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4)
2023(1946)
2022(1667)
2021(1530)
2020(1164)
2019(2662)
2018(2660)
2017(4776)
2016(2520)
2015(2940)
2014(3061)
2013(2923)
2012(2582)
2011(2287)
2010(2352)
2009(2193)
2008(1968)
2007(1804)
2006(1542)
2005(1460)
作者
(8489)
(7219)
(7155)
(6727)
(4281)
(3372)
(3280)
(2858)
(2661)
(2534)
(2473)
(2361)
(2353)
(2306)
(2275)
(2229)
(2189)
(2003)
(2002)
(1899)
(1791)
(1688)
(1657)
(1607)
(1568)
(1566)
(1531)
(1518)
(1513)
(1442)
学科
管理(8676)
(8559)
经济(8557)
(5774)
(5245)
企业(5245)
方法(4389)
数学(3746)
数学方法(3654)
(2762)
环境(2598)
理论(2143)
中国(2074)
技术(2015)
业经(1879)
教学(1843)
生态(1830)
能源(1807)
(1665)
(1584)
(1542)
资源(1526)
地方(1524)
(1514)
银行(1508)
(1434)
(1411)
(1382)
(1278)
金融(1278)
机构
大学(38090)
学院(37991)
管理(14592)
(12662)
理学(12580)
理学院(12448)
研究(12437)
经济(12269)
管理学(12045)
管理学院(12000)
中国(9838)
科学(8864)
(8855)
业大(6741)
(6202)
中心(6119)
工程(5982)
北京(5797)
研究所(5786)
(5596)
(5564)
技术(5435)
(5019)
(4945)
(4744)
师范(4605)
农业(4585)
(4527)
科技(4127)
财经(4103)
基金
项目(27850)
科学(21574)
基金(20060)
(18285)
研究(18200)
国家(18182)
科学基金(15662)
自然(11565)
自然科(11314)
自然科学(11310)
自然科学基金(11090)
(10954)
基金项目(10691)
社会(10578)
社会科(10107)
社会科学(10104)
(9576)
教育(8715)
资助(8457)
编号(6782)
重点(6484)
计划(6089)
(5930)
(5792)
创新(5611)
(5536)
科研(5474)
科技(5381)
大学(5209)
课题(4965)
期刊
(13227)
经济(13227)
研究(8485)
中国(7546)
管理(7249)
学报(6924)
科学(6287)
技术(6244)
大学(5151)
学学(4818)
(4256)
(4017)
教育(3549)
农业(3185)
资源(2912)
科技(2684)
图书(2419)
(2365)
技术经济(2220)
业大(2143)
(2118)
金融(2118)
统计(2070)
(1997)
经济研究(1851)
(1772)
业经(1753)
情报(1748)
现代(1740)
财经(1729)
共检索到54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翔  胡冰乐  郑金凤  任金波  
采用基于Contex-M3架构的STM32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在uvision4环境中以C语言设计驱动系统软件;通过设计制作的系统硬件电路板,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风扇上进行空载试验,测试驱动系统对散热风扇的控制效果,并比较求反正切和锁相环2种转子位置信息估算方法的差异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亮  刘玉洁  朱浩  
在闭环供应链视角下,为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率,构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实施成本分摊契约和责任分摊契约双渠道电池回收博弈模型,并以单渠道回收模式为参考,研究不同回收契约下双渠道回收模式对新能源汽车零售价格、市场需求、电池回收率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通过理论研究发现:一定条件下,两种不同的回收契约双渠道回收模式总能降低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扩大市场需求以及增加电池回收率和供应链成员利润;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当自身回收成本系数较大时,更偏好采用回收成本分摊契约,而当自身回收成本系数较小时,则更偏好采用回收责任分摊契约;零售商当自身回收成本系数较大时,更偏好采用回收责任分摊契约,而当自身回收成本系数较小时,则更偏好采用回收成本分摊契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浩  张星惠  张英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对安全、资源和环保意义重大,成立产业联盟并以期权契约的方式回收势在必行,面临契约回收的合理定价问题,将尚未退役的电池看成未来的原料,对B-S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期权契约回收定价模型用于确定合理的契约回收价格,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及实用性。结果表明:该定价模型和方法公平合理、简单易行,能提升正规回收量,进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克卿  陆文星  梁昌勇  
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未来的良好发展,以管理视角从发展与应用现状、充电设施产业和电池回收处理3个方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当前电池产业的现状和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并对我国动力电池的发展进行展望,最后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的动力电池产业管理思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武   宋晓晴  
本文基于中、美、日、韩近30年在锂电池汽车领域的专利数据,选取20个关键指标构建“技术-经济-法律”三维分析模型,并划分出关键核心专利,在此基础上应用景气综合指数法计算四国在锂电池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指数,并对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日、韩在锂电池汽车领域的总体发展布局已基本到达顶峰,且于近两年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总体来看,美国获得竞争优势时间最早且指数发展趋势最为稳定,连续多年稳居第一;中国获得竞争优势时间最晚,但指数发展速度最快,截至2021年末,中国总体竞争优势指数与美国持平,远超日、韩两国。分维度来看,中、美分别于经济、技术维度具有绝对竞争优势;韩国在经济、法律维度发展较为稳定,但技术维度影响整体,导致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日本在各维度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仅在技术维度下降幅度较小。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发展带动整体,已基本实现锂电池汽车产业的技术赶超,技术维度的发展是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应在保持现有锂电池汽车领域竞争优势的同时注重相关技术轨道的跨越与变迁,以获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性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云香  孙华平  张茜  刘宏笪  
基于价值链曲线理论,本文总结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电池上下游产业在研发、制造和销售等环节的具体分布情况,并梳理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的价值链曲线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该产业价值链转型升级与竞争力提升的相应策略。研究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应当向"研发设计"与"销售品牌"两端攀升,抢抓研发高地、推动行业集群式发展、建立人才联盟并培育电池回收服务体系将有效引导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动态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常国峰  李玉洋  季运康  
