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0)
- 2023(17163)
- 2022(14938)
- 2021(14051)
- 2020(11703)
- 2019(27034)
- 2018(26825)
- 2017(51679)
- 2016(28538)
- 2015(32158)
- 2014(32185)
- 2013(31050)
- 2012(28556)
- 2011(25588)
- 2010(25626)
- 2009(23072)
- 2008(22226)
- 2007(19463)
- 2006(16890)
- 2005(14515)
- 学科
- 济(108683)
- 经济(108559)
- 管理(80418)
- 业(74882)
- 企(61833)
- 企业(61833)
- 方法(50273)
- 数学(43815)
- 数学方法(43168)
- 农(30668)
- 中国(28765)
- 财(28061)
- 业经(24884)
- 学(23905)
- 地方(23187)
- 制(20659)
- 理论(20045)
- 农业(19920)
- 贸(19141)
- 贸易(19136)
- 易(18575)
- 技术(17957)
- 务(17552)
- 财务(17463)
- 财务管理(17425)
- 和(16987)
- 环境(16786)
- 企业财务(16492)
- 银(16393)
- 银行(16338)
- 机构
- 学院(390903)
- 大学(389465)
- 管理(154183)
- 济(152891)
- 经济(149401)
- 理学(133679)
- 理学院(132228)
- 研究(130707)
- 管理学(129648)
- 管理学院(128953)
- 中国(95713)
- 京(82409)
- 科学(82192)
- 财(70261)
- 农(65359)
- 所(65300)
- 中心(60158)
- 业大(59948)
- 研究所(59672)
- 江(58019)
- 财经(56230)
- 范(52391)
- 师范(51803)
- 北京(51536)
- 农业(51308)
- 经(51236)
- 院(48536)
- 州(46512)
- 经济学(45044)
- 技术(44570)
- 基金
- 项目(272824)
- 科学(213657)
- 研究(200328)
- 基金(195589)
- 家(170776)
- 国家(169362)
- 科学基金(145237)
- 社会(123201)
- 社会科(116686)
- 社会科学(116658)
- 省(107876)
- 基金项目(103189)
- 自然(95399)
- 教育(93425)
- 自然科(93166)
- 自然科学(93139)
- 自然科学基金(91405)
- 划(90864)
- 编号(83051)
- 资助(81440)
- 成果(67281)
- 重点(61178)
- 部(59662)
- 发(58337)
- 课题(57855)
- 创(56796)
- 创新(52898)
- 科研(52210)
- 教育部(50967)
- 项目编号(50902)
- 期刊
- 济(163800)
- 经济(163800)
- 研究(112886)
- 中国(75505)
- 学报(63114)
- 农(58621)
- 科学(56681)
- 管理(56412)
- 财(52984)
- 教育(50144)
- 大学(47891)
- 学学(44958)
- 农业(40698)
- 技术(36821)
- 融(32302)
- 金融(32302)
- 业经(28404)
- 经济研究(26450)
- 财经(26382)
- 经(22647)
- 问题(21200)
- 图书(20831)
- 业(20585)
- 科技(18923)
- 技术经济(18431)
- 版(18242)
- 统计(18121)
- 理论(18095)
- 现代(16947)
- 商业(16709)
共检索到568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秀玲 谢富纪 李育冬
本文从多层级政府模块、政策体系模块、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模块三个维度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政策体系评估框架;其中多层级政府模块包括中央政府、省级地方政府和基层地方政府,政策体系模块包含政策目标组合、政策工具组合和政策客体组合,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模块是指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的完成情况。本文以上海市为样本,对该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政策体系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培育机制,构建了产业培育政策体系综合指数,验证了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江 韩祺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自主开发的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总体上看,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面临价格高、性能不稳定、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在未来一段时期要通过扩大国家财税支持力度,建立产业技术联盟,以推动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充电桩等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导市场应用等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熊勇清 陈曼琳
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政策区分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类,搜集了政府、制造商和消费者在网络媒体所发布的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相关的政策文本、论坛发言、媒体采访等热点信息资料,应用文本挖掘和对应分析等方法对新能源汽车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类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政策意愿及其差异性开展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制造商和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过程中的"政策意愿"存在一定的差异,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示范推广等供给侧方面的政策意愿相对较高,制造商对于金融扶持等供给侧方面的政策意愿相对较高,消费者则对于购置补贴、税收减免等需求侧方面的政策意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政策意愿 热点信息 文本挖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登峰 王丽萍
在回顾美国节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过程和评述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应该包含目标体系、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和创新环境及服务体系四个部分,并认为这四个部分作为一个体系结构,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同时认为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及完备程度将直接决定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创新体系 新能源汽车 汽车产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随磊
本文对与政策工具评价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政策工具目标、属性及执行是评价政策工具的基本要素。对6个典型的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得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目标、属性及执行方面的信息,以此作为评价依据。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使用中,目标选择及工具属性具有合理性。但是,在政策工具执行中,存在政府职能定位不合理及知识传播机制不通畅问题,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政策工具 文本分析 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慈 熊艳 肖蕊
