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922)
2023(24263)
2022(20328)
2021(18920)
2020(15878)
2019(36176)
2018(35798)
2017(67896)
2016(37152)
2015(41551)
2014(41437)
2013(40622)
2012(37260)
2011(33375)
2010(33695)
2009(31327)
2008(31073)
2007(28323)
2006(25128)
2005(22901)
作者
(107827)
(89821)
(89226)
(85165)
(57308)
(43046)
(40593)
(34766)
(34123)
(32383)
(30659)
(30464)
(28928)
(28781)
(28102)
(27690)
(26617)
(26604)
(26108)
(25874)
(22458)
(22174)
(21873)
(20684)
(20172)
(20090)
(19973)
(19920)
(18250)
(17930)
学科
(146642)
经济(146449)
(118643)
管理(117748)
(104007)
企业(104007)
方法(63106)
数学(51647)
数学方法(50859)
(43726)
(42911)
中国(42039)
业经(39962)
(34073)
(31646)
(29125)
财务(29015)
财务管理(28963)
农业(28889)
理论(28494)
地方(28405)
企业财务(27506)
技术(27243)
(25785)
银行(25716)
(25274)
贸易(25253)
(24710)
(24563)
(24514)
机构
大学(524885)
学院(524639)
(207198)
经济(202513)
管理(202287)
研究(177353)
理学(172412)
理学院(170474)
管理学(167220)
管理学院(166230)
中国(137147)
(113107)
科学(109089)
(101530)
(89759)
(89711)
(82178)
中心(81322)
研究所(80819)
财经(79195)
业大(78266)
(71856)
北京(71530)
农业(70146)
(69122)
师范(68370)
(65702)
(64751)
经济学(62171)
财经大学(58544)
基金
项目(346753)
科学(272602)
研究(253075)
基金(250604)
(219243)
国家(217371)
科学基金(186578)
社会(158861)
社会科(150400)
社会科学(150364)
(136098)
基金项目(131072)
自然(121442)
自然科(118657)
自然科学(118624)
教育(117885)
自然科学基金(116505)
(114350)
资助(103251)
编号(102791)
成果(84911)
重点(78086)
(75989)
(73501)
(73489)
课题(72365)
创新(68245)
科研(65903)
国家社会(65384)
教育部(65064)
期刊
(236920)
经济(236920)
研究(157822)
中国(112753)
学报(85630)
(82594)
(82529)
管理(81931)
科学(77843)
大学(65556)
教育(64924)
学学(61406)
农业(55960)
(51862)
金融(51862)
技术(49666)
财经(40093)
业经(39151)
经济研究(36622)
(34543)
(32038)
问题(30649)
图书(27084)
技术经济(26560)
(26260)
科技(25182)
理论(23987)
现代(23828)
(23705)
统计(23427)
共检索到806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贾军  
本文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核心技术创新战略逻辑演变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分析了市场一体化与制度合规性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核心技术创新战略的影响机理。之后,以2014-2021年中国沪深A股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度合规性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市场一体化与企业核心技术创新两者间存在U型关系;制度合规性与市场一体化在促进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存在交叉效应,即两者形成合力才能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实施核心技术创新战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爱琳  蓝海林  
新能源汽车发展能够有效缓解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技术创新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技术瓶颈是关键阻力。因此,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多重制度逻辑与企业异质性视角构建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对125家上市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组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政府补贴、市场化水平、合作强度、企业利润、股权结构、研发投入均不是高技术创新绩效实现的必要条件,但加大政府补贴和研发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而补贴退坡政策未取得预期效果。第二,有5条高技术创新绩效路径,新兴阶段(2012—2015年)包括市场逻辑—政治逻辑主导下的顺势创新型和企业逻辑—政治逻辑主导下的因势创新型;成熟阶段(2016—2019年)包括政治逻辑主导下的因势创新型、企业逻辑—政治逻辑主导下的顺势创新型和政治逻辑主导下的顺势创新型,不同路径代表着不同企业高技术创新绩效实现方式。第三,两个阶段中,有4条非高技术创新绩效路径,且与高技术创新绩效路径是非对称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多因素复杂因果关系的理性认知,为政府和企业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带来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瑾   朱焱斌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交互效应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呈现利基市场开发—中高端市场渗透—高端市场导入的动态演化规律;企业通过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逐步实现资源组合化、能力化和杠杆化;企业动态能力经历了外部导向的环境感知能力—内部驱动的学习创新能力—内外部协同的整合拓展能力演进过程,由适应环境的一阶能力升级为创造新能力的二阶能力;企业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经历了要素聚合—知识赋新—系统共生3次跃迁,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发挥引领作用。结论可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舒阳  庄亚明  
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融资对象以及契约设计会对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组态视角探索了融资契约配置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单一出资主体难以构成高投入的必要条件,而内源融资是创新产出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低负债下的政府背书方案与股东驱动方案触发了创新高投入,补助响应方案、股东迎合方案与债权约束方案偏向提高创新数量,而内源驱动方案更利于创新质量的提升。进一步考察退补政策的影响,发现创新投入阶段形成了出资主体由外向内转变的趋势,且产出阶段在增强股权人创新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债权人包容与治理作用。因此,企业应充分重视各融资渠道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发挥多元融资方式的协同作用,根据宏观制度冲击动态安排融资契约配置;政府应发挥补贴对资本市场的信号传递作用,完善市场创新融资环境,建立健全创新的风险监测、评估与补救等综合治理机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勤   温晓楠   韩笑  
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仍存在瓶颈制约,多种政策如何在复杂不确定环境下有效作用亟待探索。基于大数据驱动研究范式,采集12种新能源汽车政策及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相关多源异构数据,搭建PSR-贝叶斯网络模型,以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结果预测和原因诊断探究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动态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各类政策强度动态变化,呈现由需求面购置拉动,经由供给面推动和环境面压力,向需求面后市场的强度转移趋势;(2)通过结果预测识别各阶段主导作用政策,从初期购置优惠,经由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与双积分,转向四类政策协同作用为主导;(3)通过原因诊断识别各阶段关键政策瓶颈,科技创新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需求面非财政措施政策细则需要优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子凤  王玥  贾卫峰  成泷  
通过提升技术融合能力拓展组织边界,对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保持和提升竞争力至关重要。以21家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TOE框架和组态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技术融合影响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和技术融合度提升路径。结果表明,存在4条支撑企业实现高水平技术融合的路径,可归纳为环境波动—技术驱动型、环境波动—资源支撑型、环境平衡—组织支撑—政府拉动型以及技术动荡—组织支撑—政府拉动型。当技术与市场不确定性均高时,技术广度与组织冗余之间具有替代关系;当技术与市场不确定性均低时,组织冗余与政府补助之间具有互补关系。在联动匹配中,企业技术环境不确定性是超高技术融合度组态的核心条件。企业非高技术融合度的实现路径有3条,且与高技术融合度路径存在非对称性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不确定性环境下技术融合多重影响因素间复杂互动关系的理论认识,揭示企业技术融合的支撑力量与推动因素,为提升企业技术融合水平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涛   唐僖   吴君民   毛翔宇   魏晓卓  