为保证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环境舱的安全运行,对舱内进行了氢气主动和被动安全设计。环境舱内的辅助设施均采用防爆设计。在舱内顶部角落安装两个氢气检测报警器,成对角位置分布。氢气报警器经过标准气体标定以及舱内释放氢气检测,均能快速准确检测氢气浓度。环境舱内燃料电池阴极侧的高氢尾气和泄漏的氢气分别采用尾气排放系统和排风系统,将含有高浓度氢气的气体排出实验室外。环境舱的氢安全设计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环境舱的氢安全要求。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莹莹   符丽雅   吕希琛   孙典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回收利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不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为产业链多方主体带来了新机遇。本文分别构建了市场机制和政策影响下的梯次利用合作商业模式选择博弈模型,通过稳定性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发现:(1)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和梯次利用企业可形成四种合作商业模式,每种合作模式的达成均需满足一定条件;(2)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和梯次利用企业并非总能达成合作,当处于无法形成稳定合作商业模式时,降低电池回收网点运营成本、降低双方交易费用或提高电池梯次利用后的剩余价值均可助于打破“僵局”;(3)当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和梯次利用企业已达成稳定的合作商业模式时,政府补贴和监管力度的变化不能为双方合作起到助推作用,当双方处于合作“僵局”时,提高网点建设补贴或加强梯次利用监管可促进形成稳定合作,但作用机制不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宏起  汪英华  武建龙  刘家洋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思想,运用解释性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历程的考察,探究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依次遵循基于"渐进性小生境→开放式产品平台→全面拓展"的三阶段演进路径,其演进的内在机理是新能源汽车创新链和采用链的协同机理,并且是在创新驱动力、需求拉动力和和政策引导力的动态综合作用下实现了持续演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丁跃  陈李昊  Ajay K.Agrawal  
本文介绍了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及电工电子设计研发,从汽车电工电子设计技术等方面较深入地探讨了汽车节能的方法,论述了研发新能源节能动力汽车与技术动向。相信未来有更节能、更环保、更先进的动力机汽车出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晓丹   蒲光宇   王帆  
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为例研究补贴设计对市场均衡、产业技术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基于城市级的中国乘用车微观销售数据,应用结构估计方法估算汽车产品的需求参数,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反事实方法模拟不同补贴政策设计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升级的作用,并基于此评价现有补贴政策,提出政策优化建议。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有效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及产业技术升级,但仍存在政策优化空间。在长航化方面,现行补贴政策设计有效促进了高续航里程技术的发展,但基于里程线性的补贴设计更具效率;在轻量化方面,现行政策引导纯电动汽车向低功率重量比的方向聚集,其原因是基于续航里程的补贴设计促使企业堆叠电池组导致单车重量增加;在节能化方面,补贴对中等电能能耗强度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更为明显,对其他能耗的影响相对有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燕妮  
本文首先引入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并依此界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社会技术系统;其次引入多层次视角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一定修正,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和相关创新理论分析传统汽车社会技术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社会技术系统所面临的宏观环境以及自身系统的发展现状;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延伸多层次视角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整车企业及投资者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燕妮  
本文首先引入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并依此界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社会技术系统;其次引入多层次视角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一定修正,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和相关创新理论分析传统汽车社会技术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社会技术系统所面临的宏观环境以及自身系统的发展现状;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延伸多层次视角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整车企业及投资者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侯沁江  蔺洁  陈凯华  
创新系统的功能分析方法是近些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描述和分析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框架。本文在介绍创新系统功能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点,对其产业创新系统的主体、网络和制度,系统所具有的功能,以及系统功能实现面临的主要促进和阻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系统主要具有七个功能,分别是:知识获取与扩散、合法化、促进市场形成、基础设施与支撑平台建设、资源流动、产业链整合、正向外部性创造。研究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在于潜在市场需求巨大、政府支持意愿强烈、企业参与态度积极。产品和配套设施成本过高、地方保护主义和商业模式落后是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系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腾飞  陈凯  
Bass扩散模型及其扩展理论是常用的市场分析工具,可以用其对新产品、新技术扩散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基于Bass模型,根据2008年—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预估。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扩散模式受外部模仿性因素影响更大,即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受其他已购消费者口碑影响大于汽车自身创新因素。因此,在营销过程中,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加强口碑引导,注重口碑营销,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高效率扩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