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1)
- 2023(12147)
- 2022(10260)
- 2021(9400)
- 2020(7925)
- 2019(17608)
- 2018(17230)
- 2017(33641)
- 2016(17503)
- 2015(19392)
- 2014(18743)
- 2013(18052)
- 2012(16417)
- 2011(14632)
- 2010(14725)
- 2009(13898)
- 2008(13736)
- 2007(12583)
- 2006(10907)
- 2005(9952)
- 学科
- 管理(64966)
- 济(64451)
- 经济(64341)
- 业(59897)
- 企(53535)
- 企业(53535)
- 方法(26556)
- 财(23974)
- 制(23383)
- 数学(22158)
- 数学方法(21935)
- 中国(18432)
- 技术(17691)
- 业经(17002)
- 农(16129)
- 银(16092)
- 银行(16063)
- 体(15287)
- 行(15105)
- 务(13680)
- 财务(13653)
- 财务管理(13619)
- 体制(13261)
- 技术管理(13025)
- 企业财务(12971)
- 融(12666)
- 金融(12664)
- 贸(12373)
- 贸易(12361)
- 易(11887)
- 机构
- 大学(244102)
- 学院(242112)
- 济(105288)
- 经济(103335)
- 管理(98811)
- 理学(85431)
- 理学院(84570)
- 管理学(83568)
- 管理学院(83061)
- 研究(76085)
- 中国(61474)
- 财(54922)
- 京(49558)
- 财经(42548)
- 科学(41385)
- 经(38769)
- 江(36523)
- 中心(35834)
- 所(35709)
- 经济学(33754)
- 农(32026)
- 财经大学(32004)
- 研究所(31661)
- 北京(30864)
- 业大(30774)
- 经济学院(30444)
- 州(28844)
- 范(28590)
- 师范(28282)
- 商学(28259)
- 基金
- 项目(161956)
- 科学(131489)
- 研究(122262)
- 基金(121255)
- 家(103716)
- 国家(102867)
- 科学基金(91021)
- 社会(82528)
- 社会科(78430)
- 社会科学(78416)
- 基金项目(63703)
- 省(62362)
- 自然(56498)
- 教育(56283)
- 自然科(55358)
- 自然科学(55348)
- 自然科学基金(54437)
- 划(52112)
- 资助(47643)
- 编号(47316)
- 创(39974)
- 成果(38743)
- 制(37530)
- 部(37250)
- 创新(36471)
- 重点(36023)
- 国家社会(35158)
- 发(33834)
- 教育部(33364)
- 课题(32748)
- 期刊
- 济(115502)
- 经济(115502)
- 研究(76708)
- 中国(50657)
- 财(45169)
- 管理(41381)
- 学报(31955)
- 科学(31537)
- 融(29178)
- 金融(29178)
- 农(28899)
- 大学(26210)
- 教育(26008)
- 学学(24643)
- 财经(21907)
- 技术(20512)
- 经济研究(19514)
- 经(18863)
- 业经(18644)
- 农业(18514)
- 问题(14410)
- 科技(12682)
- 技术经济(12340)
- 贸(11824)
- 商业(11809)
- 财会(11333)
- 理论(11312)
- 现代(11310)
- 坛(10693)
- 论坛(10693)
共检索到367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熊勇清 王溪
市场需求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主要包括"政府采购""商业运营"和"私人乘用"三类。文章基于2007-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板块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三类市场需求对于新能源车企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及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1)三类需求对车企的技术创新均存在激励作用,但其激励效果存在时滞性与差异性,不同阶段由不同的市场需求发挥创新激励主导作用。(2)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主要通过集聚效应与竞争效应机制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影响车企的技术创新。(3)政商关联会通过影响竞争效应和集聚效应来调节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激励效应,且不同的政商关联程度对需求创新激励机制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文章的研究在统筹协调三类需求、发挥好需求创新激励的竞争效应与集聚效应、实现市场主导与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邵慰 杨珂 梁杰
通过政府补贴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是长期以来政府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但现有研究对该模式能否起到研发激励效用仍然存在争议,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骗补问题突出,使产业政策有效性再次成为焦点。在梳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根据政策特性把补贴分为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两个阶段,并通过计量检验和倾向得分匹配等实证方法评估其政策实施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的激励效果。结果发现,强度较高的"生产补贴"研发激励效用远低于强度较低的"研发补贴",两种政府补贴方式都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最后,结合产业政策实施15年来的现实情况,提出补贴政策缓慢性退坡、建立可信的惩戒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国华 杨俊杰
新能源汽车因其在节能减排上的优势已成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新兴增长点。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政府补贴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通过构建消费者与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汽车消费者是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策略选择和政府是否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进行财政补贴激励的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最后,通过对影响该动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给出相关政策建议使演化博弈的策略向社会福利最大化所期望达到的最优目标收敛。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政府策略 演化博弈模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朋林 王婷婷
基于技术创新效率视角,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和门槛效应模型就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所有制、行业、地域因素进行两者关系的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强度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只有当政府补贴处于合适区间时才会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异质性因素不会影响门槛效应的存在,但会改变补贴的最优区间。因此,我国应当坚持补贴退坡政策,优化政府补贴机制,完善补贴监管体系,使政府补贴保持在合理区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补贴的激励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熊勇清 王俊峰 秦书锋
本文应用中国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政府采购对新能源车企规模扩张及创新发展行为影响的差异性,以及政治关联度、市场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采购政策对不同新能源车企规模扩张和创新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对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要高于规模扩张。政府采购对于政治关联度、不同市场化水平下的新能源车企影响存在差异性,高政治关联对新能源车企规模扩张存在负向调节作用,高市场化水平对新能源车企规模扩张和创新发展都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落实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政策,强化优先采购标准;要充分保障政府采购各环节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对高政治关联车企的监督力度,同时进一步提高市场化水平,防止由于"本地保护"等对企业公平竞争与创新发展所带来的干扰。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政府采购 规模扩张 创新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显 吴非 刘诗源
基于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现实要求,借助2007—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集,实证检验企业减税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减税政策有效地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动能。然而,不同属性的企业在面对减税政策时有着异质性的反应函数。从影响机制来看,企业减税能够刺激企业的资源投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助力,又能够减轻企业"脱实向虚"的金融化偏向,从而达到去杠杆与创新驱动的双重拟合。特别地,有明显创新驱动导向的政府晋升激励制度,能够合理引导企业减税政策与技术创新活动相匹配,而那种"为增长而竞争"的晋升考核制度,无助于企业减税政策效力的释放。有鉴于此,想要深入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需要坚定不移实施"结构性"的减税政策,考虑企业属性差异,也要考虑减税政策的传导影响机制,更应该努力调整政策激励结构,以增强减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孙颖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气候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越来越受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从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两个方面分析了政产学研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行为,首先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观察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创新行为;再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和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影响合作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为验证理论计算的有效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市场机制下政府补贴、违约金和收益分配系数对企业和学研机构开展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的驱动效果明显,但作用机制不同;在政府监管下合理税率、行政处罚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的稳定性。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合作过程中获得了额外的社会收益,这将增加政府参与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政产学研未来更好的决策。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政产学研 合作创新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国栋 罗瑞琦 谷永芬
