果。结果表明:(1)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发生3次产业震荡,分别在2022年、2026—2029年以及2030—2031年,产业发展中期发生的震荡持续时间最长且最剧烈,在产业发展成熟后,震荡将逐渐减弱;(2)补贴、技术创新、资本投资规模、市场准入规模等政策因素是造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产业震荡的重要原因。补贴、技术创新、资本投资规模通过控制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和价格间接控制新能源汽车的供给,进而引发产业震荡。市场准入规模对新能源汽车的供给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发生产业震荡;(3)对政策因素进行调整可以缓解产业震荡,但在不同时期内各因素的缓解效果不尽相同。因此,本文认为,缓解产业震荡可以通过调整补贴、技术创新、资本投资规模和市场准入规模等方式进行综合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