由生态学视角,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体系的"内涵、特征、框架的构建"而展开其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概念,架构其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体系,及提出"创新生态理论体系"的研究框架及内容。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技术创新 生态系统构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洁 刘运材
新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突破能源瓶颈约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新能源产业前期投入较大、研发成本较高,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政策支持作为推动经济发展驱动机制的一个重要杠杆,将是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政策支持 价格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于颖哲 吕洪涛 李明磊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调解能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和推进汽车产业长期可持续稳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加快集约型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1。但是,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价格和使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劣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须依靠全社会特别是政府的力量予以鼓励和支持。从各国实践看,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与美国、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税收政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建伟
我国制定了很多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实践中又面临着以传统政策手段为主、政策着力点不够精准、实施有效性差等问题。需要从新能源汽车的成长特性和政策需求出发,总结政策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改进、完善包括政策制定机制、放宽市场准入、研发支持方式创新、财税补贴政策调整、产业发展环境建设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耀明 史忠良
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的相关扶植政策。中外各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各种产业政策。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这些产业政策的同异,从加大投入、合理配置科研力量、组合运用多种政策、协同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产业政策 对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纪琴 余雨奇
本文利用40家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2015~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政策补贴、研发投入与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互相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策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正向影响,且随着产业链从上、中、下游效果不断增加。对于创新绩效来说,上游企业研发投入的效果随时间不断减弱,企业融资的效果随时间加强。中、下游企业的研发投入效果随时间加强,政策补贴效果变化不大,在政策补贴逐年下降阶段,研发投入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更具针对性的补贴政策,可以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治国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经过近十年时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进展仍然缓慢,对于生产企业、消费者和基础设施服务方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运用财税政策不仅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财税政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银香 高珊珊 田婧茹 芮紫薇 徐俊韩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目前世界各国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科学评价政策体系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进“三步走”战略,选择2008~2020年间76项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作为样本,借助文本挖掘工具,运用内容分析法和PMC指数模型,从政策工具选择、政策着力点动态变迁及政策效能3个维度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型政策工具在政策体系中始终占据主要地位,但需求类政策工具较为薄弱;随着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三类政策工具的使用已从初期的差异化、中期的交替波动转换为现期的相对稳定状态,政策着力点呈现出从需求面到环境面、再到供给面的动态调整;产业化推进各阶段部分政策文件的涉及面及受体较为狭窄,且需要加强政策主体的协同合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文文 石煊 关炳倩
30余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借助词频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991—2022年发布的231份全国性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大多由多元主体共同发布,且政策发文主体形成了动态变迁的合作网络;(2)随时间推移,网络规模逐渐扩张,网络内部主体性质愈发多元,从政府内部的职能部门拓展到政府外部的社会组织;网络结构愈发复杂,逐渐从“双圈层形态”演变为“一极多层形态”;(3)伴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及复杂性的增强,网络由“密集—均衡型”向“松散—集中型”转变。主体间互动关系的紧密程度降低,政策发文主体角色的差异增大,工信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特别是工信部,在合作网络中承担着更重要的角色,而新进入的行业协会类社会组织处于合作网络的边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保林
论文分析了提升汽车产业竞争能力的政策体系——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需求政策内容,揭示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作用机理和特点,并从产业政策和需求政策两个方面对我国的新汽车产业政策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能力的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