本文采用上海市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125个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的月度销量数据,研究财政补贴和免费专用牌照两项政策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影响。使用嵌套Logit需求模型估计得到两个政策变量在效用函数中的参数,并通过反事实分析推断不同的政策组合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新能源乘用车45.57%的销量由两项推广政策同时作用所致;若仅使用一项政策,免费专用牌照政策可贡献样本期内43.09%的销量,而财政补贴政策仅贡献4.85%的销量;两项推广政策贡献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各自50%以上的销量,但对其他类型新能源乘用车的影响很小。以上结果表明,政府推广政策的完全退出很可能导致需求的大幅下降。本文建议包括上海市在内的限牌限行城市在调整推广政策时,应继续保持免费专用牌照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拉动作用,在此前提下,可以考虑财政补贴的加速退坡或完全退出;此外,应推动动力电池和充电桩行业的加速发展,通过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及使用成本,最终突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瓶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霞 邢泽宇 张路蓬
自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飞速发展,而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建立汽车制造企业与学研机构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在市场机制与政府鼓励机制下,用数值仿真展示参数取值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对于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合作创新双方利益分配系数、政府采购力度、合作双方约定的罚金以及合作创新成本与额外收益的关系对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有影响。
关键词:
合作创新 演化博弈 新能源汽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少春
推广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我国汽车产业振兴和跨越式发展,抢占未来工业发展制高点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2010年5月3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并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勤 温晓楠 韩笑
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仍存在瓶颈制约,多种政策如何在复杂不确定环境下有效作用亟待探索。基于大数据驱动研究范式,采集12种新能源汽车政策及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相关多源异构数据,搭建PSR-贝叶斯网络模型,以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结果预测和原因诊断探究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动态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各类政策强度动态变化,呈现由需求面购置拉动,经由供给面推动和环境面压力,向需求面后市场的强度转移趋势;(2)通过结果预测识别各阶段主导作用政策,从初期购置优惠,经由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与双积分,转向四类政策协同作用为主导;(3)通过原因诊断识别各阶段关键政策瓶颈,科技创新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需求面非财政措施政策细则需要优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亮 任慧维
考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需求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建立包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模型,研究分散决策和一体化决策两种决策方式,分析续航能力需求和企业创新能力对电池供应商和汽车生产企业研发决策的影响,并设计可以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机制,为产业链协同创新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消费者的续航能力需求交互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一体化决策可以实现产业链收益最大化,更能促进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提升和产业链的发展;创新成本分摊机制和创新补贴机制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一体化决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世进 蒯乐伊 赵丽君
新能源汽车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市场失灵问题,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还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因此,为了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本文从单一政策效果、政策协同效果、中介效应等多角度分析激励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影响,并深入研究激励政策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补贴政策、充电基础设施以及政府购买都能够显著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2)人口越多、收入水平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的地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程度越大;(3)政府购买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4)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在激励政策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之间发挥中介作用;(5)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区域性差异,在第一批试点城市,补贴政策的效果不再明显,甚至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在第二批试点城市中,补贴政策依然能够显著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6)补贴政策能够显著促进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但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表现出负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激励政策 政府补贴 推广应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沁江 陈凯华 蔺洁 段佩伶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中国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剖析其创新系统的发展与完善过程,识别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了解政府在这一演化过程中如何进行介入和引导,对新能源汽车以及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以创新系统功能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系统演化分析的功能框架,剖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系统功能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过程,同时讨论了政府措施在这一过程中的引导与支撑作用。研究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正处于快速完善阶段,知识获取、产业制度体系建设等功能已经成熟,而基础设施与支撑平台建设、产业链整合与升级以及正向外部性创造等功能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同时发...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创新系统功能 政府措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敏 刘世哲 王淑贺
为探索研发投入和政府补助两种因素交叉在一起时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以2012—2019年中国79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重点探讨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提升创新绩效,该影响在产业链中下游、后补贴时代更显著;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即二者交叉在一起时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挤出效应,且该挤出效应在国有企业、缺乏经验企业、后补贴时代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对开发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且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仅存在于研发投入对开发性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据此,新能源汽车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合理配置研发投入与政府补助资源,以有效提升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