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4)
2023(2298)
2022(1936)
2021(1862)
2020(1385)
2019(3345)
2018(3057)
2017(6437)
2016(3548)
2015(4080)
2014(3985)
2013(3938)
2012(3696)
2011(3369)
2010(3420)
2009(3193)
2008(3019)
2007(3039)
2006(2536)
2005(2490)
作者
(9929)
(8271)
(8063)
(7777)
(5306)
(3962)
(3761)
(3303)
(3095)
(3039)
(2983)
(2802)
(2734)
(2681)
(2645)
(2643)
(2486)
(2462)
(2450)
(2137)
(2000)
(1937)
(1916)
(1914)
(1892)
(1856)
(1812)
(1682)
(1663)
(1649)
学科
(15658)
经济(15644)
管理(11940)
(8093)
方法(7903)
数学(7366)
数学方法(7346)
(6752)
企业(6752)
(4724)
中国(3904)
(3816)
金融(3816)
(3661)
市场(3577)
(3190)
(3150)
贸易(3145)
(3103)
银行(3103)
环境(3036)
(3033)
(3023)
地方(2994)
(2766)
国家(2656)
(2464)
财政(2435)
(2413)
(2326)
机构
大学(52528)
学院(51646)
(25704)
经济(25268)
管理(20833)
研究(17906)
理学(17427)
理学院(17293)
管理学(17104)
管理学院(17011)
中国(16027)
(13603)
(10923)
财经(10475)
(9608)
中心(8683)
经济学(8678)
(8619)
科学(8372)
财经大学(7964)
经济学院(7859)
(7650)
研究所(7310)
北京(7241)
(6855)
金融(6743)
(6450)
(6378)
(6085)
业大(6066)
基金
项目(31874)
科学(25588)
基金(24838)
研究(23274)
(21056)
国家(20922)
科学基金(18564)
社会(15884)
社会科(15213)
社会科学(15205)
基金项目(12715)
自然(12018)
自然科(11705)
自然科学(11700)
自然科学基金(11516)
(11036)
资助(10911)
教育(10525)
(9383)
编号(8656)
(7789)
教育部(7061)
成果(6993)
国家社会(6882)
重点(6765)
人文(6762)
(6491)
(6456)
大学(6394)
(6312)
期刊
(29223)
经济(29223)
研究(18006)
(10986)
中国(10853)
(9298)
金融(9298)
管理(8705)
科学(6688)
学报(6401)
财经(6338)
(5393)
(5305)
大学(5134)
学学(4975)
经济研究(4854)
业经(3982)
技术(3894)
问题(3852)
(3769)
理论(3605)
农业(3307)
国际(3276)
实践(3114)
(3114)
技术经济(2894)
世界(2803)
教育(2720)
统计(2522)
商业(2514)
共检索到84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俊廷   邢剑炜   肖俊极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对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已有政策实践来看,部分地方政府在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时存在地方保护倾向。本文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利用2016~2018年我国26个城市分车型的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数据对此进行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显著本地偏好,即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本省的销量平均而言比其他厂商在该地的销量高出80%~110%,而地方保护是导致本地偏好效应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两种办法对地方保护进行了检验,首先,各地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中若包含地方保护条款,则本地偏好效应更强;其次,辖区内国有企业的本地偏好效应更强,这可能是因为地方政府出于保护税基目的对国企实行了倾斜性政策。反事实分析发现,尽管地方保护使本地销量增加,但是各车型在外地市场的总销量下降了20.6%;地方政府因本地保护额外获得的增值税收入不足以弥补政府提供的补贴总额。总之,本文认为打破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中的地方保护主义有助于提高财政资源使用效率,建设新能源汽车统一大市场,持续推动该产业总体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少辉  谭慧  代逸生  
面对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如何有效开展市场推广,如何评估财政补贴政策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采用陈述性偏好选择实验的设计方法,考察了消费者个体特征,车辆属性,政策补贴等五类变量,通过网上问卷对近期准备购买汽车的消费者进行调研,使用了整合潜变量和离散选择模型的混合选择模型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国高收入者对新能源汽车具有较低的接受意愿。对于PHV而言,受到本科及以下教育程度、长途出行频次比较高的的消费者有更强的购买意愿。对于EV而言,女性,受本科及以下教育,中低收入,年行驶里程不多的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财政补贴对PHV有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厚明  
由于延长相关补贴免税政策和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等多项举措,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全面复苏态势,但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下滑、产业短板突出、政策体系不完善及消费和使用环境不佳等问题仍待解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为促进产业发展,应提高本土车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维护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提高产业政策的灵活性适应性,不断优化消费和使用环境,推进新能源汽车数字化转型,实施质量品牌发展战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颖琦  王萌  王静宇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环境改善、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等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借鉴丰田普锐斯国际数据,结合中国市场特点对参数估计修改,构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Bass预测模型,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总体走势、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典型车型的未来市场表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指数增长趋势,在政策和市场良好发展的理想情况下,2019年便可实现《规划》目标;在稳定的发展态势下,到2020年能实现100万辆的保有量,与《规划》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到2020年,以比亚迪秦为首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典型车型的年均销量有望达到4万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丽莹  董洁  李可心  刘佳  史宪睿  