针对互联网企业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问题,本文以互联网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微分博弈模型,运用HJB方程分析了三种技术协同创新博弈情形下互联网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各自的最优研发努力程度、互联网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最优技术协同创新补贴以及二者合作的最优合作模式。通过对三种博弈结论的比较分析发现:(1)Stackelberg主从模式下互联网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各自的研发努力程度、各自的研发收益以及研发总收益均优于Nash非合作模式,达到了Pareto均衡;(2)互联网企业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同时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突破付出努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双方研发合作的整体收益;(3)互联网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补贴与收益分配系数负向相关;(4)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对整体收益提升的有效性大于互联网企业;(5)协同合作模式下互联网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各自的研发努力程度、各自的研发收益以及研发总收益是三种模式中最优的,达到了完美的Pareto均衡。最后,本文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结果的正确性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翟晓荣   刘云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以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开始退坡为观测点,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路径演化。研究发现:(1)单要素并不构成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国际化战略与资源基础要素的有效组合形成了殊途同归的多元路径。(2)不同规模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实现路径不同。规模较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以国际化广度战略为主导,通过自身资源投入并整合政府或市场资源实现高水平创新绩效;而规模较小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则将国际化广度战略与国际化深度战略相结合,需要配置丰富的市场资源。(3)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逐渐退坡倒逼企业转变技术创新方式,企业“政策依赖性”减弱,国际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创新绩效呈现由政策驱动向市场资源和企业内部资源协同驱动转变的特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春霞  王婧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现有的融资特点。作为资金密集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必须突破资金瓶颈。文章针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发展重点,提出了相对应的融资策略,以减少融资成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莉  马博文  谢梅  
持续性的创新投入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面对日趋集中的买方势力,保持创新的持续性是应对市场波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资源能力和知识管理视角,利用2013~2020年沪深A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上游整车企业的集中度对零部件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买方市场势力与企业的创新持续性呈现倒U型关系。路径机制研究表明,战略差异度在买方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倒U型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同时,数字化转型能力有助于平滑买方市场势力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倒U型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相较于处在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企业而言,成熟期企业战略差异度的中介效应最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长进   罗仁杰   黄俊   齐花蕊   唐浩然  
运用大数据梳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文献,为深入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利用LDA模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主题强度进行计算,结合2012—2020年165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主要集中在绿色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补贴政策上,并且3类主题能够提升企业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数量,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2)不同类型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其中基础设施类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强;(3)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人力资源整合能力在三类主题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企业人力资源整合能力提高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建国   田明甫  
基于2011—2022年A股100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了双积分政策的出台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自2017年双积分政策出台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数量与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2)机制分析发现双积分政策通过增加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来提升其创新数量与质量。(3)异质性分析发现双积分政策的出台对于非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国有企业;对于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非东部地区。文章通过考察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拓展了关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理论,对于未来制定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字理  刘贻新  张光宇  欧春尧  
选取比亚迪、特斯拉与丰田三家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车(NEV)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价值主张”与“价值实现”两个维度,分析凝练三个案例企业的颠覆性创新模式;基于机会窗口视角,阐释“NEV企业面对不同类型的机会窗口时,是如何设计有效的颠覆性创新模式以帮助企业建立不同类型价值优势”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在同一行业当中,可以同时出现环境支持型、跨界融合型以及协同创新型三种不同的颠覆性创新模式。以制度机会窗口为驱动的企业,环境支持型模式能助其获取经济价值优势;以需求机会窗口为驱动的企业,借助跨界融合型模式能获取顾客价值优势;以技术机会窗口为驱动的企业,实施协同创新型模式能获取系统价值优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学美  宋述秀  
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是中国汽车业创造自主品牌的唯一出路。首先基于过程方法构建了汽车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2009年我国主要汽车企业的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汽车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发展状况,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指出了各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劣势及需要改进的方向。最后从企业和国家的角度提出少许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