新能源汽车具有无污染、低噪声及节约能源等诸多优点,在我国推广多年,且国家的优惠福利政策不断,但其在我国的发展却并不明显。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不完善,例如目标市场的不明确,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等问题。但作为汽车"新四化"的大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及发展前景都很可观。为了解决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弊端,文章提出了三点建议:制定统一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标准、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制度、利用网络宣传新能源汽车以及政策。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海斌  盛昭瀚  孟庆峰  
市场培育与开拓成为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采用多Agent方法构建政府通过补贴对具有行为外部性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的销售努力进行激励的模型,研究政府补贴力度、获取补贴的销售目标等因素对系统相关绩效的影响,并将经验权重魅力值学习算法引入到政府动态调整补贴力度以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研究中,对比政府静态补贴和动态补贴对相关绩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政府应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入手,努力扩大市场需求规模;销售目标对于汽车市场开拓具有正向作用,但在制定能否获取补贴的销售目标时应采用适度原则,并采取多种策略相结合的方式激励销售企业;重视和培养该行业中先锋企业的开拓能力,以先锋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芳  包先建  
新能源汽车由于其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优点,自推向市场以来,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推广。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大力鼓励其研发和推广,但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推广过程中依然面临许多难题。本文在借鉴美日等国家电动汽车市场推广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解决国内推广难题,促进新能源汽车更快、更好服务于大众消费市场提出了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英  苏萌  
消费者在购买前的自述偏好(SP)常常与实际选择(RP)矛盾,自述偏好的可靠性因而经常受到质疑。企业管理者很难明确哪些消费者的自述偏好能够反映其未来实际选择。识别影响自述偏好和实际选择不一致的因素,将有助于判断消费者自述偏好的可靠程度,提高自述偏好数据的可用性。以往研究侧重于对消费者总体层次的研究,没有考虑消费者的个体差异。本文采用分层Bayes模型,对自述偏好和实际选择的不一致性进行消费者个体层次的研究。本研究应用于一项针对北京地区汽车消费者的两阶段调查数据。模型比较表明,个体层次的模型比总体层次的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数据和进行样本外预测。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和家庭人口等家庭特征因素能够调节解释变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继刚  
<正>众所周知,“卷”是这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常态:传统车企要转型新能源,不得不卷;造车新势力要开辟新战场,主动卷;合资品牌想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卷;豪华品牌要保持身段,慎重卷;自主车企要弯道超车,加速卷……正所谓“没有最卷,只有更卷”。卷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风口浪尖,到处是机会,各处是风口,企业都不想错失良机;另一方面,任何成熟的产业都经历过无数次卷的过程:把竞争力差的企业卷出去、把客户不埋单的企业卷出去、把只会“山寨”“高仿”而不会创新的企业卷出去,卷的过程就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历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永花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一直"叫好不叫座",这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制约。怎样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认同度,进一步促进市场推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及市场推广,积累了大量富有价值的文献及实践经验,对研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遇冷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以日本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现状为背景,探讨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影响因素,分析日本在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实施效果,以此提出解决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研  陶晓波  纪雪洪  
网络效应指产品的用户数量以及互补品数量会影响到产品价值的现象。网络效应产品进入市场时,初期的用户规模和互补品规模都会对新产品推广形成制约。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缓慢,但无论学术研究还是政策补贴都缺少对网络效应机制的思考。本文通过对当前市场中消费购买意愿的调研,证实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选择与用户基础、互补品提供之间确实存在着所预期的直接、间接及局部网络效应。从而也表明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导入期,优先发展互补品网络的重要性。最后本文探讨了如何克服网络效应制约的策略以及政府在其发展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鲁平  苏萌  
本文研究了消费者知识、购买意愿强度、购买延迟时间等因素对消费者自述偏好和实际偏好不一致的影响,并研究了促使消费者形成准确知识的前因。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汽车购买意愿(即自述偏好)和购买行为(即实际偏好)的两阶段问卷调查以及一个包括806个车型信息的汽车数据库。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消费者的不准确知识、购买意愿强度以及购买延迟时间均对自述偏好和实际偏好不一致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而消费者对目标产品的属性评价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将不准确知识分为消费者低估和高估目标产品两种情况,发现自述偏好和实际偏好的不一致主要是由消费者低估目标产品造成的。实证研究还表明,某个属性相对表现越突出,消费者就越容易对该属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玉敏  李富强  
一、居民消费与市场需求 1.我国居民消费的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居民生活已经基本渡过温饱阶段,正在向小康阶段迈进。构成80年代消费热点的手表、自行车、电风扇、缝纫机、洗衣机、电视机(包括彩电)等中低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在城镇地区已经基本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褚浩全  苏英姿  
2008-2009年的美国经济大衰退中近四分之三的收缩集中在住房和汽车两个领域。文章比较了美国的房地产业和汽车业的近期表现,分析了决定汽车需求的长期驱动因素和导致需求波动的短期因素。认为,鉴于美国就业和信贷增长的速度都将较为缓慢,汽油价格在未来几年也有可能再度大幅攀升,美国汽车销售迅速回到危机前水平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当前汽车的压抑需求正快速积累,美国汽车市场的复苏不可避免,而且它仍将是美国经济中期复苏的重要动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浪  宁宣熙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对未来十年的汽车市场进行定量预测,对未来行业产能进行定性分析,提出汽车行业投资过热的理性思考,阐述中国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